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溺爱,舍不得儿女受苦;社会宽容,容得下学生骄娇;教育向善,狠不下锤炼决心;个人退缩,鼓不起自立自强勇气,是当前女大学生在自立自强路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文章主要研讨思考了在社会、高校、家长和女大学生多方合力条件下,创造女大学生自立自强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女大学生;自立;自强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研究(指南编号7-2)”成果之一。负责人:胡霜。参与人:兰兰、张鹏、赵凌飞、李妍、杨利军、王莎、闫晶晶。
在“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婚恋观尚未根除,“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成功观悄然兴起,“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幸福观极度扭曲环境的冲击下,部分在校女大学生想攀龙附凤,巧走捷径,难以牢固树立自立自强观念。无论社会、高校、家长还是个人,都对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担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一、营造安全环境,提供历练机会
被称为“黑八月”的2014年8、9月份,媒体报道的女大学生失踪、被害案件就有30余起,近年来类似案件还在不断出现。有历练想法的女大学生受到家庭劝阻,本身也谈“出门”色变,只好“宅”在学校不敢走向社会,让本来为数不多的历练机会白白丧失,再加上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容易滋生依附思想,自立自强成为空谈。全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培养,加强犯罪行为监管惩戒,对女大学生助学措施、素质历练平台和就业机会加大支持力度,夯实女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社会基础。
(一)强化安全保障
社会应为女大学生提供治安环境良好的成长氛围,强化社会公德建设,增加公益广告内容和时间,查处网络诱发犯罪的近黄广告,倡导各行各业学德践德述德,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完善社会监管制度,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全面打击黑车揽客、无证营运等违规行为,消除犯罪行为滋生的温床;强化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对有“案底”人员全时全域跟踪监管,完善监控手段,鼓励群众举报,让“不想犯罪、不敢犯罪、不能犯罪”成為社会共识,让女大学生无后顾之忧,敢于走向社会,开启自立自强之路。
(二)完善助学措施
除却院校正常的助学项目,可号召社会力量专门针对女大学生设立自立自强基金,对勇于勤工创业的女大学生实施奖励,对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重点照顾,对家庭贫困的女大学生实施有效援助。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让在校女大学生不用通过“傍大款”来改善生活;不用通过涉足不健康娱乐行业提高生活质量;不用通过“校园贷”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通过自立自强的历练为毕业后的从商从政从业夯实自信基础。
(三)解决就业难题
高校女大学生历练平台和就业机会较男大学生少,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对大比例招收女大学生的单位实施税收减免,对落实女员工产假、卫生用品等女性福利的单位实施政策优惠,对有性别歧视的单位加大惩戒力度。通过多种手段并用倒逼企业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给女大学生更多一展所学的平台,让她们真正地自立自强。
二、强化思想教育,注重行为纠正
少数女大学生怕苦怕累怕赚钱慢,在酒吧、KTV、会所等女大学生不宜涉足的场所从事工作,习惯了酒绿灯红,价值观念逐渐转变,不再把自立自强作为人生追求。而大学阶段正是人格重要的塑造期,院校教育不可缺失,必须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会她们立业安身的本领,在思想滑落之际及时提醒和纠正,让女大学生真正了解自立自强的实质和意义。
(一)深入开展专题教育
能进入大学的女大学生都经历了多年寒窗苦读,一心读书,不闻世事,大学教育风格又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反而出现了思想迷茫、认知不清的情况。高校应及时了解各个阶段女大学生思想变化情况,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教育。组织“三观”专题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坚定信仰,明辨是非,把自立自强作为人生追求;组织健康人格专题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把自立自强作为奋斗目标;组织安全防范专题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技能,为自立自强创造前提条件。
(二)指导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关乎大学四年努力是否有效,是否能找到一个满意的职业,这也是自立自强的根基。院校应在指导女大学生职业规划上下好功夫,增强职业规划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她们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分析形势,合理制订计划,及时评估修正,充分利用好在校学习的时间和便利条件,扎扎实实学习专业技能,为顺利胜任工作岗位,实现自立自强夯实素质基础。
(三)及进修正行为偏差
女大学生的感性认知大于理性认知,思想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变化。院校应对女大学生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具有敏感性,比如攀比成风、普遍逃课、盲目追求高消费等等问题,完善预警机制,采取应急措施,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对个别女大学生出现思想偏差情况,应积极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积极引导支持,培养坚强品质
家庭对于女大学生自立自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一)传承优良家教家风
习主席说,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长应给予女大学生足够的关注、关怀,多联系,多交流,及时了解在校情况、思想变化、日常言行,对出现的不正常情况要及时制止和教导,让女大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认识到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二)注重独立性格培养
性格的培养贯穿于女大学生成年前的每个阶段,进入大学之后,更是独立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家庭在这个时期才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放手,不再衣食住行面面俱到。但家长仍需在这个阶段加强关注,以免女大学生难辨是非,误入歧途。家长应多与女大学生交流,鼓励其克服依赖心理,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不畏困难,不惧挫折;树立榜样力量,让女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会自立自强;多与院校联系,真实了解女大学生在校表现,与院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女大学生的自立自强蜕变。
(三)提供必要经济支持
女大学生的自立自强仍然需要家庭必要的经济支持。家长需多渠道了解女大学生所处环境的消费水平和勤工俭学情况,过少的经济供给难免导致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削弱自立自强的信心,甚至会导致其寻求不正常的经济来源;过多的经济供给也会导致其乐享其成,不愿去奋斗,甚至养成骄奢淫逸的坏习惯。要恰如其分地给予经济支持,让女大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生活保障和勤工创业资金,确保其在自立自强的路上越走越自信。
四、主动自立自强,提升个人素质
自立自强,女大学生本人才是最重要的角色。要认清当前强者上、庸者下的有利形势,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正确做出择业决定,让自己变得真正自立自强。
(一)认清形势发展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角色,但传统性别角色的分工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女大学生若想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必须认清当前形势,破除跟风攀比等不良习惯,克服畏难情绪和怯懦心理,储备足够的知识技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立自强的性格特征,打造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
(二)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为避免择业前迷茫失措,择业后后悔不跌,反复更换职业打击信心,女大学生应提前做好职业生涯筹划设计。入学后,通过勤工俭学或其他渠道了解自己的能力、喜好、特长和各行各业的优劣,理性选择职业方向,科学制定目标计划。之后,按照计划加强个人学习锻炼,促进个人能力提升,并时刻关注就业形势变化和所选职业冷热动态,结合实际不断评估和修正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增强择业信心,明晰择业思路。女大学生只有具备明确的职业目标,才能坚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强之路。
(三)提升学习创新能力
大学所学知识与真正所选工作需要的技能还是有较大不同的,唯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永远用得上、起作用的。女大学生有着自己的群体特征,踏实、肯学、认真、依赖、焦虑、从众等融为一体,在学习创新能力上有优有劣。只有克服缺点,发扬长处,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主动动脑思考,善于总结归纳,形成学习创新习惯,并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始终占有优势,才能真正地做到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1]杨玉娥.做知性女性——关于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2010(33):407.
[2]周广均.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自知自立自强[J].消費导刊,2008(2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