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的应用分析

2019-11-24 15:18童志怀
教育界·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应用

童志怀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引导,深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灵活掌握学习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创新思维方法;应用

当今社会倡导素质教育,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科学教学中积极刺激学生的个人兴趣,引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感知,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大胆发言,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创新的方式指导学生,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展开科学教学,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这样不仅提高了科学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创新思维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同时考虑学习习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加快推进科学教育模式创新。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小学生及时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断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带领下主动学习科学知识[1]。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进一步发散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指导学生做一个勇于实践的学生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够,为改变科学教学现状,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增强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个大胆发言、敢于实践的人,能够充分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受到了启发,并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下主动学习知识,学习兴趣更高了。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的指导不够

小学生的基础不牢固,认知能力不够,在平时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督促。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未有效履行个人的教育义务,缺乏对小学生的有效指导,由于指导不及时,监督不到位,影响了科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有一部分小学生还意识不到学好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在平时学习中,不仅学习不主动,而且影响到其他学生学习。在实验探究的环节,教师给学生讲解实验的规范化过程及研究重点,但是一些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环节过于被动,学习方法死板,掌握了实验步骤却不会操作,自身创新意识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实验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直接影响了实验质量,导致教学效果不高。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在课程讲解环节,在理论知识讲解中投入的时间过多,缺乏对实践内容的有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如此一来,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却无法掌握实践内容的学习技巧,从而导致课程教学效率提不上去。

三、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以兴趣培养为主

小学科学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提高学生的自學能力,从而稳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工作[2]。兴趣培养应该从备课开始,比如教师备课之前,应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环节及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以此为出发点,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教师要注重实际生活与科学知识的联系,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学好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优良的教学环境可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将教学环境优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造,注重教学氛围优化。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觉在教室内添置一些趣味性的挂件和装饰,美化教学环境,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欲望更强了,并能够主动参与小组探讨。由此可见,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动力具有促进作用[3]。比如为了创造低碳环保的教学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环保的教学氛围,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将教室打扫干净,同时将校园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信息共享,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生才能安心学习,更好地发散创新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之后,还要给学生讲解有关的实践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情感与价值观,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方案,注重教学方式改进,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真正发挥出导师的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向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加强教育方式创新。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学生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了学习技巧。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首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条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了解教材知识,学会总结知识点,避免盲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创造动手实践的环境,针对教材知识展开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白实验重点、实验过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动手实践氛围,更好地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先给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事物本质。学生也要珍惜实验的机会,勇于实践,敢于提出疑问,主动动手操作。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注重教学模式创新

某小学开展科学教学的环节,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技术,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3~6年级科学课程教学中,某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油菜花的构造,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油菜花的具体构造,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油菜花各个部位的特征,便于学生正确认识油菜花各部分的特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萼片、雄蕊、雌蕊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油菜花,学生清楚地认识油菜花的构造,使科学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加强对现代技术的运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展开科学教学,例如播放蒲公英的视频资料,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和形象,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科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种子传播的全过程,从而形成风力传播的概念[4]。采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利用视频让学生了解种子传播的科学知识,同时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动态,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创新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科学教学之前,要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能够熟练利用信息技术传授给学生知识,帮助学生快速获取科学知识。教师要及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信息化手段展示科学知识,播放雨水对土地的侵蝕过程,便于学生深刻地认识被雨水侵蚀后的地貌形状,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利用网络形式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运用多媒体展示雨水侵蚀造成的自然灾害的过程,让课堂充满活力,增强了科学教学的趣味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教学资源更为形象和生动,将学生及时带入辽阔的科学世界中,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比如运用多媒体播放“岩石的组成”的知识,同时结合各种岩石的标本,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使其及时参与到小组探究中。这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教会学生从网上下载资料,自行观看图像和视频,便于全面了解岩石的特征、用途等,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介绍了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因此,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及时采取有效途径,加强教学方法创新,同时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展开科学教学,便于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余辉.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24.

[2]罗茂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设疑方法的探究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7(07):19.

[3]赵兰英.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8):35.

[4]陶建鑫,TAOJianxin.浅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5(04):18-20.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