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编的话

2019-05-24 17:54
外国哲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卡西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

本期《外国哲学》由五个栏目组成,分别是:希腊哲学研究、中世纪哲学研究、近代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研究、印度哲学研究。

“希腊哲学研究”刊登了徐龙飞教授的论文《论前苏格拉底时代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论文选取荷马、赫西俄德以降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如阿纳柯西曼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与普罗塔戈拉等人的思想,着重探讨正义、自然法、实证法等核心概念,尝试在本体形上层面,探讨其法哲学与政治哲学思想。论文的特点是:第一,有历史景深;第二,对前苏格拉底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进行形而上学的探讨;第三,细致梳理前苏格拉底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的源流。徐龙飞教授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流动、发展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画面。

“中世纪哲学研究”刊登了惠慧博士的论文《“不可解除”—托马斯·阿奎那论婚姻圣事》。作者通过解读基督教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的婚姻圣事神学,阐释天主教思想传统对与离婚相关的诸多问题的基本看法。作者希望通过对罗马天主教关于婚姻圣事理论的探讨,帮助当代人重新认识婚姻的本质,找到化解现代婚姻危机的有效方法。

“近代哲学研究”刊登了尚新建教授的论文《霍布斯的人性论之人造人—利维坦》。作者认为,《利维坦》之《论人类》的结论告诉人们,人无法解决人自身产生的问题,尤其无法解决人自身的生命安全问题。于是,人作为上帝艺术的代表作,也模仿上帝创世、治世的艺术,创造出自己的代表作—利维坦。论文讨论利维坦中的人是谁,探讨人的意涵从man 变为person,这种转变对于人意味着什么。论文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的主题,人从man 变为person 是一种身份的变化,这一变化标志着人进入契约关系,从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状态。

“现代哲学研究”录用了四篇论文:《论洛采对于20 世纪英美哲学的影响》《弗洛姆式的“西马”对话—在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之间》《卡尔纳普、卡西尔和海德格尔:达沃斯辩论与二十世纪哲学》《梅农主义的事项理论与语境》。

徐陶教授的论文《论洛采对于20 世纪英美哲学的影响》,检视洛采对于19、20 世纪之交英美哲学的影响,作者较为详尽地勾勒洛采哲学对于以乔西亚·罗伊斯、乔治·桑塔亚那为代表的美国哈佛哲学圈,以罗素、摩尔为代表的英国剑桥早期分析哲学,威廉·詹姆斯、杜威、席勒等人所开创的实用主义流派的影响。

黄小寒教授的论文《弗洛姆式的“西马”对话—在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之间》,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在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之间的弗洛姆。弗洛姆的“西马”对话完成于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比较和综合。他认真分析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共同思想原则与研究方法,在不同性质和品质的学术理论之间奠定两者的对话基础。他深入聚焦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共同问题意识,在两者的理论开展和交融中洞见优秀的思想成果、批判精神与理论不足。他严肃汲取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资源,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弗洛伊德式的马克思主义”。

迈克尔·弗里德曼教授的《卡尔纳普、卡西尔和海德格尔:达沃斯辩论与二十世纪哲学》,由南星博士翻译。论文涉及一段历史公案。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于1929 年在达沃斯大学课程中的发生论战。卡尔纳普参加了海德格尔和卡西尔之间的著名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海德格尔对当时与卡西尔联系最为紧密的新康德主义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攻击。在此之后不久,卡尔纳普开始对海德格尔的哲学进行相当认真的研究,其结果是他对海德格尔众所周知的争辩性的攻击,即Carnap(1932)。

作者提出的如下问题,似乎值得深究:我们是否能通过重点关注卡尔纳普早年与新康德主义的绯闻来真正了解分析传统的发展?我们是否忽略了对维也纳小组有着深刻影响的原初的马赫式实证主义,以及罗素和摩尔,特别是卡尔纳普本人着重强调并承认的罗素对其早期认识论的深刻影响?同样,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关注海德格尔与新康德主义的关系来真正理解欧陆传统的发展以及两种传统之间随后的分歧?我们是否忽略了海德格尔自己承认的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传统和古希腊人的依赖,以及他从威廉·狄尔泰那里获得的彻底的历史主义,乃至胡塞尔(海德格尔早些时候曾在弗莱堡向他学习,并在达沃斯事件之后接替了他的教席)对他的深刻影响?最后,我们能真正从卡西尔的思想中获得进步的哲学灵感吗?

李麒麟助理教授的论文《梅农主义的事项理论与语境》,通过介绍和评估梅农的素朴版本的事项理论,揭示出该版本事项理论所面临的挑战,在保留梅农建构其理论时所秉持的方法论动机的基础上,尝试提供一种语境化版本的梅农主义的事项理论。

“印度哲学研究”录用两篇论文:杨浩助理教授的《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的研究》和杜敬婷博士的《界分凡圣之“法”—以心不相应行“得”、“非得”法的成立为线索》。

《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的研究》一文认为,汤用彤以其中国佛教史研究蜚声中外,然而其对以巴利语为语言的南传佛教,也曾经热心研究,成为其佛教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汤用彤的南传佛教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用南传佛教是史料来解释说明北传佛教的有关问题;二、翻译了一部小的南传佛典《念安般经》;三、在佛学研究札记中,对读南传佛教四部尼迦耶来研究北传《阿含经》。

《界分凡圣之“法”—以心不相应行“得”、“非得”法的成立为线索》一文,基于阿毗达磨论书,探讨“得”(prāpti)与“非得”(aprāpti)的发生与成立,旨在从界分凡圣之用的角度为“得”、“非得”二法提供更清晰的理解。

印度哲学研究是本刊重要栏目之一,近年来,论文主要出自年轻人之手,虽然不免稚嫩,却也可圈可点。

猜你喜欢
卡西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原始现实与技术工具:卡西尔神话理论的政治转向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舍勒与卡西尔对“人是什么?”的回答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评析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