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225)
健康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16 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学校体育是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与“健康中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然而,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并不完善,受传统学校教育体制机制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在目标定位、青少年体质、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开展、场地器材等多个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了与健康中国建设不能很好的对接。在当前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挖掘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举措,对于更好的发挥学校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中国的根本目标首先是实现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的身体素质,通过培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现代公民的身心素质。学校体育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长期“学习成绩为首要目的”价值观影响,当前多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家庭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这种导向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了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整体呈下滑趋势。近年来,尽管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部门不断提出改善学校体育工作的办法,但整体来看,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趋势还未能得到有效转变[2]。2010年,根据全国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1985-2010年间,我国学生体质已经连续25年下降,肥胖率和近视率持续走高[3]。尽管在个别项目上有所改善,但总体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201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3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虽然近年来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但大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依然呈现下滑的态势,一些指标甚至还低于中学生[4]。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生体质健康对于一个国家及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学生体质下降,学校体育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虽然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肺活量、柔韧等指标开始有所回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改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体质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学校课余参与体育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受学校教育体制和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限制,学校体育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处境尴尬。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标准》未建立统一的体育课教学内容,未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校和学生规定课时计划和单元计划,相关课程内容与健康联系不够紧密。虽然各级中、小学都将体育课程设置为必修科目,并且每周都有固定的体育教学课时,如小学1~2年级每周4学时[5];3~6年级每周3学时;初中7~9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10~12年级每周2学时。但是,当文化课,尤其是与升学考试直接挂钩的“语、数、外”与体育课“针锋相对”时,体育课“靠边站”已成为常态。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小学阶段约30%的学校每周体育课时不足3节;初中阶段约40%的学校每周体育课时不能开足3节;高中阶段约12%的学校每周体育课时不能达到2节[6]。学校体育课内容由学校或者体育教师安排,对课程内容选择没有规定,小学、中学、大学教学内容编排上存在重复设置,出现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重复现象,与“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相去甚远。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智育至上”、“重智轻体”等观念的不断发酵,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时不足的现象仍在持续发生。如果中小学连基本的体育课时都不能保障,那么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停滞不前,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也就无法保证,健康中国战略也就难以落到实处。
健康中国要求不仅要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加强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引导,通过普及健康知识而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个人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不仅是衡量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各级学校对学生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重要依据。然而,受长期学校体育价值观和健康观制约,我国青少年学生缺乏科学健身知识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虽然参与运动,但却不能有效的对运动形成健康促进知识,不能实现自我健康塑造。2008年,我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15~24岁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6.3%[7]。2014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发布的《2013年中国国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9.39%,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1.8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1.84%,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3.22%[8]。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3年这5年间,虽然我国15~24岁青少年群体所具备的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仅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增速缓慢。可以说,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还比较低,学校体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健康素养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这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学校体育在培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科学锻炼和塑造学生健康素养方面还有待强化。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要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h,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9];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等建设性意见。然而,当前一些学校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于1h甚至更少,学校体育课开设不足,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的认知参差不齐,为了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风险,很多学校都压缩体育课时,通过利用其它文化类的课外活动填补学生的课余生活,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体育。早在1990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校每周要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并且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h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如今,中小学都在积极宣传“每天锻炼1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1辈子”的体育锻炼口号,旨在倡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为自我健康加油,为健康中国助力。但是,面对应试教育“唯分数论”与素质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博弈,真正能够做到每天锻炼1h的学校不多。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中小学只有18%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锻炼1h,而有40%的学生甚至还达不到平均每天0.5h的体育锻炼时间[10]。显然,口号虽响亮,但贯彻与落实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小学和中学的体育课基本是兴趣化课堂,甚至大学体育课也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对于学生运动技能考核上要求不高。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有着12年的体育课堂学习,但多数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不佳,除了基本的身体活动外,还达不到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程度。这不仅是众多体育教师的“心病”,更是学校体育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学生之所以不能通过体育课堂掌握运动技能,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体育课程衔接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性和不连贯性,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层次的体育课程衔接不够,致使有些体育教学内容小学就学完了,到了初中甚至高中还在重复学习。例如,小学就开始学习蹲踞式起跑,到了初中甚至高中还在学习蹲踞式起跑;小学开始学习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的篮球技术,到了高中还在学习这些基本技术。可以说,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只是在机械、重复地学习这些体育项目,到最后不仅没有增加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反而有可能打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缺乏多样性和衔接性的体育课程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制约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利用体育实现健身、促进健康的目的。
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是学校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要达到100%。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小学体育场地达标率为45.32%,器材达标率为45.15%;初中体育场地达标率为62.24%,器材达标率为63.92%;高中体育场地达标率为76.86%,器材达标率为80.92%。到了2013年,小学体育运动场面积达标率为47.29%,器械配备达标比例为48.17%;初中体育运动场面积达标学校率为67.4%,器械配备达标比例为69.08%[11]。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提目标相差较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各级、各地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的资金投入,但是面对“僧多粥少”的不利局面,仍有部分地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较低,尤其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2012年,教育部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配置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情况明显不足,场地与器材匮乏屡见不鲜。显然,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情况急需改善,学校场地设施不足制约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制约了体育课堂中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
学校体育相关部门要围绕健康中国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加强学生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构建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模式。第一,加强学生身体教育。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的标准,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身体教育,课堂教学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从而强健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各级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建立完善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方法指导,重视向学生传授卫生保健、常见疾病预防、营养科学常识等知识,积极开展体育与健康知识竞赛,并把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作为衡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一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行为。要大力推进健康教育进课堂,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技能,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关注并重视健康,从而形成健康的行为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加强学生运动技能教育。学校体育在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传授,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并对学生所学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进行及时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以帮助学生实现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的目标,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康中国战略需要系统、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支撑,体育课程改革是推进学校体育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学校体育要针对体育课程衔接不畅的现状,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建立层次衔接、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体系。从而不断满足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第一,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运动、快乐锻炼”。因此,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在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将游戏教材与兴趣化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体育游戏融入基本的身体活动形式为主,如队列游戏、球类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创新思维游戏等,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感受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的快乐。第二,推动初中体育多样化。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应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以培养学生自我体育意识和能力为发展目标。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积极探索不同年级男女分班教学和选项分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12]。第三,打造高中体育专项化。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要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同时,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在课程设置上,要打破年级和班级界限,通过设置多种专项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开设的体育专项课,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等专项课,进行小班化、个性化的体育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健康中国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主体密切协作,通过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生体质的增强、健康的增进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学校要在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充分集中家庭和社区资源,形成学校、家庭及社区“三位一体”,共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机制。第一,学校要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开足开齐体育课,积极开展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竞赛、体育文化节等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h。同时,体育教师要适当地布置一些“体育家庭作业”,如每天20min不间断走;每天1min俯卧撑×3组;每天1min仰卧起坐×3组;每天1min跳绳×3组等,督促并引导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13]。第二,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并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家长要适时地为孩子减负,在周末应尽可能地给予他们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鼓励或陪同他们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如徒步、郊游、爬山、骑行、游泳等,帮助他们实现“智育”与“体育”融合,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社区要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便利条件。社区体育指导员要以中小学生为突破口,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宣传与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理念[14]。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要积极向学生开放,尽可能地给予学生优惠或免费政策,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物质资源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这是学校体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不足的现状,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到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加大经费投入,引进现代化体育健身器材,提供学校体育器材的利用率。第二,各级学校要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标准,查漏补缺,配足、配齐必要的体育器材设施。在利用基本体育器材的同时,要合理开发学校现有体育资源,创新体育活动场地,巧妙地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将活动区扩展延伸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中去,因地制宜地设置各种动态活动环境。第三,学校要对接社会,实现资源共享。部分学校,尤其是城区学校,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致使土地供应短缺,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较为有限。因此,这些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统筹并协调社会公共体育设施供学生使用,尤其是占地面较大的体育设施,如足球场、游泳馆、篮球场等[15]。第四,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由于我国学校众多,且体育经费有限,部分学校所分得的体育经费只是“杯水车薪”,器材设施难以配足配齐,尤其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因此,这些地区的学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器材设施的基础上“因校制宜”,积极开展适合本地区的学校体育活动,自制坚固实用、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体育器材设施,以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学校体育与“健康中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新时代,要不断发挥学校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围绕健康中国目标,加强学生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联合机制,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发挥学校体育在健康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健康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