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庆春
[摘 要]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块短板,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农村语文教师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中,并进行多角度的积极引导,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
[关键词]农村学校;乡土文化;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0-0013-02
农村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的学生因阅读有限、眼界窄等原因,写作一直都是其语文学习的短板,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积极挖掘和利用属于本地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写作,一定能够提高乡村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提高广大乡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制定教学目标
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需科学、具体、准确,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先导,如果不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学生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通过与学生座谈,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是被动的、偶然的,他们很少关注本地的乡土文化,有些學生虽然关注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应用,也没有将乡土文化写进作文的想法。因为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所以学生将乡土文化写入作文的积极性也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乡土文化进行思考、梳理。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段的不同,如小学阶段可对乡土文化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农村的风俗民情进行描述;中学生则需要对乡土文化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真善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那些蕴含在现象背后的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不能太散,教学范围也不能太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可从点到面地进行梳理与探究。教学的过程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讨论确定写作方向,然后进行写作实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还能感受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的魅力,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
二、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内容
乡土文化资源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乡土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关于吃,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讲究。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如果教师要把这些一一纳入到作文教学中,比较费时费力,反而对学生的写作和思考没有好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全局观,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能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乡土文化,且选择的内容一定要适度,符合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精选材料,尤其是学生熟悉的乡土材料,让学生根据自身现有的水平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析思考。如精选能够反映当前乡村振兴的材料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乡土文化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精选与教学内容精密相关的生活现象,通过优化组合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将对乡土文化素材的整理看作是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梳理。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搜集整理乡土文化资源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它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家乡乡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中,如对于农村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让学生采访村中长辈进行深入了解,形成感性材料。
乡土文化与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能有效解决农村学生因为读书少和知识面窄而产生的问题。教师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笔者组织学生对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本地青年女作家马金莲的作品《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极高,原因是这名作者写了大量的本地乡土文化内容,学生读她的作品,就好像在读自己的经历。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启发学生写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乡土故事,使得写作不再枯燥。
三、结合学生学情,选择教学方法
乡土文化教学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因此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一些现象和结论都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或家族中,通过实践去了解、探索。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就处于乡土生活中,只是缺少观察和思考。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让他们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进作文中。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将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者自然现象等写出来。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并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思考。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所记录的内容中所蕴含的真善美以及个人的乡土情感。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如给小组布置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或采访乡里老人,听老人讲传统故事;或参观博物馆、非遗馆等并与馆方专家进行座谈;或做调查报告,向同学老师发放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事后各小组成员对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撰写采访稿、访谈调查报告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不仅习作能力获得提高,人文素养也得到提升,进而进一步升华情感体验,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敬畏每一个生命。对于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这些书本上读来的知识就存在于自己身边,这必然能激活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结合考试测试,实行多样的评价
中考和高考中的作文写作是检验作文教学成果的途径。乡土文化本身是能够写进中高考作文中的,如2017年宁夏中考作文是以“追寻”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材料的提示会发现对于生长于乡村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写那些对自己影响很深的乡土人物或乡土故事。仔细阅读和审题会发现,学生依然能将乡土文化写进2018年宁夏中考作文《开阔 》之中。包括2017年高考作文中的材料,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也可以和乡土文化产生一定的联系。
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身参与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重视过程性评价,特别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作业完成过程以及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研究过程;注重综合性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现出的乡土情怀实际也可成为教学评价的对象。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将实践过程视为教学评价的对象。如对前文中提到的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在进行活动评价时,首先要做过程性评价,其次才是对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允许学生自主创新,教师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待学生在写作中进行的模式创新、思路创新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在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
总之,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将乡土文化融入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
(特约编辑 景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