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助力教师幸福感指数提升研究
——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2019-11-25 11:14赵洪庆
山东工会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评判高校教师幸福感

赵洪庆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会,山东青岛266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有数据资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2016年的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了42%,已经在朝着普及化的道路迅速发展。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第一大国,高等教育大计,高校教师责无旁贷,尤其是过去的985和211高校都承担着推进“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历史重任。这种新时代下的新形态已经深刻影响了高校教师群体的生活方式,渗透到高校教师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2018年2月,人民日报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1]这段话引起高校教师的广泛共鸣。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着重强调工会要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要大幅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主人翁意识。这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现状

高校教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方面,他们引领高等教育的大方向,肩负着教书育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重要使命,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着和普通人一样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各种生活压力,所以,他们幸福与否不仅关乎到自身的健康和个体的发展,还关乎到他们在各种社会关系和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10余年来,随着对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深入开展,一些鲜为人知的结论被发掘出来。例如,2005年,对280名高校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竟然高达33%[2]。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指数密切相关,在尊师重教的当代中国,研究和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是十分必要的[3]。众多专家、学者也相继展开了“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方面的相关探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AHP方法[4-6]、模糊综合评判法[7-8]、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9-11]。但基于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幸福感指数方面的选取指标也不尽相同,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动态地看待和研究问题。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被要求要以新的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的一块黑板、几只粉笔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与手机、电脑争夺被称为“网络土著民”的90后、00后大学生,而大学课程的知识远不如影视剧、电子游戏吸引人,高校教师授课的成就感因而降低;同时,高校的评价机制,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职称评定中要求5年内的文章数量,迫使教师疲于应对。表面似乎光鲜亮丽的高校教师,实际上承受很多压力,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中青年高校教师猝死现象近年来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另外,高校教师要求有博士学位,因此一般进入高校,年龄都是30岁及以上,高房价、低工资在一线、二线城市普遍存在,30—40岁群体的教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偏多,是第一代城市移民,没有父母方面的经济援助,因此大多数人面临贷款买房而承受巨大经济压力的困境;40—55岁的教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时刻关注老人的医疗、孩子的教育、自身的事业发展三大问题,“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中年焦虑因而不可避免;55岁以上教师,面临3—5年退休的局面,难免有惆怅失落的情绪,如果身体健康再有什么问题,对这个群体也是不小的打击。

本文以笔者就职的山东省两所985重点高校之一的中国海洋大学为例,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在数据统计基础上定性化实证分析了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的相关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定量化的“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的数学模型,为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给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判别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将为高校工会进行以“教师幸福感”为考量的具体工作的预判、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二、中国海洋大学教师幸福感指数调查

(一)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在广泛调研(查阅资料、文献分析、咨询专家等)的基础上,找出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具体因素集,形成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教师的基本信息采集情况,其中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程度、职称、月收入、教学年限、每周课时及任教课程等9个方面。第二部分为与幸福感指数息息相关的具体调查项目,包括收入情况、健康程度、压力大小、工作环境、成就感等共计21项。

笔者针对中国海洋大学多个院系的部分教师,通过院际的工会协助,根据年龄、性别、职称进行了分层抽样,一是通过手机微信“问卷星”调查平台的线上形式开展问卷填写,二是发放了部分纸质调查问卷,进行线下的填写。问卷共发放一周时间,最终收回近3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55份,有效样本数量符合统计要求。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针对问卷的第一部分,统计得到: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54%;男女比例大致为1:1;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94%以上,职称为讲师和副教授的占总人数的90%,与学校的总体情况比较吻合;月收入区间为7000~12000元的占总人数的82%,与学校的总体情况十分吻合,这使得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针对问卷的第二部分,在21个问题中,选取几项重要指标,经过简单的统计,可以看到:中青年教师对与“幸福感指数”相关的生存质量的论题有相对较强的理解与感受,教师们普遍认可高校教师的职业得到了外界的尊重,但对于收入、职称、工作的成就感方面则满意度较低,因此对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不高,心情愉悦程度一般。

图1 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的3个二维饼图

图1的3个二维饼图,则直接反映了我校教师幸福感总体状态:一般幸福、不幸福及非常不幸福的比例超过了50%;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集中在:身体健康、个人价值和家庭生活三方面;工作上的主要压力则主要源于:职务升迁、学校考核、家庭收入三方面。

另外,针对性别、年龄、教龄、收入、职称等分别统计幸福感情况,根据不同属性分别进行了数据统计和方差分析检验,得到的结论是:女性教师幸福感明显高于男性教师;青年教师的幸福感低于平均水平;年龄对幸福感影响较大,而教龄的长短对幸福感影响不大;收入与幸福感不是正相关的;职称对幸福感影响较大。由于表格过多且方法类似,因此只以两个三维柱状图为例进行展示(见图 2)。

图2 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的2个三维柱状图

三、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的模糊综合评判

(一)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概念

模糊数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学科分支,近50年来,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P1-3)。实际生活中,常常因为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评价对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模糊数学理论与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能增加评判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对所考察的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对象的评价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12](P143-155)。因为高校教师的幸福感指数的外延不完全明确,边界不完全清晰,从而导致相应的幸福感指数的概念和集合的模糊性,所以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研究幸福感指数是科学可行的。

综合评判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和多个因素对事物进行评判,保证评判更加全面。模糊综合评判有两个要素:(1)因素集,即被评判的各因素的集合,记为 U={u1,u2,…,un};(2)判断集,即评语组成的集合,记为 V={v1,v2,…,vn},其中判断集中各元素是单因素的隶属度为 ui(i=1,2,…,n)。

(二)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建立因素集:因素集U={u1,u2,…,un}的组成因素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非模糊的。在选取因素时,要抓主要的因素,集合中的每个因素u_i都能够反映被评判对象的性质。

第二步,建立评判集:评判集V={v1,v2,…,vn}中的元素是评判中可能出现的评判结果。各元素vi都应存在集合里面而且要与集合有必然的联系。

第三步,单因素评判:单因素评判是从因素集中某一个因素出发,确定被评判对象对评语集中某一个等级的隶属度,它是从因素集到评语集的一个模糊映射,可以表示为一个m×n的评判矩阵:

这里rij是被评判对象的第i个因素对第j个评判等级的隶属度。

第四步,建立权重集:因为各因素对被评判对象影响不同,所以要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使评判结果更合理。各因素的权重分配,要通过权重向量来表示,权重的分配通常是根据经验、调查研究或资料分析得出。常用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建立权重集,德尔菲法是通过系统的程序,采取匿名的方法来发表意见,通过反复填写问卷来达成团队专家的共识,以及搜集各方面意见的方法。

第五步,模糊综合评判:主要是一个模糊关系的合成,共有三种模型。

模型I:权重向量A经过变换得到综合评判集B,即模糊集合A与评判矩阵R进行合成,其中 A=(a1,a2,…,an)为权重集,;R=(rij)(m×n),rij∈[0,1] 为评判矩阵 ;,j=1,2,…,m;bj是 rij,r2j,…,rnj的评判函数。这个模型可记作为M(∧,∨),其中“∨”表示取大运算,“∧”表示取小运算。

模型II:与模型I相同,但是在进行评判函数的合成时,只需要将取大取小运算转换成加和乘的运算,即,j=1,2,…,m;bj是 rij,r2j,…,rnj的评判函数。

模型III:多级综合评判模型。其步骤为:(1)将与被评判对象相关的因素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分类。(2)建立评判集。(3)建立权重集。这里有两步,第一步是建立关于类的权重集,第二步是建立每一类中关于具体元素权重集。(4)将每一类级指标下的具体指标进行评判,建立评判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具体指标的权重进行一级综合评判。(5)将上一步得到的综合评判的向量合成为一个矩阵,再将这个矩阵与类的权重集进行关系的合成,得到最终结果。

以二级综合评判为例,二级综合评判模型为:

依次类推,可以根据因素的个数或者层次数进行更多级的多层次综合评判。

(三)模糊综合评判在幸福感指数上的应用

在教师幸福感指数的等级评判中,需要得到因素评判矩阵。但是对于幸福感指数而言,会有很多个而且是不同层级的因素,若采用单层次评判方法,权数难以合理的分配,且各因素对应的权数很小,评判结果不明显,因此需要采用多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III。

首先建立因素集,在对文献、国内外案例和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和高校教师的生活现状,汇总影响幸福感指数的因素集,如表1所示。

根据因素集汇总,幸福感等级评价的因素集合 U={u1,u2,…,un},其中一级指标“薪酬福利待遇”有工资水平、学校提供的健康保障、学校的地位和环境,以及教师培训提升的空间四个二级指标,即 u1={u11,u12,u13,u14};一级指标“教学科研”有教学面临的困境、科研遇到的瓶颈、职业成就感和稳定感与安全感四个二级指标,即 u2={u21,u22,u23,u24};一级指标“个体感受”有家庭问题、激励奖励机制、个人能力提升途径和心理健康状况四个二级指标,即 u3={u31,u32,u33,u34};一级指标“评价机制”有社会期望值、学校评价制度和学生培养效果三个二级指标,即 u4={u41,u42,u43,u44}。

表1 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因素集汇总

接下来,建立评判集。对于幸福感指数的分析,现阶段内无法给出数据量化风险的大小,只能用模糊的概念来描述评判集。为了更好地评定幸福感指数,给出一个相对而言界限清晰的评判等级,将幸福感指数划分为:低幸福感(v1)、较低幸福感(v2)、一般幸福感(v3)、较高幸福感(v4)以及高幸福感(v5)五个评判等级,从而得到评判集。

以中国海洋大学的调研座谈为例,找来10位教师(男女比例1:1;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年龄30~45岁的5人,45~60岁的5人)给影响幸福感的各个因素进行投票,最终的投票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10位教师对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因素的隶属度的投票结果

根据10位教师对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因素的隶属度的投票结果,进行归一化,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利用德尔菲法和权重归一化运算得到影响幸福感因素及其指标的权重。A1=(0.4,0.3,0.2,0.1); A2=(0.3,0.3,0.2,0.2);A3=(0.3,0.2,0.2,0.3);A4=(0.4,0.3,0.3)。

最后,进行综合评判。

(1)进行u1(薪酬福利待遇)的模糊关系的合成运算:

(2)进行u2(教学科研)的模糊关系的合成运算:

(3)进行u3(个体感受)的模糊关系的合成运算:

(4)进行u4(评价机制)的模糊关系的合成运算: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到影响幸福感指数因素的评判矩阵如下

随机抽取我校部分教师,以他们给出的因素集,进行上述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得到了相互印证。以其中一位教师为例,他给出的因素集为 A=(0.3,0.3,0.3,0.1),利用二级的模糊综合评判公式

得到这位教师的幸福感评价结果:

通过最大隶属原则,可知,该教师的幸福感评判等级是“一般幸福”。

四、研究结果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在调研访谈、理论研究、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高校教师幸福感指数”定性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量化模型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中国海洋大学教师为例,得出以下5点研究结论及对青年教师的特别研究结论与建议。

中国海洋大学教师的幸福感指数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主观因素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第二,年龄对幸福感指数影响较大,而教学年限对幸福感指数的影响不明显。第三,收入的多少与幸福感指数之间并不是正相关的。第四,职称的晋升对幸福感指数存在较大影响。第五,总体幸福感指数不高:不幸福与非常不幸福的教师比例超过10%,45%左右的教师幸福感一般。

特别是,针对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群,根据问卷统计数据发现,他(她)们的幸福感指数低于平均水平,学校的政策、待遇水平、身体健康程度、与学生的关系、工作的成就感这5个因素是影响幸福感指数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工会助力教师幸福感指数提升的政策建议

工会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组织之一,应充分发挥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职能,在教师地位、待遇、住房、子女入学、心理健康等影响幸福感因素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已建立了职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教师心理疏导服务中心和“教工之家”微信群,有的放矢地关爱教师群体,并不断改善和创新工作方法,体现了工会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并结合高校工会工作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高校工会要成为广大教师与学校行政部门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减少教师日常无谓的事务性琐事带来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降低教师的焦虑感,实现对教师的精准服务。例如,高校工会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起一个建议和意见反馈平台,教师可以实时表达自身的建议、意见或维权,工会再与相关单位联系,和教师进行沟通,更及时有效地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第二,工会要与人事处等部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建立工会自己的数据库,侧重对教职工个体的关爱度,体现高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例如,关注个体教师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某些家庭情况等方面,通过大数据等平台,实现对教师的差异化服务。

第三,高校工会还应根据需要,不定时举行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培养教师的情志,为他们营造身心舒畅的工作环境。例如,在校内举行体育比赛、联欢会等基础上,可以开展校外考察和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开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并从兄弟院校取长补短,开放并拓宽工会工作的对象及其活动的空间。

特别的,工会应关注青年教师的幸福感和职业认同感,与院系主管部门合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使部分青年教师重塑教育信仰、追求职业幸福,引导其信道传道,进行课程思政,这将有利于引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评判高校教师幸福感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