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的研究

2019-11-25 04:04
外国哲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佛典佛教研究

杨 浩

内容提要:汤用彤以其中国佛教史研究蜚声中外,然而其对以巴利语为语言的南传佛教,也曾经热心研究,成为其佛教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用南传佛教之史料来解释说明北传佛教有关问题;二、翻译了一部小的南传佛典《念安般经》;三、在佛学研究札记中,对读南传佛教四部尼迦耶来研究北传《阿含经》。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研究,在中国佛教学术史上,应当说也是此一领域的拓荒者之一。他的南传佛教研究是为汉传佛教研究服务的,从这三个方面均可以看到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对比研究方法。

汤用彤在哈佛大学留学期间,接受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受到其佛学研究等的特殊影响,并从著名学者兰曼学习梵语、巴利语。a参见赵建永:《汤用彤与现代中国学术》,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47—52 页。胡先骕曾翻译白璧德《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一文,其中认为以巴利文为载体的南传佛教,比中国通行的大乘佛教,具有更适合当时的批判精神。可能正是受到白璧德的影响,汤用彤在哈佛读书期间,逐渐从研究西方哲学转向研究印度哲学与印度佛教。因此,汤用彤对南传佛教的研究,实际上是其现实关怀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是纯学术性的。回国后,汤用彤在支那内学院师从欧阳竟无学佛学,并在该学院担任巴利文导师。欧阳竟无精通唯识学,对印度佛教有很多的研究,汤用彤熟悉巴利文,二人气味相投。a高山杉:《支那内学院和西洋哲学研究》,《世界哲学》2006 年3 期。应该说汤用彤对佛教的研究是从南传佛教开始的。具体来说,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用南传佛教之史料来解释说明北传佛教有关问题;二、翻译了一部小的南传佛典《念安般经》;三、在佛学研究札记中,对读南传佛教四部尼迦耶来研究北传《阿含经》。

一、汉传“九心轮”与南传八十九心“十四行相”的比较

汤用彤在《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1924 年)一文中表明,巴利文佛典《清净道论》和《阿毗达磨集义论》中也有与“九心轮”相关的材料,于是用之来笺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中的相关文句。汤用彤在笺注之前,简述了相关背景:

《枢要》卷五有上座部立九心轮一段,细参之,确为锡兰所存上座部学说。锡兰部众以觉音最为精博。觉音著作以《清净道论》最为完善。巴利文对法藏七种,向以浩漫难寻线索,而有《阿毗达磨义集论》得其纲要。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为窥基的著作,其中有关上座部“九心轮”一段文字,汤用彤找到如今南传佛教的史料,与之进行了互相参照。

觉音(Buddhaghosa)约为5 世纪时的印度人,是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著名的佛教撰述家,著作甚多,其中以《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最负盛名,是小乘佛教的一部百科全书,与北传佛教的《俱舍论》(Abhidhamakośa)齐名。此书在组织的次第和内容上,与梁代僧伽婆罗翻译的一部优波底沙(Upatissa)的《解脱道论》相似。优波底沙大约早觉音二百年。与《俱舍论》按照苦集灭道四谛组织不同,《清净道论》除了序论和结论外,全书分为二十三品,依照戒、定、慧三大主题次第叙述。前二品讨论戒,中间十一品讨论定,后十品讨论慧。前二品,说明怎样持戒,戒的种类,持戒有什么好处,怎样自愿地受持十三头陀支等。中间十一品,主要是叙述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定、食厌想、四界差别等四十种定境的修习方法。最后十品说慧学,是本书最重要部分,集南传佛教论藏的主要内容和七部论以后发展出来的教理,涉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谛、十二缘起等主要论题。这里解释色蕴有二十四种所造色,解释识蕴有八十九心、心识过程中的十四种作用和五十二心所法;解释缘起的各种条件有二十四缘等。这些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特色。a参见叶均译:《清净道论》“汉译前言”,《清浄道论(上)》,华宇出版社1986 年版。《清净道论》现有多种英译本,汤用彤所见的英文译本当为Pe Maung 所翻译的。此书后来还有Bhikkhu Ñāṇamoli 的全译本以及孔泽(Edward Conze)的节译本。bPe Maung (trans.),The Path of Purity,Pali Text Society,London,3 vols.,1923、1929、1931.此书后来的英文译本还有Bhikkhu Ñāṇamoli (trans.),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Visuddhimagga),By Bhadantācariya Buddhaghosa,Colombo,1956。Edward Conze,Buddhist Meditation,George Allen &Unwin Ltd.,1956。汉文的《清净道论》有叶均译本,收入“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86、87、88 册。汉译还有《汉译南传大藏经》悟醒翻译的本子。

南传佛教有阿毗达磨论典七部:《法聚论》(Dhammasaṅgaṇī)、《分别论》(Vibhaṅga)、《界论》(Dhātukathā)、《人施设论》(Puggalapaññatti)、《事论》(Kathāvatthu)、《双论》(Yamaka)及《发趣论》(Paṭṭhāna)。阿毗达磨相关的纲要书,在巴利佛典中也有九种:(1)阿耨楼陀(Acariya Anuruddha)的《阿毗达磨摄义论》(Abhidhammatthasaṅgaho),(2)佛授(Acariya Buddhadatta)的《入阿毗达磨论》(Abhidhammavatara),(3)佛授(Acariya Buddhadatta)的 《色非色分别论》(Ruparupa-vibhaga),(4)小护法(Bhadanta Dhammapapa)的《谛要略论》(Sacca-savkhepa),(5)迦叶波(Bhadanta Kassapa)的《断痴论》(Moha-vicchedani),(6)开曼(Bhadanta Khema)的《名色抄论》(Khemapakarana),(7)阿耨楼陀(Acariya Anuruddha)的《名色差别论》(Namarupapariccheda),(8)阿耨楼陀(Acariya Anuruddha)的《第一义决择论》(Paramatthavinicchaya),(9)萨达摩乔帝波罗(Bhadanta Saddhamma Jotipala)的《名行灯论》(Namacara-dipaka)等。在这些纲要书中,《阿毗达磨摄义论》是最为人称赞的。

汤用彤所言的《阿毗达磨义集论》即巴利佛典中的Abhidhammatthasaṅgaho,据说为阿耨楼陀(Acariya Anuruddha)所著,我们对此人了解甚少,其出生地以及准确的生活世纪都不清楚。但此书确实是南传佛教中非常精要的一部著作,其文字简略,概述了上座部阿毗达磨的主要内容。汤用彤文中提到此书有英文译本,当指由Shwe Zan Aung 在1895 年至1905 年翻译,经里斯·戴维斯夫人(Mrs.C.A.F Rhys Davids)修订与编辑,并于1910 年出版的版本。aShwe Hsan Aung(trans.),revised and edited by Davids,Caroline A.F.Rhys,Compendium of Philosophy,Being a Translation Now Made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Original Pali of the Abhidhammattha-sangaha,London: Published For Pali Text Society by H.Frowde,1910.此书后来还有Nàrada Mahà Thera 含注释的译本bNàrada Mahà Thera,A Manual of Abhidhamma Being Abhidhammattha Sangaha of Bhadanta Anuruddhacariya,Edited in the Original Pali Text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Explanatory Notes,Malaysia: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1956.,以及Rupert Gethin 与RP Wijeratne 的译本,包含有Sumangala 的注释Abhidhammatthavibhavini Commentary(Pali Text Society,2002)。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出版了名为《阿毗达磨综合手册》(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的英译本,其中包含Ven.U Rewata Dhamma 对每一节的解释(Charleston Buddhist Fellowship,2007)。汉文译本,近代以来有:《阿毗达摩义集论》(江绍原译,商务印书馆出版),《阿毗达摩摄义论》(法舫法师译,世界佛学院出版),《摄阿毗达摩义论》(叶均译,中国佛教协会出版)。江绍原本已不见流通。法舫本收在《大藏经补编》第七册。叶均本则是单行本,目前网络上有重新校订的电子版流行。

汤用彤对“九心轮”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汤用彤确定汉文佛典中记载的有关“九心轮”说法是对南传锡兰佛教的记述。“九心轮”的说法,按照《唯识枢要》,是“上座部师”的说法,汤用彤根据南传的资料,确定其为“根本上座部末流之一”,也就是今锡兰所传的。汤用彤指出证据有两条:其一,在《成唯识论》中,“分别论者”主张“有分识”。巴利佛典中曾自称“上座”,也有自称“分别论”,并且在锡兰佛教中有“有分心”的说法,因此《成唯识论》的“分别论者”,可能就是指锡兰的佛教。其二,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卷二:“等谓圣者上座部中,以有分声亦说此识,阿赖耶识是有因故。如说六识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缘而死,由异熟意识界而生。”a无性释:《摄大乘论释》卷二(CBETA,T31,no.1598,p.386,b7-10)。这段文字,在汤用彤看来即是讲有关“九心轮”的内容。此义见于《解脱道论》卷十:“以六识不终不生,或以后分,或以彼事终,以果报意识界生。”b优波底沙造,僧伽婆罗译:《解脱道论》卷10〈五方便品 11〉(CBETA,T32,no.1648,p.448,b11-12)。在汤用彤看来,文字虽然不同,但意义相近。由于《解脱道论》的译者是古代扶南国的僧人,此国的佛教又传自锡兰,因此无性所言的“圣者上座部”实际上就是指锡兰佛教。

第二,汤用彤指出,“锡兰佛典似无九心轮之名”。汤用彤根据《阿毗达磨摄义论》中的记载说明,把九心的轮转命名为“轮”,并非窥基大师的比喻,而是印度本来就有的。汤用彤找到《阿毗达磨摄义论》卷五末的有关记载。法舫法师对应的译文为:“如是已取结生者,于其结生心灭已。从彼无间,其心直缘彼所缘境,乃至毗提心未生起时,此有分心相续不断,犹如河流,乃至死心生位。此相续业,以是有之分故,名曰有分,乃至最后以死缘故。死心生已则灭,从此即再取结生,如是次第,犹如车轮,展转流转。”c法舫译:《阿毗达摩摄义论》卷1(CBETA,B07,no.25,p.820,a18-20)。同时,汤用彤指出,永明延寿《宗镜录》所述“九心”的说法,关于“轮”的引经有望文生义之嫌。《宗镜录》文曰:“更有九心成轮,广略不同,真理是一。其心如轮,随境而转。故经云:‘身非念轮,随念而转。’其义如何?上座部师立九心轮者。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寻求,五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体。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于境转,名有分。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能引发。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既见彼已,便成寻求,察其善恶。既察彼已,遂贯彻识其善恶。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动作既兴,欲休废道,故返缘前所作事。既返缘已,还归有分,任运缘境,名为九心,可成轮义。其中见心通于六识,余唯意识。有分心通生死,返缘心唯得死。若离欲者,死唯有分心。既无我爱,无所返缘,不生顾恋。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有恋爱故。若有境至,即心可生。若无异境,恒住有分。任运相续,然见与寻求前后不定。”a永明延寿:《宗镜录》卷4(CBETA,T48,no.2016,p.434,b15-c3)。此段文字的主体部分即是引用《唯识枢要》关于“九心轮”的记述。如果说锡兰佛教本来并没有“九心轮”的名称,那么这样的名称应该就可能出于窥基大师等的概括。

第三,在“九心轮”当中,汤用彤分析指出“有分心”最为关键,可以说是“轮”的起点与终点。汤用彤特别引用《成唯识论》“有分识”对“有分”的解释。《成唯识论》曰:“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b玄奘译:《成唯识论》卷3(CBETA,T31,no.1585,p.15,a21-23)。《成唯识论》说明的其实是唯识的道理。有分识就是这种识是一切存在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即“三有”)的根本原因。汤用彤指出“巴利古注释家解说有分,恰用此训”c汤用彤:《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汤用彤全集》第三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247 页。。这其实正是要说明,《成唯识论》所言的上座部与南传关于“有分”的解说是一致的。

第四,有关南传资料与“九心轮”的对应关系,汤用彤特别举出《清净道论》中的一段。依现今《汉译南传大藏经》中文字,对应为:“其等〔八十九心〕是(一)结生、(二)有分、(三)转向、(四)见、(五)闻、(六)嗅、(七)尝、(八)触、(九)领受、(一〇)推度、(一一)确定、(一二)速行、(一三)彼所缘、(一四)死之十四行相而转起。”a佛音撰,悟醒译:《清净道论》卷14(CBETA,N69,no.35,p.40,a11-13// PTS.Vism.457)。叶均译本的对应段落见:《清浄道论》(下),第34 页。《清净道论》此段文字是对八十九心按照作用(行相)的一个分类。

表1 九心轮、《清净道论》八十九心之十四行相对照表

汤用彤在对比的时候,指出《唯识枢要》中的“见”与《清净道论》中的“五识”对应。但是,“此之命终则当彼之九有分心”,此说恐未尽善。心的状态一直在九种状态当中流转。返缘之后,应当再回到“有分”的状态,而非“命终”。按照“九心轮”逻辑,“受生”之心是起点,可以是“有分心”;而“命终”之心则是终点,可以是“有分心”,也可以是“返缘心”。因此所谓“受生”之心与“命终”之心也可以纳入“九心轮”的模式当中。

汤用彤自设多则问答,其中有两则问答,非常精彩,今引如下:

其一曰:

问:《枢要》有受生之言,而何以无受生心耶?答曰:受生心者,仅受生时有之;而心轮之九,通于入定、睡眠、闷绝诸位,所摄甚广,故偏说之。a汤用彤:《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247 页。

这里解释了为什么《唯识枢要》在下文中提及“且如初受生时”的“受生”,但是没有将“受生”作为九心之一心。汤用彤指出,受生时的心,只在受生的时候有,而在受生之后就进入轮转的状态,不复存在了。依笔者愚见,《唯识枢要》中也有对应“命终”的“死”。对于“死”,《唯识枢要》的解读为:“有分心通死生,返缘心唯得死。若离欲者死唯有分心,既无我爱,无所返缘,不生顾恋。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有变爱故。”b窥基:《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2(CBETA,T43,no.1831,p.635,c2-4)。有分心即是“九心轮”的起点,也是终点,有分心即是生起之心,也是终灭之心。但是在死亡的时候,人的心从“九心轮”跳出,解脱者与未解脱者则是不同的,解脱者落在有分心上,而未解脱者落在返缘心上。

其二曰:

问:《清净道论》何以有命终而不言后有分心耶?答曰:所谓命终者,指死亡时之有分心。彼论注重言生死,故既加受生心,而又终以命终,前后相应。《枢要》所言应通定、眠诸位,故仅说九有分心,所摄亦较广也。c汤用彤,前引文献,第247—248 页。

《清净道论》没有像《唯识枢要》那样列出两个“有分心”,只是说明“命终”。汤用彤解说“命终”即是死亡时的有分心。《清净道论》所说的重点在于讨论全部的心的状态,有生有死,所以加受生心,加命终心。但《唯识枢要》重点说明九心的流转,强调的是平常的禅定、睡眠等时候的心的状态。

汤用彤《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一文还对九心所处的九个状态进行了详细的笺注,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详述,请参考此文文末及《清净道论》关于“二十四缘”aLedi Sadaw,“On the Philosophy of Relations”,Journal of the Pali Text Society,1915,pp.21-53.、“八十九识”bHenry Clarke Warren,Buddhism in Translations,Harvard University,1896.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内容,按照汤用彤的意见,是可以进一步展开比较的话题。

对于《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一文的特色,高山杉曾有精彩地评述:

支那内学院正式成立时,汤用彤恰巧毕业回国担任南京东南大学教职。大约他正好赶上听欧阳竟无开讲著名的《唯识抉择谈》和《唯识八段十义》。从现在留下的欧阳竟无讲演、吕澂等笔记的《唯识讲义》(《唯识讲义》,卷1 第27—28 页,卷2 第20—21 页)(标有每次演说的时间)看,当时讲到了南方上座部佛教的“九心轮”学说。南方小乘上座部佛学认为,一刹那间心的生起变灭,要经历九种状态变化,这九种变化如车轮一般前后相续变动不停,所以称为“九心轮”。这个学说,对法相唯识学是有很大影响的。记载“九心轮”的书,汉译佛典里有《解脱道论》,汉文佛书里有唐代唯识宗祖师窥基的《唯识枢要》。欧阳只知道《解脱道论》和《唯识枢要》里的说法,却不知道窥基记述的“九心轮”还可以在巴利文佛典《清净道论》和《阿毗达磨集义论》里找到。汤用彤把巴利文佛典里与“九心轮”有关的材料收集起来,把它们与汉文材料作了对比,用笺注《唯识枢要》有关文句的方法,写下《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学衡》1924 年2 月第26 期)一文。他这个工作,和英国巴利文佛典权威里斯·戴维斯夫人(Mrs.C.A.F.Rhys Davids)以及日本巴利文权威长井真琴的工作,是同样重要的。里斯·戴维斯夫人在1914 年写过《佛教心理学》(Buddhist Psychology.An Inquiry into the Analysis and Theory of Mind in Pali Literature,London G.Bell &Sons ltd.,1914,pp.178-181),其中专门论述过“九心轮”,不过她不知道中文佛典里保存了类似的史料。长井真琴第一个校勘出汉文译本《解脱道论》,是巴利文《清净道论》的一个早期简编本。a高山杉:《支那内学院和西洋哲学研究》,《世界哲学》2006 年3 期,原脚注并入正文。

高山杉的研究清楚地说明了汤用彤“九心轮”的研究背景,同时也将汤用彤的研究方法与戴维斯夫人、长井真琴做了比较。陈克艰有《有分识与赖耶识》一文,称受到汤用彤《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一文的启发:

在读了金、吕二先生的论述后,我自己思考,有分识学说与赖耶识学说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立第七识(末那识),前者不立,而末那识正是唯识学说明我执之来源,从而证成“无我”的关键。所以当我读到汤用彤先生《佛教上座部九心轮略释》一文时,感到十分惬意。汤先生此文不长,语极简略,但是内容丰富,断制精确;此文全面辨析了有分识与赖耶识的异同,其中一段正是论述上座部不立第七识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第六(意识)何所依耶”的问题。我在读此文之前,已在一个重要之点上与汤先生所见略同,高兴何似,所以有了写这篇文章的 动机。b陈克艰:《有分识与赖耶识》,《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238—255 页。

从南传佛教《清净道论》《阿毗达磨摄义论》等著作不难看出,其八十九心十四行相的内容实际上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汤用彤借由对巴利文重要佛典的熟悉,以及汉传佛典与著作的知识,将之对比会通,不仅从汉传佛典一面扩大关于“九心轮”的背景知识,也能够从南传一方面启迪对十四行相的深入理解。

二、南传《念安般经》的研究

《南传〈念安般经〉译解》(1928)一文是国内较早的南传佛典的汉译,是“据巴利文本参考英译本译出”的。a参见《往日杂稿》前言(汤用彤:《往日杂稿》,中华书局1962 年版)。汤用彤的翻译在国内是否处于开创者的地位,有待考证。高永霄《〈佛说四念处经〉与南传佛教》(《香港佛教》一五八期)一文提及:“至于我国,在民国二十三年间,武昌世界佛学院已有泰国亲王所赠巴利文藏经,初有意译成中文,唯因人材缺乏,未有实行。支那内学院亦有购置伦敦巴利圣典协会的全部出版物,但未有着手翻译。抗战期间,留于上海的热心居士曾计划根据日本文翻译南传大藏经,名为《普慧大藏经》,由范古农、夏丏尊、芝峰法师等主持,至抗战胜利,工作停顿,成绩如何,未见发表。”在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b日本于1935—1941 年,由高楠博士功绩纪念会将巴利圣典协会出版之巴利三藏翻成日文出版,名为《南传大藏经》。台湾于1990—1998 年间,由高雄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将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出版之日译本译成中文,并参照Pali Text Society 原本及暹罗本,一般称元亨寺版《汉译南传大藏经》,是目前唯一较为完整的“巴利藏”汉译本。目前北京大学段晴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着手将其从巴利文直接翻译为汉文,已见其《长部》问世(段晴等译:《汉译巴利三藏经藏长部》,中西书局2012 版)。又见有郭良鋆翻译《经集》一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问世之前,从巴利文大藏经翻译的巴利原典很少c据高永霄的不完全统计,从巴利文大藏经翻译的巴利原典大约有七种,《南传念安般经》是其中一种。《南传念安般经》(汤用彤译,1928)、《南传法句经》(了参译,1953)、《真理的语言:法句经》(净海译,台北正闻出版社1983 年版)、《南传阿毗达摩摄义论》(法舫译)、《摄阿毗达磨义论》(江绍原译)、《南传经集》(高永霄译)、《佛说四念处经》(忍慧译)、《清净道论》(叶均译)。,蓝吉富《大藏经补编》第7 册中收有十一部南传佛典,其中提到包括汤用彤所译的《念安般经》在内的几种佛典是“研究原始佛教的重要资料”d蓝吉富:《大藏经补编》7,华宇出版社1985 年,“编辑说明”。。

汤用彤对南传《念安般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汤用彤对南传《念安般经》的重视与其研究中国佛教早期译经关系密切。汤用彤指出:

中译《安般守意经》者,后汉安世高所出。东晋释道安《综理众经目录》述有二种:一《小安般经》,一《大安般经》,各一卷。现存藏中《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上下二卷,标为“安译”,则似系《大安般经》。本文与陈慧注错参成书,文注不分,非复安译之旧。

安般(ānāpāna)者,通译为息,十念之一也。入佛法有二甘露门:一不净观,二持息念。而于我国六朝禅法则息念为最要。安侯译《十二门经》在乎解色解形,译《安般》则重发禅数之秘奥,而后者尤要。从之学者尘集。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尤执持不倦。至三国康僧会助陈慧作注,约同时沙门严佛调撰《沙门十慧经》,则亦译《安般》之余绪。六朝定学称为禅数。数者,安般守意六事之一也。罗什《思维略要法》云:“凡求初禅,先习诸观,或行四无量;或观不净,或观因缘;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后得入初禅则易。”萧梁慧皎序:“习禅自世高以至于玄高日,出入尽于数随,往反穷乎还净。”则彼时念安般之重要概可知矣。a汤用彤:《南传〈念安般经〉译解》,《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257—258 页。

此段文字非常具有概括性,简单勾勒出安世高一系在中国佛教史当中的发展,同时引用鸠摩罗什、慧皎等人的语言说明念安般在中国佛教修行过程当中具有的重要地位。研究中国佛教史,首先面临的就是佛经翻译的问题。汤用彤在《佛教史》当中用专门的一小节来讨论安世高的译经。汤用彤引用汉译部分经论说明念安般在佛教修行方法当中的重要地位。《五事毗婆沙论》:“谓入佛法者,有二甘露门:一不净观,二持息念。”b玄奘译:《五事毘婆沙论》卷1,分别色品 1(CBETA,T28,no.1555,p.989,c17-18)。《杂心论》曰:“二种色观故入佛法中为甘露门,谓不净观及安般念。彼不净观者观造色,安般念者观四大。”c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毘昙心论》卷1,界品 1(CBETA,T28,no.1552,p.871,c12-14)。《俱舍论》:“正入修门要者有二:一不净观,二持息念。”d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22,分别贤圣品 6(CBETA,T29,no.1558,p.117,b8-9)。《增一阿含经·十念品》就是讲述“十念”,品后偈颂:“佛、法、圣众念,戒、施及天念,休息、安般念,身、死念在后。”e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1,十念品 2(CBETA,T02,no.125,p.553,c2-3)。道世《诸经要集》中将之概括为:“如《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十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至致涅槃。一谓念佛,二谓念法,三谓念众,四谓念戒,五谓念施,六谓念天,七谓念休息,八谓念安般,九谓念身非常,十谓念死,当善修行。”a道世:《诸经要集》卷3(CBETA,T54,no.2123,p.25,c23-27)。安般念在《清净道论》中亦为十念之一。十念是其中第七品、第八品的主要内容: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念、身至念、安般念、寂止随念。此文中,汤用彤视安世高“禅数最悉”之“数”为安般守意“六事”之一。后来他在《佛教史》中则更正为“数者即指《阿毗达磨》之事数” 。并且还详细讲明,对法藏之为数法的普遍性。安世高实际上也是特别擅长阿毗昙学的。b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47 页。值得一提的是,上引慧皎论禅定一段的“数随”、“还净”实际上是《大安般守意经》“六事”中除止观外的数息、相随、还、净。

第二,对《念安般经》重要性的认识。汤用彤翻译此经为巴利文中部尼迦耶(Majjhima-nikāya)第118 经(缩略编号为:MN.118)。元亨寺版《汉译南传大藏经》将其经名翻译为《入出息念经》。巴利三藏PTS(Pali Text Society)版经名为:Ānāpānasati-sutta;VRI(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版经名为:Ānāpānassatisuttaṃ。此经在北传四阿含中没有对应的经文。汤用彤提出两点说明此段经文的重要性。

其一:

此中修安般一段为全篇关键,真可谓“其文虽约,义关众经”。南传锡兰诸籍谈念安般者均依此文。北传我国亦多由此推衍。如《杂阿含经》二十九,《大毗婆沙》二十六,均引此文。此即《修行道地经》之十六特胜,亦即《达磨多罗禅经》之十六行,即就安世高所译之经亦有所谓十六胜,然文则与此大异小同。此或上座禅法根本要谛原承佛说,故为各家之所同乎。此本文之可研读者一也。c汤用彤:《南传〈念安般经〉译解》,《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258 页。(省略原脚注)

《念安般经》中如何修习安般一段是南传佛教修习观息法门的主要依据。甚至北传《杂阿含经》卷二十九从801 经开始至815 经中多讨论及“安那般那”(Ānāpāna)。《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六多讨论“入出息”,其所引契经,内容与《念安般经》相仿佛。《修行道地经》卷五专门讲述有关“数息十六特胜”的内容。文曰:“何谓十六特胜?数息长则知,息短亦知,息动身则知,息和释即知,遭喜悦则知,遇安则知,心所趣即知,心柔顺则知,心所觉即知,心欢喜则知,心伏即知,心解脱即知,见无常则知,若无欲则知,观寂然即知,见道趣即知。是为数息十六特胜。”a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卷5,数息品 23,(CBETA,T15,no.606,p.216,a15-20)。汤用彤后来还说明《大乘义章》也有对“十六特胜”的解释。如其中特别说明“特胜”是指对“不净观”而言的,文曰:“言特胜者,此观胜于不净观法,故名特胜。”b慧远撰:《大乘义章》卷16(CBETA,T44,no.1851,p.771,a11-12)。《达磨多罗禅经》中也有“十六行”。安世高译《大安般守意经》有“十六胜”,文曰:“何等为十六胜?实时自知喘息长;即自知喘息短;即自知喘息动身;即自知喘息微;即自知喘息快;即自知喘息不快;即自知喘息止;即自知喘息不止;即自知喘息欢心;即自知喘息不欢心;即自知内心念万物已去不可复得,喘息自知;内无所复思,喘息自知;弃捐所思,喘息自知;不弃捐所思,喘息自知;放弃躯命,喘息自知;不放弃躯命,喘息自知。是为十六实时自知也。”c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1(CBETA,T15,no.602,p.165,a11-19)。汤用彤看到如此多的经论中有与《念安般经》中“十六特胜”的类似说法,说明此类内容有共同的源头,因而为各家所尊奉。

其二:

《大安般守意经》说四种及六妙门,旧译《解脱道论》念安般一段为本经十六特胜段之广释,亦说四事,而巴利文之《清净道论》释本段时有八事之说。……则南传北传固大体相通,此演进之迹大可详究者二也。d汤用彤:《南传〈念安般经〉译解》,《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259 页。

《大安般守意经》中有“四种”以及“六事”。文有曰:“何等为四种?一为数,二为相随,三为止,四为观。”a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1(CBETA,T15,no.602,p.165,a9-10)。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作为“六事”多次出现,如:“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六事有时为坐,有时为行。”b同上书(CBETA,T15,no.602,p.166,a3-4)。

《解脱道论》中有四种“修念安般”,文曰:“复次先师说四种修念安般,所谓算、随逐、安置、随观。问曰:云何名算?答曰:初坐禅人,从初出息乃至入息,从一至十,过十不算,复说从一至五,过五不算,不令意误。是时当算乃至离算,从入出息事念住,此谓名算。随逐者摄算,以念无间逐出入息,此谓随逐。名安置者,或鼻端或于唇,是入出息所触处,于彼作风相令念住,此谓安置。名随观者,由触自在当随观相,于此所起喜乐等法应当随观,此谓随观。”c优波底沙造,僧伽婆罗译:《解脱道论》卷7,行门品 8,(CBETA,T32,no.1648,p.430,b17-26)。

《清净道论》有“八事”:“其中〔一〕‘数’,是算〔出入息〕。〔二〕‘随结’,是〔出入息〕随行于念。〔三〕‘触’〔是出入息身中〕之触处。〔四〕‘置止’,是安止〔定〕。〔五〕‘观察’,是毗钵那(观)。〔六〕‘还灭’,是〔令还灭烦恼之〕道。〔七〕‘遍净’。〔八〕‘及彼等之各别观’,是观察〔还灭与徧净〕。”d佛音撰,悟醒译:《清净道论(第8 卷—第13 卷)》卷8(CBETA,N68,no.35,p.82,a13-p.83,a2// PTS.Vism.278)。

结合以上内容,本文重新列表如下:

表2 《清净道论》“八事”对照表

续表

汤用彤推测上座部禅法承自佛说,又从修习念安般的方法,一方面说明南传、北传的文献中固有相通的地方,另一方面或可以看出类似思想发展变化的一种情况。

第三,对《念安般经》的科判。汤用彤将《念安般经》科为三段。(1)缘起,(2)佛说,(3)总结。这其实就是通常佛经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格式。对于正宗分的佛说,汤用彤科为三段:(1)奖挹僧伽,(2)安般主文,(3)广释主文。对于广释主文又分为四:(1)修念安般,(2)修四念处,(3)修七觉支,(4)修智慧解脱。此经虽短,但经此科判,其层次分明。这样的做法显然也是传统科经的一种方法。

第四,汤用彤不仅对南传《念安般经》进行了翻译,还用《解脱道论》的相关文句予以解释。对此,汤用彤解释道:

本经既若是重要,故其广释亦须研寻。兹于迻译经文之外,取《解脱道论》所言赘为释文。一因《解脱道论》解此已详;二因彼论南传,遵之以见南方上座之面目;三因《解脱道论》之中译所据原文既有不同,而译者复劣,常有讹舛。今比列之以见整理校勘旧籍甚为今日切要之图。a汤用彤:《南传〈念安般经〉译解》,《汤用彤全集》第三卷,第259 页。

对于《念安般经》,汤用彤独特地、创造性地采用将古代译文附于相关文句之后的方法。汤用彤看到《解脱道论》中关于念安般的段落(主体是“十六殊胜”,并且兼及“四念处”“七菩提分”等内容)实际上是对《念安般经》主体部分的解释。因此将《解脱道论》的相关文字进行分割。这样做有两种好处,一是利用《解脱道论》的相关内容扩展《念安般经》的原文。二则可以借助《念安般经》的内容对《解脱道论》的相关内容进行校订,如汤用彤所言“译者复劣,常有讹舛”。与《念安般经》对比之下,《解脱道论》的相关内容变得较为清晰。汤用彤这一方法实际上值得我们在做佛典对勘时采用,可以拓展一般意义上同一文本的原文与译本的思路。实际上,在佛经当中此类内容较为常见。如果能够成功地使用这种方法,早期汉译佛经当中的很多晦涩难懂的词汇,或许能够找到其对应的梵文或巴利文词汇。

第五,对其中“十六特胜”的关注。“念安般”具有十六种殊胜于“不净观”的地方,因此是佛教特别重视的内容。“念安般”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呼吸逐步进入禅定的方法。在佛教中,禅定作为“三学”之一,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清净道论》中,“念安般”与“念死”等为重要的随念法门。“十六特胜”,在《清净道论》中是“十六事”,此十六事可以每四事为一组,分为四组,与四禅有一定的关系。《大乘义章》也对“十六特胜”与四禅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根据汤用彤所列文献,本文列如下十六殊胜译语对照表:

表3 十六殊胜译语对照表

续表

不难看出,在汤用彤那个时代,从巴利文汉译已经颇不容易,其还能够将经典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其他经典进行对照分析,特别是使用已有汉译佛典来注释译文,其方法与视角都令人感叹。因此,即便在现在,虽然已经有从日文转译的《汉译南传大藏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我们在整体上使用南传大藏经的资料,但是汤用彤对南传佛教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三、北传阿含经与南传尼迦耶的对照研究

在汤用彤的《读书札记》中,有专门一册,汤用彤将之命名为“《戊辰(1928)读书杂记》第一册:《读阿含杂记》第一”,此册杂记主要是对北传阿含经与南传尼迦耶之间的对照研究a汤用彤:《读书札记》,拟载《汤用彤全集新编》第9 卷。《汤用彤全集新编》拟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应当说这样的研究在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并未见到有相关的成果发表。

有关北传阿含经与南传尼迦耶的对照研究,在日本有赤沼智善(1884—1937),他专门制作了两者之间对照的工具书,目前仍然是该研究领域重要的参考书。b《汉巴四部四阿含互照录》,名古屋:破尘阁书房1929 年版。其汉译本收入“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23 册。CBETA 专门制作了对照的网络版,可以直接链接至相应大正藏与VRI 巴利藏的相应位置,亦极便于使用。chttp://jinglu.cbeta.org/.

汤用彤的北传阿含经与南传尼迦耶的对照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汤用彤关注重点是以安世高为主的早期译经。在此札记当中,汤用彤研究了以下经典(根据汤用彤的叙述重新制表):

表4 汤用彤所研究的早期汉译佛经与四《阿含》、四《尼迦耶》对照表

续表

找到对应阿含经的汉译经文以及巴利文三藏的位置是展开对照研究的第一步。这是进行对勘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工具。汤用彤在札记当中对于他研究的上述译经皆首先提供了相应的信息。

汤用彤的早期译经研究,其目标是梳理中国佛教史。近年来,那体慧(Jan Nattier)出版了《早期汉译佛典导引》一书,是专门的文献学方面的研究著作,目的是对早期译经的特色、真伪等问题进行总体的研究。aJan Nattier,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Soka University,2008.

第二,汤用彤关注的重点在于早期译经的译语问题。

《一切流摄守因经》中,汤用彤举出yoniso manasikāra 一词,他指出安世高译为“本观”,而《中阿含》翻译为“正思维”。b汤用彤:《读书札记》,拟载《汤用彤全集新编》第9 卷,第3 页。汤用彤所用的巴利语辞典很有可能是PTS 出版的,据The Pali Text Society’s Pāli-English Dictionary,Yoni 有两个义项:(1)the womb;(2)origin,way of birth,place of birth,realm of existence;nature,matrix。其下专门有yoniso 一词,意思是down to its origin or foundation,因此就具有了副词thoroughly,orderly,wisely,properly,judiciously 等的含义。此辞典中,其下还专门解释到yoniso manasikāra 一词:Esp.frequent in phrase yoniso manasikāra “fixing one’s attention with a purpose or thoroughly”,proper attention,“having thorough method in one’s thought”。aT.W.Rhys Davids (eds),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art VII,London: Pali Text Society,1921,p.17.此辞典还列出该词组在巴利三藏的出处,此处从略。安世高译语中有“流”,即本经的题目所示,对应巴利文为āsava,《中阿含》翻译为“漏”。āsava 确实有流出的意思。安世高译语中“四谛”之“谛”(sacca)为“黠”,其中“苦集灭道”(dukkha,samudaya,nirodha,magga)之“集”为“习”。b汤用彤:《读书札记》,拟载《汤用彤全集新编》第9 卷,第3、7—8 页。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安译为:痴、行、识、守、六入、栽、痛、爱、受、有、生、死。c同上书,第3、9 页。根据汤用彤对安世高译《长阿含·十报法经》译语的研究,新制对照表如下:

表5 汤用彤所见安世高译《长阿含·十报法经》部分译语对照表

续表

汤用彤列出安世高的“六念”为:佛、法、同等、戒、与、夫。后世译为“八正道”的“正”,安世高译作“真”。a汤用彤:《读书札记》,拟载《汤用彤全集新编》第9 卷,第4—5 页。辛岛静志翻译《长阿含经·十上经》为日文,包含有关于安世高《长阿含·十报法经》译语的注释说明。b参见丘山新 [ほか]译注:《現代語訳「阿含経典」長阿含経第3 巻》,平河出版社2000 年版。此卷包含《十上经》《增一经》《三聚经》《大缘方便经》《释提桓因问经》等经的日译。

对于《五阴譬喻经》,汤用彤看到marīcika 一词,《杂阿含经》受到《庄子》影响,翻译为“野马流动”,而安世高则译为“日中之炎”或“热时炎”。此词英文解释为:a ray of light(光线)或mirage(海市蜃楼),并经常与幻(māyā)有关。c汤用彤,前引文献,第6—7 页。

《佛说八正道经》中“八正道”,安译为“八正行”;“正命”,安译为“谛受”。d同上书,第7 页。

在巴利三藏中,一般将法分为九组:sutta,geyya,veyyākaraṇa,gāthā,udāna,itivuttaka,jātaka,abbhutadhamma,vedalla,汤用彤将之与支谦的译语、《中阿含经》的译语进行了比较。下面依据支谦的顺序重新排序,并同时对照大乘佛教十二部经(不确定的用问号表示)重新制表如下:

表6 巴利文Aṅgā 与北传十二部经名称对照表

部分不能够完全对应的,也许是支谦或僧伽提婆采用的梵文其他的意义。

汤用彤的对照实际上是以早期译经为中心,对照大部《阿含经》、南传尼迦耶以及后世通常的译语等,期望能够从译语等方面探寻早期汉地译经的规律。虽然汤用彤的对照研究还较为初步,但是却也显示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这些方法也正在为当代学者所采用。虽然90 年过去了,学术界已经涌现出诸多的成果,甚至有采用西域语言来研究早期译经的,但是全面借助巴利三藏等来研究早期译经,进而勾勒中国佛教史早期的历史的工作其实还远远没有展开。

本文对汤用彤有关南传佛教的三个方面,结合之后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疏。虽然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汤用彤并没有成为专门的南传佛教学者,但毫无疑问他对南传佛教的研究与他的印度哲学研究是他的中国佛教史研究的重要起点。其中体现出的方法论内容目前也是学术界需要进一步推进的。总之,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研究值得学者们有所注目。

猜你喜欢
佛典佛教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佛教艺术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早期大乘佛典書面流傳舉證:“梵志”與“樓至”
梵漢對勘在漢譯佛典語法研究中的價值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