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颖萍
一次外出听讲座,专家说了这么一句话:“许多孩子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我内心下意识地反驳——音乐课多有意思呀,不用读枯燥的詩词,不用背复杂的公式,还能唱着歌曲,欣赏悦耳的旋律。但是,学生真的喜欢音乐课吗?
纵观我们的音乐课堂,教法几近千篇一律。课前开口练练声,新课讲知识背景,教师先唱学生仿,唱会分组比一场。
例如一次外出听课,执教教师选择了《邮递员叔叔来了》一课。该教师以聆听歌曲《数鸭子》作为导入,引出课题。接着进入歌曲教学,从旋律到歌词,学生反复练习,熟练后再进行分组演唱、比赛等。最后,教师以图片、故事等方式讲述邮递员的工作,询问学生感受和体验,纷纷回答“邮递员很辛苦”、“要感谢邮递员叔叔”。
看上去课堂井然有序,教学氛围浓郁,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还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可是,学生真的喜欢这样的音乐课吗?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句话:“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之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审美实践活动,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可是纵观全课,我们不难发现,在整节课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讲解知识、教唱歌曲、讲述故事,却没给学生预留思考、想象、体验的空间。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唯一的实践活动就是机械练唱,更别提什么审美能力和意识的提升了。
观课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上好这节看似简单的课。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明了,歌词朗朗上口,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要学会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性地体验课堂,通过亲身体验提升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我重新设计了这节课。在拓展环节,我设计了邮递员叔叔送信—分组创作旋律—展现创编旋律的音乐情景剧。完成教案后,我迫不及待地进行了试教。
首先,我穿着邮递员的服装,创设了邮递员工作的情境。接着,通过聆听、示范、模仿、分组唱等形式,引导学生学歌曲。学会歌曲后,我用一句“你们想体验邮递员叔叔的工作吗”,拉开了音乐情景剧的序幕。我先邀请了一位学生扮演邮递员,并将其他学生分成了四组,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封信、一架木琴,和一个任务——观信后,用4分钟的时间,根据信件创编一句旋律。学生们的讨论积极、热切,木琴清脆的声音飘荡在课堂中,我期待着学生的表现。讨论结束后,我将每个小组的信件收回,开始了音乐情景剧的表演。在我语言的引导下,邮递员分别将刚才的信件交给了每个小组。小组们拿到信件后,将讨论时创作的旋律演唱、演奏了出来。送完所有信之后,邮递员在音乐中向大家挥手告别。情景剧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方式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询问学生体验和感受,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我沾沾自喜地想,有学习、有讨论、有体验、有创作,还有提升和总结,成了!
可是,导师的评课于我却犹如当头棒喝:“你觉得在收信之前我们会知道信的内容吗?如果不知道,分组创编旋律表现信件内容的意义在哪里?要体现即兴创编的即兴性,而非讨论后的‘即兴。不要为了讨论而讨论,不要为了表演而表演”。
是啊,为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分组讨论、创编旋律、情景剧表演等环节,却忘记考虑是否适用的问题。我沉下心,再次修改教案,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一环节即合适有趣,又能提升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我决定放大歌曲中表现情绪的“哦”,借此进行即兴创编表演。
再次上课,我同样创设了邮递员送信的情境进行教学。学会歌曲后,我邀请了一位学生扮演邮递员,并做了希望收到信的学生即兴表演收到信件后的心情的要求。音乐响起,邮递员开始送信。收到信的学生打开看了看信件,发出一声长叹:“唉”,还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我忍着笑意,用语言进行提示:“XXX同学收到了什么信呢?大家好奇地用歌声询问到”。其他学生机智地唱起:“什么消息什么消息什么消息?”似乎是大家好奇的表情让那名学生灵机一动,缓缓说出信件内容:“我的期中考试成绩退步了”,说完还再次叹了口气。全班哄然大笑。我原本的设想,仅限于学生观信后表情的即兴表演,却没想到有这样惊喜的“意外”。音乐再次响起,邮递员继续送信。随着一封封信件的打开,有的表情欢乐,有的表情难过,有的表情惊讶,有的表情失落,不同的表情交织成欢乐的音乐情景剧。再次询问学生的收获和体验,有的说“邮递员的职业太伟大了,给我们带来许多消息”,有的说“我也想当一名邮递员”,还有学生感叹到“这节课的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我还想表演呢”……这样的答案,难道不比简单的一句“邮递员很辛苦”精彩吗?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提高审美意识,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我选择带着音乐情景剧进课堂,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者、体验者、参与者、创造者,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