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
人们早就知道各种肉类及一些食材经过充分炖煮之后,会得到“很好喝”的汤。是什么物质导致了这种“好喝”,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曾经一无所知。
直到1907年,日本教授池田菊苗用对水、鱼干和海带干煮出的日本“高汤”(Dashi) 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选了海带来进行研究——用干海带煮汤,经过浓缩之后,逐渐分离其中的成分。1908年,他得到了一些晶体。这些晶体能够产生高汤的味道——他把这种味道命名为Umami,中文里对应的词就是“鲜”。
这些晶体就是谷氨酸盐,俗称“味精”。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各种蛋白质中都大量存在。不过,在天然食材中,游离的谷氨酸盐并不多,因为它被“禁锢”在蛋白质长链中,只有经过水解释放出来,成为“游离的谷氨酸盐”,才能产生鲜味。
通过煮海带、煮肉或者发酵蛋白的方式来产生谷氨酸盐,效率都不高。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来产生谷氨酸盐——味精,也就成为了廉价易得的调味品。
尽管厨师们对于鲜味的掌控由来已久,工业化生产谷氨酸钠也早已成熟,但“鲜味”被正式认可为一种“基本味道”,直到1985年才完成。在此之前只有酸、甜、苦、咸满足这个定义,于是“鲜”就成了人类的“第五味”。
然而,科學家们依然不知道舌头是如何感知鲜味的。又过了十几年,科学家们才在舌头上找到了鲜味的受体——一个编号为T1R1的蛋白,跟编号为T1R3的蛋白结合,就能够与谷氨酸相互作用,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被解读为“鲜味”。
谷氨酸通常以谷氨酸盐的形式存在。除了谷氨酸盐,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氨基酸也能产生鲜味。
此外,鲜味受体还能够感知核苷酸——肌苷酸盐和鸟苷酸盐是最常用的两种。它们本身的鲜味并不高,通常食物中的含量并不足以产生可感知的鲜味——它们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放大谷氨酸盐的鲜味。比如在鸡精中,只需要加入2%~4%核苷酸,就能够把鲜味增加数倍。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呈味核苷酸”——在许多食品或者调料中,经常能看到它们的出现。
核苷酸和氨基酸混合,鲜味大大超过二者的鲜味之和,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同效应”。在科学家揭示这一效应之前,世界各国的厨师们早已总结出了诸多利用这一效应的经验。比如奶酪中含有大量谷氨酸盐,而蘑菇中有许多鸟苷酸,西餐中的“奶酪蘑菇汤”也就鲜得腻人。土豆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所以自带鲜味,而肉类除了能够释放一定的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肌苷酸,所以土豆炖牛肉、土豆炖排骨、小鸡炖蘑菇,都因为这种“协同效应”而格外鲜美。
基于这种协同效应,食品行业开发出了“鸡精”。它的核心成分是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另外会加一些盐、糖、淀粉等配料,使得鲜味更浓郁而且丰富,比单纯的味精更加接近食材熬煮出的高汤鲜味。
鲜味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特性——它能放大咸味,本身也会被咸味放大。咸味来源于钠,味精和鸡精中也含有钠,所以经常有“专家”告诉大家味精中含有“隐形钠”要少吃。这其实是逻辑不清。
盐中的钠和味精中的钠,都会产生咸味。当食物中钠的总含量相同,如果一份食物中的钠完全来自于盐,而另一份食物中的钠一部分来自于味精或者鸡精,那么后者吃起来会比前者要咸。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菜做到相同的咸度,那么“味精+盐”的组合比“不用味精”所需的盐要少得多。也就是说,正常使用味精或者鸡精,反而有利于减少钠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