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强,杨 莉,李 权,于 坤,王少军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贵州遵义 563003)
腹膜外血肿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血管损伤,血液溢出至腹膜外间隙及其周围组织而形成。引起腹膜血肿的原因较多,其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也不同,重在预防。本文对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巨大腹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旨在增强对该并发症的认识,不断提高诊治能力,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患者女,30岁,因“剖宫产术后血红蛋白(Hb)进行性下降14 h”于2017年11月2日入院。14 h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1活婴,术中出血500 mL,术后感头晕、乏力,伴剑突下及腰背部疼痛。监测Hb进行性下降,遂转入本院。查体:体温37.2 ℃,脉搏136次/分,呼吸频率32次/分,血压92/60 mm Hg,神志清醒,面色苍白,腹部切口少许渗血。心肺无异常。腹膨隆,中、下腹压痛。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27.47×109/L,红细胞计数(RBC) 1.81×1012/L,Hb 58 g/L,红细胞压积(HCT) 0.17,血小板计数(PLT) 46×109/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18.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62.7 s,纤维蛋白原(FIB) 0.99 g/L,凝血酶时间(TT)>120 s。腹部CT:双侧腹壁软组织肿胀,前下腹壁见条状密度增高影,前腹壁及下方见带状、团块状混杂密度团块影,内见少量气体密度影及多发液平,最大约83 mm×63 mm,腹、盆腔积液,见图1。
图1 腹部CT
入院予输液、输血等对症治疗。结合腹部CT,考虑腹膜外血肿,遂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及血肿清除术。术中取原剖宫产横切口,探查见:腹直肌前鞘饱满,拆除缝线,见暗血涌出,量约300 mL;腹直肌大片断裂,活动性出血;腹直肌前鞘与腹膜间形成巨大血肿,上至剑突下5 cm,两侧达腋中线,下至耻骨联合上缘,受累区腹膜蓝染;盆、腹腔内积血;子宫收缩好,切口无裂开。清除鞘下积血及凝血块约500 mL。缝扎断裂之腹直肌及血管,出血减少。清除盆、腹腔积血约600 mL。于腹直肌与前鞘间置负压引流管1根,逐层关腹。术中输红细胞10 U、血浆800 mL、血小板10 U及冷沉淀10 U。术毕因病情危重转ICU治疗。术后9 h患者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8.5 ℃,予抗感染5 d后正常。术后6 d转回本科室,术后19 d痊愈出院。
2.1病因 腹膜外血肿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血管损伤,血液自血管内溢出并渗透到腹膜外间隙及其周围组织而形成。常见的原因有外伤[1-9]、手术[2-5,7]、穿刺[8-9]、凝血功能异常[4-6,10]等,少数为自发性[4-5,11-13]。本文主要讨论剖宫产术后所致腹膜外血肿。
剖宫产术后并发腹膜外血肿多与术中操作粗暴、止血不彻底、缝合方法不当,或合并血液疾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此外,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再次剖宫产率随之增加。然而,再次手术可因粘连重或瘢痕弹性差而引起肌肉血管断裂,若止血不彻底,则易形成腹膜外血肿。
2.2临床表现 腹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大小有关。小血肿可无任何症状。较大者常表现为切口疼痛和局部肿块,或出现急腹症[4-5,14-16];可有低热,若继发感染,可为高热[2]。若血肿巨大,除上述表现外,可表现为失血性贫血或休克[4],甚至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2.3诊断 根据患者近期有手术史或存在血肿形成的高危因素,术后切口周围出现肿块及压痛,或有失血性贫血(休克)、发热等表现时,应考虑腹膜外血肿的可能。结合血常规,超声探及腹壁混合回声[4,12]或CT扫描见腹壁密度增高影或混杂密度影[4,13],可作出诊断。
2.4治疗
2.4.1保守治疗 较小的腹膜外血肿可自行吸收,无须处理。血肿较大者,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抽血,局部加压包扎;或局部切开,清除积血,充分引流,促进愈合[3]。若血肿巨大,则需手术治疗。
2.4.2手术治疗 手术以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关闭血肿腔[5,7]为目的。本病例属于罕见的巨大腹膜外血肿,出血多,病情重,故行手术治疗。术中因血肿巨大,无法彻底清除及关闭血肿腔,故予负压引流[4]。术后予抗感染、换药等对症处理。
2.5预防 预防贯穿于整个围术期,对防治腹膜外血肿至关重要。术前充分评估,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效治疗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术中彻底止血,切勿盲目追求速度而对小血管的出血视而不见;操作轻柔,分离肌肉时四指并拢,将腹直肌及腹膜一起牵拉以减少肌间血管断裂;提高缝合技巧,缝合前鞘时在术者侧先缝合1~2针,以防连续缝合至顶端时盲目进出针而损伤血管。术后,特别是瘢痕子宫再次手术后,腹壁切口加压包扎能有效减少出血;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