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受害者的心理干预

2019-11-23 05:13梁红霞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校园欺凌心理干预

梁红霞

摘    要  校园欺凌问题关涉校园安全,近年来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给校园管理者敲响了警钟。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更应该身先士卒参与到校园欺凌问题的干预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文章尝试从校园欺凌问题的环境成因和受害者特征分析入手,向教师介绍校园欺凌问题中可能存在的隱性受害者特征,并且分析了教师对校园欺凌受害者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从教师和校方的实践角度,提出了心理干预策略。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心理危机 青少年心理 心理干预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逐渐增加,一方面恶性校园欺凌案件给以往忽视儿童心理健康的家长和教师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这些负面的消息也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变化的一些特点。通过梳理过往发生的恶性校园欺凌事件,不难发现其中潜藏着某种必然的规律,即教师是否积极参与干预、是否在持续跟踪校园欺凌问题,往往决定着校园欺凌事件是否会进一步恶化,是否会导致悲剧性后果。教师在校园欺凌问题中既充当着守护者,又是实际意义上的最初干预者,教师掌握了校园欺凌受害者的特征与形成校园欺凌的环境特点,将有利于发现更多班级中隐秘的校园欺凌问题,方便教师在校园欺凌破窗效应发生之前实现干预、预防和调节。根据杨雪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1]、潘虹《中学校园欺凌问题及其成因研究》[2]等多篇针对国内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以及笔者在所在地学校的实地调研发现,校园欺凌的环境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受害者自身存在着某种“缺陷”或“不足”;相对高压的社群氛围;欺凌第一次发生的临界契机;欺凌主体的形成(小团体或有权威的个人);教师缺乏预后手段,导致普通批评升级为欺凌。

在这里,受害者的缺陷并不是指受害者存在着某种过错,其实性格内向、学习成绩落后、家庭条件不好等等个体差异问题同样容易引发群体对某个学生的攻击。高压的环境也并非指军事化管理的学习条件,事实上仅仅只是对某一单纯价值观的焦虑追求就会引发高压下的情绪传染。因此,对待校园欺凌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受害者或施暴者,教师也不应该用“一个巴掌拍不响”“各打五十大板”的方法去处理校园欺凌,而是应该在校园欺凌问题发生前就观察班级环境是否出现了变化。如班级中突然无故出现了狂欢式的轻松情绪;小团体或有凝聚力的同学是否与某些同学产生了摩擦;在校园欺凌问题发生后,及时地与受害者和施暴者进行对话,询问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目的。由于面向的学生年龄群体不同,教师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段来应对学生在事件发生后的种种情绪,如教师面向青春期的学生时,就需要威严中带有慈爱,以感化和惩戒双重教育为主;而面对年龄小、尚未了解行为后果的学生时,则需要约谈其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对校园欺凌受害者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能够有效避免恶性欺凌后果的发生,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安全

校园欺凌问题时常会引发一系列的校园恶性事件,影响校园的日常教学秩序和校园内部的安全。过往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恶性事件,如延安吴起县高中女生猥亵学妹、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重庆女生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等,教师在事件中常常是缺位和隐形的,处理这类事件时,教师多半也只是事务性地与家长沟通、协商、调解,并没有针对欺凌者的行为对学生个人进行教育。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进行干预,首先,可以安慰受害者,为受害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消解受害者愤怒、悲伤、沮丧的负面情绪。其次,教师在事后的心理干预也能降低受害者“同态复仇”的信念和意识。2017年湖北孝感市汉川中学周某在长期遭受同学欺凌后,怀揣水果刀对欺凌者王某连捅四刀,导致王某当场死亡。究其原因,就在于受欺凌者的心理怨愤没有及时得到疏通,导致了暴力复仇的恶性后果。由此反例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欺凌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2.有利于直接缓解被害者的心理创伤

校园欺凌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伤害,特别是发生在学校内部的校园欺凌问题,教师常常是第一个发现者和干预者。教师参与到受害者的心理干预中,首先可以及时地阻断欺凌者对受害者的心理伤害。如班级内部某个小团体长期辱骂、侮辱被欺凌者,那么班主任教师首先可以阻断这一欺凌行为,对受害者加以保护,通过谈心、倾听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内容未必是出自于外界对他本人的客观描述,让受害者意识到存在问题的并非是自己,而可能是其他群体,这将能够稳定受害学生的自尊水平,帮助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更快地回到正常的校园生活。

3.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变化

前文论述中已经分析,校园欺凌的问题不一定仅仅是个人对个人的,也可能是群体对个人的、群体对群体的。因此在教师发现班级内存在严重的欺凌现象时,教师参与实际的干预有利于提前发现班级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与不和谐环境。笔者在日常实践中观察到:某班级学生对待转校生的态度偏向冷淡,帮助转校生的热情不高,特别是在体育课上的小组团队合作上,愿意与转校生合作结对子的学生不多。通过观察、询问和了解才得知,该转校生从外地转校,生活习惯和说话口音都有较大差异,很多学生对转校生表现的差异感到不适,对转校生的生活习惯(如向地面吐唾沫、衣服更换清洗不及时)接受不良。在了解的过程中,教师既能够立刻阻断班级团体对某个单一个体的敌意,也给教师提供了其他学生对转校生逐渐产生敌意的原因,还能够从中掌握整个班级学生的心态变化,在德育方面给教师以提示。

4.有利于匡扶班风,为青春期学生树立正义、公正的道德观加码

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普遍和深远的,特别是面对青春期的学生,校园欺凌等负面新闻常常会引起爆炸性传播。夸大施暴者的武力、夸张受害者遭受欺凌的谣言往往可以在学生群体中口耳相传长达数年之久。教师参与干预校园欺凌事件,首先可以减少学生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夸张性理解,匡扶学生对校园欺凌事件看法的正当性,避免青春期学生对校园欺凌施暴方所展示的力量、势力产生错误崇拜、模仿。教师干预校园欺凌,并且从道德上对校园欺凌者加以批评,也有利于断绝校园内部“受害者活该论”的舆论倾向。

二、对校园欺凌受害者的心理干预策略

由于校园欺凌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突发的事件,它往往是由多个环节、多个矛盾、多个参与个体构成的长时间隐蔽的一连串暴力事件。因此,探讨教师应对校园欺凌的干预措施也应当分事前、事中、事后几方面。

1.調查清楚校园欺凌事件的来龙去脉,充分听取事件双方的讲述

在教师发现班级内部存在校园欺凌问题时,首先应当做的是确定校园欺凌的性质。笔者观察到,青春期学生的自尊心和权利意识都比较强,一些学生会尝试通过争吵、辱骂、推搡、打架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然而这些行为并不完全是校园欺凌,部分行为,如朋友间的争吵、推搡,往往是青春期学生交往不当造成的,并不应该上升到欺凌这一高度,教师草率干预往往只会造成两人关系的急速恶化。因此教师在干预校园欺凌问题时,首先应当做的就是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确定事件的受害者与欺凌者的身份都是单向度的,不是简单的争吵和矛盾,私下单独询问受害者和欺凌者的想法、心态、目的,了解双方的想法和动机之后再根据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给事件定性,并做出预后措施。

2.根据校园欺凌受害者的特点予以保护、安慰

教师确定了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就应该对受害者进行心理干预。根据刘雯《校园欺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研究》[3]显示,一部分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常常会表露出消极回避与愤怒应激两种情绪。前一种表现未经疏导则容易引发校园欺凌受害者的自我效能感降低,特别是一些内向攻击型的受害者,常常会通过否定自己、回避问题来使得自己被欺凌的事实合理化,反映在学习和个人认知上则会出现学习热情不高、自暴自弃的现象;而后一种愤怒应激型的受害者则会试图反击、以更剧烈的伤害回击施暴者,过去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恶性事件里被欺负的学生最后以杀人、致残的方式回击欺凌者,这些尝试报复的受害者就属于愤怒应激型。因此教师在确定校园欺凌事件实际存在后,就应该对受害者的心理和性格加以了解,通过观察受害者的行为,选择合适合理的安慰方式。安慰回避型的受害者主要以明确责任的方式来使受害者从自我批评中解脱;而安慰愤怒应激的受害者,则首先应当从同理感受出发,认同接纳受害者的愤怒与痛苦,再在此基础上纾解受害者的痛苦情绪,使受害者的理性回归[4]。

3.开诚布公向学生公开校园欺凌事件的始末,阻止谣言二次伤害

前文也提及,常常校园欺凌事件影响的不只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双方,其影响的范围往往涉及整个班级,乃至于整个校园。因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处理方法就不适用于校园欺凌问题的处理,反而应该“小题大做”“小惩大诫”。教师应当在事件处理后,尝试得到受害者的允许,以讲述事实的形式,向班级同学讲述事情的始末,并且可以以事件为话题引发点对学生作出警示,通过事件造成的伤害、影响,使学生意识到校园欺凌非但不是个人力量的展示,更是对他人心灵、生理的伤害和破坏。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解释和分析,可以改变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阻止谣言的二次传播与二次伤害。

4.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参与校园欺凌受害者的心理干预

虽然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当代教师的必修,但对心理干预这一议题而言,教师的能力和处理手段都相对有限。特别是在面对比较复杂的校园欺凌事件时,教师的身份立场可能会进一步引发校园欺凌受害者的误解。如某班级副班长常常通过以“告诉老师”“给你爸爸打电话”等借口,威胁欺辱某成绩落后的同学,并以此勒索钱财,由于该班的班主任教师平日对副班长比较信任,一段时间内对副班长的不当行为失察,导致受欺凌学生及其家长拒绝接受班主任教师的调解,拒绝和班主任教师对谈[5]。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出面对校园欺凌受害者加以干预,教师则应该作为一个辅助者和推动者,推进事件的合理解决。目前笔者发现,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是教导处教师兼任的,他们缺少隐私意识、专业意识,部分教师甚至缺少身份意识,在接到学生被欺凌的反馈后,不但没有尊重受害者的意愿,帮助受害者平复情绪,反而还以“一个巴掌拍不响”“怎么不欺负别人,就专门欺负你”等理由,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校方尤其需要警惕这种情况出现,避免不当的校园欺凌心理干预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杨雪锦. 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2] 潘虹. 中学校园欺凌问题及其成因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3] 刘雯. 校园欺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18.

[4] 白玉萍,柳铭心.基于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的教育与干预策略[J].继续教育,2018,32(10).

[5] 陈黎明.校园欺凌:内涵、困境及出路——基于社会控制理论的视角[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26(07).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校园欺凌心理干预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