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骏 何立芳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21)
新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规定,中小学的“图书馆负责人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图书馆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运用工作意见》(基教[2015]2号)精神,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服务学习型社会和书香社会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深远意义。[2]教基〔2018〕1 号及教体〔2018〕1 号文件指出,要全面带动全省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将“书香校园工程”不断引向深入。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初见成效,全省普通中小学现有图书馆管理人员9216 人,其中专职人员4217 人,占总人数的45.76%。中学有高级职称人员485 人,占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11.14%;小学有高级职称人员86人,占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1.77%。在年龄结构方面,35周岁以下人员有2562 人,占29.88%,50 周岁以上人员有1948 人,占22.72%;在学历结构方面,大学本科及以上有5110 人,占59.59%;工作年龄方面,本岗位工作3 年以上的有5223 人,占60.91%;[3]岗位培训方面,经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培训的人员有4723人,占55.08%。很多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还是以兼职为主,其中绍兴、金华、衢州、丽水比例都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标准。
目前,中小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人员流动大,同时由于学历、科研成果的不足,中小学图书馆员职称评定显得极为困难,这些都制约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和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事实证明,中小学图书馆员的教育培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加快中小学图书馆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培养一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业务能手,对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骨干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无疑是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岗位技能培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必须以终身教育为指导原则,探索性地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使每一位中小学图书馆员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都能接受继续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可根据培训对象、地区的不同,有区别、分层次地组织推进,采用自学、面授、现代化远程教学、专题研讨会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浙江省开展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图书管理员骨干培训,加快本省中小学图书馆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培养一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业务能手,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献保障,从而更好地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图书馆职能的转变。
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办,我校图书馆承办的2018年浙江省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骨干教师培训班于10 月9 日仓前校区开班。来自全省各中小学校的140 余名图书管理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希望通过为期3 天的面授课程、参观考察,以及10 天的网络培训,让广大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了解更多学科知识,掌握新的服务理念,建设书香校园,使图书馆工作融入学科教育、人才培养之中。
为了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在培训开始前,通过文献的调研,了解国内中小学馆员培训的现状及其他省份的相关经验。同时对历届学员进行电话访谈,了解其对培训的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的反馈;借鉴其他培训承办单位的工作经验。同时,对即将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学历背景、工作现状和对培训的期望与要求。在充分了解掌握学员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浙江省在举行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培训时,对培训课程做了精心设计与安排,见表1。
表1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培训课程设计
表2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培训课程与师资情况说明
为强化培训效果,采用恰当的培训模式十分必要。根据省教育技术中心培训指导思想,依据我校实际,建立和谐、平等、信任的培训者和学习者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讲解”和学员“自学”与“互学”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混合培训是一种结合“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的培训模式,也是一种把“教”和“学”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更是一种可以结合“工作”和“学习”为一体的培训模式。混合培训模式,归纳来说,就是将网络学习和线下学习方式相结合的一种追求效率、效果和效益的培训模式。因此,本次培训采用混合式培训模式,其中集中面授20课时,网络远程培训5 课时,总培训时长13 天。通过将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相结合,采取专家主题讲座、案例分享、业务考察、新技术体验等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互动培训形式,重视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理论学习、问题解决与案例研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虚实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帮助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提升信息理论素养和服务技术应用能力。
本次培训强调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面授课程中有《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分享》及现场参观体验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另,在网络学习中采用了超星MOOC 平台,设置了《中小学图书馆业务知识介绍》和《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及创新服务》两门专业课程。该平台集学习、讨论、提交作业于一体,可以动态统计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在线给予成绩。教学服务团队更是首次运用手机APP(超星学习通)实现了现场签到管理,并把培训机构、指导专家、辅导教师、班主任和普通教师有效地联系起来,以这种方式延续培训的效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并推送图书馆领域的知识与新闻,定期与学员交流,组织课后碎片化学习。很多学员一开始对这些新鲜事物难以接受,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是通过几天的培训下来,已经能自如地操作手机和电脑,并表示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今后本馆要努力的方面。
本次培训采用面授加网络培训的形式,并建立了培训考核与反馈机制。要求:①学员必须修满规定学分,一般不准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将按8 学分/天的标准在省培管理平台中扣除相应学分。②缺课时间超过1/5 的,或未按要求递交前述各项作业的,或在参训期间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成绩均判定不合格,不予结业,不记学分。③培训结束前及时递交前述各项规定作业,经考核通过,准予结业,成绩认定为合格。④学员在参训期间表现积极、无缺勤、主动服务班级事务、高质量完成各项作业的,可获得“优秀学员”的评比资格,名额控制在班级实到人数的25%。⑤积极参与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尝试新技术,主动参与班级研讨及小组合作活动,在修满规定学分外,完成在线学习的内容,并根据学习的相应模块进行在线阅读,同时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在规定时间内完1 篇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及运用方面的文章;经考核通过,准予结业,成绩认定为合格,颁发学习证书。学校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认真建立了培训的反馈机制,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让参与本次培训的老师填写。本次共有64 位老师参与了我们的调查,90%的同学都认为通过本次培训,接触到了一些新知识,获得了一些新技巧;82.8%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整体评价为非常满意;另有17.2%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整体评价为满意。在对课程的设置、组织安排、住宿饮食等方面的总体满意度也都达到90%以上。
杭师大图书馆通过前期数据统计与实地调研→制订培训培训方案→课程内容模块设计→内容审核与优化→制订授课要求→上级部门申报→专家聘请→课程培训实施的精准流程,使浙江省中小学图书管理员骨干教师培训班能够立足办学目标,科学筹划,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深受广大培训学员的欢迎。通过培训使受训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图书馆也希望借此契机,探索性地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更好地发挥大学图书馆的作用,服务中小学图书管理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