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珍 湖南师范大学
为响应国家教育部大学生素质教育号召,培养现代青年知识分子良好的身体素质,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的体能训练地位日趋提高。然而,在实际体能训练中仍然存在问题较多,此类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体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大学体育课开展方式主要采取学生自行选修体育项目的形式,所以参与篮球课程学习的学生除部分篮球专业学生外,还有一部分非专业学生。此类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缺乏充足的体育运动,导致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在应对专业性较强的篮球课程时,往往接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与体育专业的学生相差甚远。经过对大学篮球体能训练现状的分析,发现大部分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能严重不足,一方面,男性学生与女性学生身高无法达到篮球运动员基本平均水平,并且部分学生存在体重过大或过轻的现象。在八百米、一千米中长跑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展现出的耐力、速度以及爆发力明显不足,并且在五十米短跑训练中也存在身体协调能力不足的现象。
在高校体育篮球选项课中,部分学生选择篮球课的原因是由于自己本身就为体育专业学生,并对篮球持有一定喜爱,部分学生单纯的出于对篮球的热爱。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期并没有明确选课目标,通过对五所普通本科高校的调查问卷发现,此类学生选择篮球课的主要原因多种多样,如自己预想报名的体育选项课满员、对体育没有兴趣随意报名、为凑学分而报名等。这部门大学生普遍对篮球知识掌握、了解不够充分,并且自身对篮球又没有充足的学习热情,所以在体育篮球选项课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学习动力较低。在面对体育专业或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时,将产生压抑、自卑的负面情绪,进而这种心理与学习成效出现恶性循环,不利于体能训练的正常开展,也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为提升大学生体能,提升我国青年知识分子身体素质,针对高校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相关教工人员应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对现有体能训练计划进行调整,不仅要满足体能训练根本需求,还应确保训练内容具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体能状况。以不同学生差异性身体素质为出发点,制定体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计划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能训练计划,并以此为根据,进行男性学生与女性学生的二次划分,进而将计划做到有理有据,避免在实际体能训练中出现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盲目教学。
现阶段,我国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体育课时,普遍展现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造成体能训练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产生实质性作用,学生体能水平、身体素质直线下滑。因此,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应将竞争机制引入实际教学当中,对体能训练态度较为积极、认真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奖励,例如设置体育专向奖学金、学分奖励制度等,进而调动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推进高校整体体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同时,为激发学生体育竞争意识,树立良好的体能训练思想,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还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能知识教学,提升学生基本体能知识。例如,聘请体育类高校专业科研人员,以优质科学的方式定期为学生进行体能知识专项培训,使学生建立积极的体能训练思想。再如,教练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体能测验,使学生对自身体能状况产生正确认知。
良好的技巧与正确的方法是提升大学生体育篮球选项课体能训练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唯有合理科学的开展体能训练,才能持续有效的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大学生体能整体水平。体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对学生速度的训练,也就是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与身体爆发力;第二是耐久力的训练,由于篮球比赛时长为四十八分钟,运动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充足的耐力是确保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基础,篮球选项课体能训练必须提高对学生耐力的重视;第三是对学生柔韧性、伸展性以及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拟定符合学生需求的相关训练内容。此外,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积极与体能较差、体育成绩较低的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认清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作为涉及训练项目较多的体育运动,学生运动员的体能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体育篮球选项课体能训练方面存在缺陷较多。因此,高校体能训练教师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构建体能训练计划、激发学生体育竞争意识、优化体能训练方式,在实践中使体能训练内容、制度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一个既能满足学生身体素质需求,又符合教师教学目标的训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