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荣飞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中心小学
小学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在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品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中长跑训练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对此,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训练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中长跑训练的有效性,提高体育锻炼的水平。
在当前小学生中长跑训练中,学生常常存在厌倦心理,对中长跑缺乏兴趣,导致这一原因的主要问题为:
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不少教师急于出成绩,并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而是在中长跑训练中加大了学生的运动量,导致学生常常超负荷运动,进而感到身心疲惫,并且很容易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此种方法虽然短时期内能有一定的成效,但不利于学生长久的发展。
教师对中长跑认知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训练氛围过于沉闷,学生提不起中长跑的兴趣。同时,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设置明确的训练目标,使得中长跑的作用得不到体现,进而影响了锻炼效果。
部分教师习惯于为学生安排训练任务后就放任学生进行自由锻炼,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教师的监管,在实际锻炼中并没有完成教师的任务,导致训练的强度不足,进而影响了训练效果。
由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后,常常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合理的放松运动,进而导致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并且身体机能得不到有效的缓解,长久下去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和成长。
教师在学生进行中长跑时,并没有传授学生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忽视了小学生与成年人之间的差异,过于注重对学生耐力的训练,忽视了动作技术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不能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为学生合理的安排中长跑运动量。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中长跑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来安排运动量。同时,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他人的赞赏。对此,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比赛竞技等形式来增强中长跑训练的有效性。
针对于中长跑强度不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训练任务后,可安排一名学生进行监管,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程度,并要求学生达到教师对强度的要求。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而有效的完成中长跑训练计划。
教师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要将其与普通的跑步训练区别开,加强对学生跑步技术要领的传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技术要领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轻松的掌握。同时教师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同时,教师要认识到放松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放松运动的时间,从而保证每个学生在训练后都能得到身心的放松。教师可借助一些游戏活动来设计放松活动,进而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在传统的中长跑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过程进行评价,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注意自己评价语言的准确和得体,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同时,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真实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杜绝对学生出现责骂、体罚的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中长跑训练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及时的解决当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