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艺雯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仅是一门认知性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研发、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真实的内容、真切的情境和真诚的交流,让学生获得思想性、生活性和民主性的体验,从而展开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9-0022-02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更要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能采用灌输、说教的方式,而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灵动的体验,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能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成长。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增进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培育道德与法治智慧和情感,生成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体验式教学实践策略进行阐述。
一、真实的内容:思想性的体验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获得道德与法治知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获得,必须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考。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不取决于道德与法治知识本身,而在于学生获得知识的路径和方式。如果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催生学生思想,那么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获取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教师要依托思想政治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思想政治内容。
教师围绕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学一样,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其二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其三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笔者认为,“是什么”的问题属于思想政治认知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属于思想政治的情意性问题,而“怎样做”则属于思想政治的行为性问题。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发掘教材资源,制定关照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目标,设计关照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方案,实施关照学生知情意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例如,教学“遵守规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规则,更要引导学生将规则意识体现于道德实践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规则,然后让学生认同规则,这样学生才会在实践中践行规则。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规则,如何处理好“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借鉴了西方的价值澄清学派的“价值澄清法”,创设了系列话题情境。如设置“闯不闯红灯”话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红灯是规限了人的自由,还是保证了人的自由”。通过研讨,学生们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理解了“个体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对于初中生来说,“自由”的概念是抽象的,不易理解。但是通过上述话题研讨,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自由不是无禁区的,更不是为所欲为的。只有学生真正理解自由,才能真正认同规则,并能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话语主宰,更不是教师的强行灌输,而是一种价值商讨的结果。
思想性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价值商讨的教学。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发话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思辨。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价值商讨、澄清,厘清思想政治概念的核心要义。在相对性的研讨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了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思想性的体验式教学。
二、真切的情境:生活性的体验式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应当是一种生活性的体验式教学。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鲜活的生活智慧。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德育是“德性之知”的生成而不是“见闻之知”的获得,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而不是“闻知”或“说知”。作为教师,要创设真切的情境,增加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用贴合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真切的情境,引导学生的生活化学习。
例如,七年级教材中的“让友谊之树常青”是生活味比较浓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认识到获得真挚友情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的具体方法,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实践。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特殊阶段,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重点让学生认识“男女同学的交往”。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吐露青春期成长的烦恼。有的学生说,小时候青梅竹马,现在却羞于正常的交往;有的学生说,收到异性的表白后,不知所措;有的学生说,因为同学的误解而断绝了正常的异性交往。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鲜活的真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生活化体验。笔者让班级“人气王”畅谈交往秘诀,促进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比如交怎样的朋友,如何学会接纳差异、欣赏他人,如何互相帮助、乐于付出,等等。笔者还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羊和骆驼》,警示学生交友不可求全责备,要掌握呵护友情的具体方法,学会调整自我,学会与朋友进行有效沟通。
发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教师需要借助情境还原生活场景。教师要创设真切的情境,營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切入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鲜活事件,可以源于学生的生活困惑,还可以源于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等。真切的生活化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生活产生深刻的认识,生成思想道德核心素养。
三、真诚的交流:民主性的体验式教学
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人是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于这个世界之中。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独断、专制式的,而是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交流。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有效的交往应具有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真诚地交流,则是一种民主性的体验式教学。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自己因为教师身份而存在的话语权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倾听学生的话语与心声。例如,教学“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内容时,笔者以微视频《生命的孕育》导入新课,让学生感知生命的诞生。在教学中,笔者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生命的诞生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怎样才能让生命获得永恒?生命来之不易,你将怎样对待生命?这些问题构成了一个有逻辑、有深度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追忆,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培养学生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师生、生生之间的坦诚交流,激发了彼此对生命的深度思考,这是一种“有我之境”的教学。“有我之境”的思想政治教学,有助于敞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形成思想政治学习的心灵共鸣、共振。学生们通过真诚交流达成了共识: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生命来之不易;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代代传承。因此,个体只有融入集体,投身到社会生活之中,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诚交流,让学生收获知识、感悟体验。教师要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相互启迪、感染,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总而言之,如何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运用真实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展开真诚的交流。教师要展开思想性、生活性、民主性的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芦晓丽.开展体验式教学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探研[J].成才之路,2018(36).
[2]郭琪.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課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3]莫木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方式浅探[J].基础教育参考,2018(01).
[4]沈勤学.道德与法治课需注重体验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