构建学生自主的初中美术课堂

2019-11-25 03:08钱丽锋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做中学

【摘 要】美术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做中学,自主实践,在完成作品的同时提升美术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具体来说要重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学过程凸显学生主体,自主实践;基于学情,安排作品评价。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5-0062-02

【作者简介】钱丽锋,江苏省江阴实验中学(江苏江阴,214400)校长,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落实这五个方面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认为,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表现出的价值态度、思维方法、行为特征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状态就是学科核心素养。上海师范大学王大根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要让学生经历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通过做中学,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通过两位教授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基本途径就是以生为本,自主实践。要做到学生自主实践,那就是各种活动的设计都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推敲、选择学的内容和学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其自主阅读教材、自主想象、自主表达,从而在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笔者以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花的变化(二)》为例,来具体谈谈。

一、重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创意实践是美术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怎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应该成为学习内容选择的首要准则。

在《花的变化(二)》一课中,课本在编排“花的构成”这一章内容时,选取的图例比较宽泛,一种纹样形式就换一个图例,如果在具体教学中,学习内容就按照教材顺序来组织的话,学生往往能搞懂概念、判断不同的纹样,但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作。

因此,笔者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重组改编。利用一个元素,进行不同纹样的变化(图1)。教学时学生通过对图1的观察,很容易就发现:图案变化的思维核心是主观形体的塑造,即依据一定的组织式样可以“自由的”变化纹样,纹样可以想弯就弯、想直就直,也可以变大变小、变多变少。图案创意就是根据自己的审美判断而“随心所欲”创造的造型。了解了这一图案造型规律后,学生的创作热情就会被充分激发,随手提取的元素都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二、教学过程凸显学生主体,自主实践

在激发起学生的创意思维之后,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笔者在课堂中按“先学后教”的思路,在学生进行了读、思、画的过程后再进行教学。

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先尝试体验,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再针对问题展开教学,这样,创意思维训练就能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在《花的变化(二)》这一课中笔者就是一切让学生先行,让学生主动发现,具体教学片段如下——

师: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自由纹样尝试设计一个对称纹样或适合纹样。

师:初步尝试后有没有问题?

生:我画的是对称图形,没问题,只要画一半后,折叠拓印一下就能形成一个对称图形。

师:不错,不仅完成了构思,连绘制的过程也考虑好了。有没有尝试一下适合纹样?

生:没有,老师提供的这个纹样不合适,三角形、方形、圆形感觉都不配。

师:这位同学反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将看似不合适的图案通过我们的设计变成了适合纹样,是这一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图案设计的手稿(见图1),请同学们观察,看一下能否为大家解惑。

生:因为要适合一定的空间,图案可以发生变化,宽窄、长短、多少都可以变。

师:观察很敏锐,一下就发现了图案构成的核心,理解了这一点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的设计就不会有问题了,对于刚才那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不理解的?

生:老师,适合纹样仅限于方形、圆形、三角形吗?

师:当然不是,所有规则的几何形都可以设计适合纹样,不规则的形也可以。

最好的教学是基于学情的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要讲或少讲,学生自己能解決的问题,尽可能放手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教师要做的是搭好“台阶”,通过问题的引领,让他们自己经历体验创作的过程。

三、基于学情,安排作品评价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作品的展评,师生互动点评,教师小结拓展延伸。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作品很难按时完成,且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思路,很容易被所谓的评价打断。

其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作品评价可以移到下一课的课前。课前评价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而且与课后评价相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本堂课的激情,同时学生的作品展示是课前最好的导入。一节课开始前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既是对上节课的简要回顾,又是对学生课后自主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本节课的引领。<\\ysc02\工作盘 (D)\邱\江苏教育\中学\06\KT1.TIF>

猜你喜欢
做中学
商务英语函电“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建构研究
技校“项目教学法”的讨论
美工区废旧材料再利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做中学”和“做中教”中的“学”“思”研究
小学数学 “做中学” 情境整合教学探讨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巧用废旧材料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