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涵
立师德、强师能:从师德价值谈体育教学中的师德理念应用
索 涵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在我国教育体系全面革新进程中,办学生满意、人民放心的教育体系是其核心价值导向。结合大众对教育的期待,可以看到师德建设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教师的岗位职责以及大众的普遍观点,认为:良好的师德主要包含对工作岗位的热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教学活动的足够重视与严格治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四项核心要素。因此,在体育教学创新时,要将这一系列新的诉求融入其中,通过立师德、强化教学技能,助力教学发展。
师德师能;师德价值;体育教学;理念内涵;应用策略
一直以来,受片面教学观的影响,体育教学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教学设施的完善度,还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相对较差。在学生体质状况日益“下行”的大环境下,全面创新体育教学机制,就成为完善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诉求。在办人民满意教育诉求下,除了要对教学体系进行本质革新,更要从师德建设角度出发,通过树立师德理念,强化老师技能,推动体育教学实现最佳效果。
教师是一种育人成才、引人成长的神圣职业,特殊的工作职责使得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高标准完成自身工作任务,也要关注学生成长,注重自身言行对学生的具体影响。实践证明,良好的师德建设,将让老师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基础上,发挥对学生的精神启迪影响和人文感召。具体到体育教学来说,良好的师德建设,将让老师更好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成长,关心学生的运动习惯培养,形成良好的意识引导与精神感召力。
老师不仅承担了向学生讲授知识、引领技能的职责,同时老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老师的师德表现也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对学生的精神理念形成了重要启迪。实际上,如果老师仅关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引导与教育,只完成教学纲要的“规定动作”,这只是老师从浅层次来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与要求,并未能够对自我职业的特点与内涵形成充分理解。所以,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成就,还是自身的职业成长都停留在“初级”层面[1]。师德建设并不是对老师的要求或者约束,而是从老师的岗位职责、特点等角度出发的综合性认知,师德理念融入老师工作之中,会让老师从最佳教学效果角度来思考教学,从自身影响与人文关怀等角度来考虑自身行为,这不仅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更让老师的教学水平、对教学的理解实现了有效提升。因此,良好的师德建设,必然能够让老师实现自我成长。
师德建设能够对学生的精神理念形成积极有效的启迪和影响。对于体育教育而言,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技巧与动作规范,也要充分注重从精神理念上对学生进行启迪与影响。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意识,这是常态化的体育教学所无法实现的结果。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热爱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因此,良好的师德建设,将会对学生形成深层次的人文感召力,当老师在具体教育学生时,能够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通过主动关心学生、关怀学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人文感召[2]。比如,在体育教学时,老师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是场地设施是否安全,学生是否会出现意外伤害现象,通过老师真心关注学生,让学生学会关心、关注他人。
良好、系统化的师德建设,将让老师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身的合理定位,并且通过严格约束自己、转变发展思维,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当然,通过立师德、强师能,实际上也为当前体育教学创新,寻找到了新的转型方向。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树立师德理念,并且将师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融入到自身工作与教学之中,通过切实认同师德价值,从而助力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第一,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技能,通过积极学习和补充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在“敬业”的同时,也实现了“爱岗”。实际上,学生的动态变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及时更新理念,丰富教学内容。第二,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的言行,做好学生成长的表率。老师在教学时,无论是语言表述,还是具体教学行为,都要立足“积极”、“正面”这一角度来综合实施[3]。第三,要关怀学生,做学生的朋友。老师要针对体能素质较差,以及对体育教学内容理解“吃力”的学生,做好补课、调整培养方案,确保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寻找到最佳状态。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从完善教学素材、丰富内容角度出发,践行师德建设。第一,要注重完善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整个体育教学不再单一讲述体育技能,要将积极健康心态教育融入其中。第二,要注重做好教学创新与完善,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使整个课堂能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之中。第三,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成长之上,不再简单的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详细摸底,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成绩,形成动态化记录,关注学生的变化与成长。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培养阶段的多种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转变教学思维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当前体育教学中,老师扎实推进师德建设的客观要求。第一,转变教学思维,要从学生为本,积极应用新技术,构建新的体育课堂。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多发挥和强调老师的职责,忽略了学生的价值作用,教学方案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同时,积极借力新技术,也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4]。第二,要注重做好教学反馈,根据反馈的具体结果调整教学方案。当然,教学反馈的范围应该予以扩大,内容也应该更加丰富。除了收集学生的成绩与技能掌握状况外,也要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对课堂等多方位的全面性意见,通过尽可能的还原课堂状态,实现对教学问题的真实收集与解决,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师德理念,就需要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切实关注学生的成长性,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分析学生成长的特点,从而确保教学机制与学生成长相匹配。将师德建设理念融入体育教学之中,是当前教学发展创新的普遍共识,也是从学生基本特征、成长需要等基础点出发的重要诉求。通过立师德、强师能,让体育老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形成“学生成才、大众满意”的办学新格局。
[1]张涛.注重实效,科学发展——新课改下体育教师教学素养提升的困境与走出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210.
[2] 姚玉平,喻琼,仝双梅,等.“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校岗前培训中师德教育刍议[J].知识经济,2018(6):102-103.
[3]黄四林,周增为,王文静,等.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研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4-39.
[4]朱晓伟,周宗奎,谢和平,褚晓伟.中小学教师师德的社会期望与评价——基于公众与教师视角的实证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3-58.
Establishing Teachers' Morality and Strenthening Teachers' Ability: Talk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s' Moral Idea in PE from the Value of Teachers' Morality
SUO Ha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索涵(1987—),助教,研究方向:体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