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育观念的全面革新教学

2019-11-23 06:37蔡金莲
速读·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蔡金莲

◆摘  要:新教改后,全面革新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新课程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必须实现创新改革,该项工作的实施会对我国教育部分及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造成巨大冲击,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理念已經难以充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此有必要完成高中历史教育观念的全面革新,立足于素质教育构建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先进教育改革理念。唯有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方能实现新型教育评价机制的真正构建,形成科学合理教学管理模式,则整个社会才能认可接受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改革工作,进而营造和谐历史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实施进程当中,教师作为直接参与者,其可谓是革新教学观念的关键要点,为此,需转变高中历史教师教育理念,强化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业务技能培训,使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心理辅导教育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完善提高自身素养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转变教学观念

一、重视课前预习,加强教师的引导工作

学生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对教材的初步了解,通过收集资料进而把握所学内容的要点并对教学提纲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好先前准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仅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课标展示,向学生展现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所学内容提出能够反应所讲内容主题的高质量问题。此外,教师应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学生角度进行所讲内容的备课,争取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教材、走入教材。总之,通过课前学习,学生能够做到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中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来对学生进行辅导。课前预习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听课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课中进行师生互动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互动式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有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课堂上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把在课前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式讨论对其问题进行研究。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局限于所讲的题目,而是要将分析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

二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每组中选出一个组长为代表,从而使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想营造出融洽的、民主的课堂氛围,就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举手发言。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等内容时,课标的要求就是要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此时教师应把学生适当地分为三个小组,从而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归纳孔子、孟子及荀子的中心思想及其影响。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紧密性和连接性,教师在探讨完这个问题后,应紧接着去讲述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问题,此时也应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概括法家、道家、墨家的中心思想,并最终在班级中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课中学习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主动与他人交流,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三、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便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

课后这一环节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及时地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学生在课下能够及时地复习。课后总结是课堂知识的再现,更是课堂内容精华的集中,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掌握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在如今的新教材版本中,都有课堂延伸和课堂探究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并能够应用知识,教师应该及时地布置该项作业,让学生再次相互讨论、质疑并探究,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四、高中历史课堂中采用有效教学措施

首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可谓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内容,要求由原来的将教师跟授课教材作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将学生主动学习作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实现以教促学、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兴趣,使其能够在过程方法以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良性发展。

其次,为充分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多样化教学评价可谓是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运用的教学评价可获得良好的改善调节成效。传统意义上的以教论教的教学评价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今有效教学理念,为此,高中历史教师需优化完善有效教学,针对学生实施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运用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

再次,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需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工作,确保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可实现持续发展。教学反思主要指的是教师针对自身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评判,与此同时认真思考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策略强化提升教学活动科学合理性。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革新教学理念,教师需运用教育学以及历史学、心理学等多方技能,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有效教学措施,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它们的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进而应用知识;但对升学而言,考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测,历史的考试需要记忆的课堂内容很多,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能是暂时的掌握知识,且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问走进历史任务,从而进行互动式的探讨。学生在课上、课中及课下互动式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长久地记忆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