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孔培培
聚谷氨酸是一种能够平衡土壤酸碱度及盐度的农用肥料,它含有大量锁水性基团,具有高吸水性、高黏性、螯合性等特点。济源市梨林镇作为粮食主产区,黏土地占所在乡镇土地类型的60%以上。为探讨黏土地小麦作物上聚谷氨酸的科学施用量,济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小麦田喷施不同量的聚谷氨酸,通过试验探讨其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济源市梨林镇水运庄村宝地丰家庭农场,面积1 000.5 m2,供试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灌溉条件良好。土壤种类为潮土,质地类型为黏土,耕层土壤pH8.2,有机质19.2 g/kg,全氮1.24 g/kg,有效磷13.9 mg/kg,速效钾307 mg/kg。
(二)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冬小麦,品种为中麦578。聚谷氨酸由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配方肥(17-20-5)由济源市万洋肥业有限公司生产。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除处理1作为对照外,其他处理每667 m2喷施不同量的聚谷氨酸),处理1:CK(对照);处理2:喷施聚谷氨酸100 mL;处理3: 喷施聚谷氨酸200 mL;处理4:喷施聚谷氨酸250 mL;处理5:喷施聚谷氨酸300 mL。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8 m2。试验地周围设宽1 m保护行。
(四)田间管理
2018年10月10日进行小区规划,按照试验设计,每667 m2小麦施用40 kg配方肥作为底肥。10月11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2.5 kg。 2019年2月25日小麦返青期根据试验要求,每667 m2喷施不同量的聚谷氨酸,3月20日小麦拔节期每667 m2追施7.5 kg尿素(除对照外)。小麦生长期间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一致,并按试验要求进行土壤采样测试、田间调查记载。2019年6月4日收获,随后进行室内考种测产。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艺性状
各处理随机选取20株小麦,分别测定株高、茎粗、穗长、亩穗数等指标,并将麦穗风干后测定千粒质量。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对照处理1(CK)相比,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小麦的株高、茎粗、穗长、亩穗数及千粒质量均有增加;其中处理5小麦各生物性状及成产因素均达到最大值。
(二)产量分析
试验按照小区实收测算产量,折算成每667 m2产量。不同处理的小麦产量结果统计见表2。
产量结果表明: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与不施聚谷氨酸处理1相比,喷施不同量的聚谷氨酸后,每667 m2小麦产量增加43.8~66.6 kg,增幅10.0%~15.1%,其中处理5较CK增产66.6 kg,增幅15.1%,增产效果明显。
(三)方差分析
对小麦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及多重比较[Duncan(D)法](见表4),结果表明:小麦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喷施聚谷氨酸300 mL、噴施聚谷氨酸250 mL、喷施聚谷氨酸200 mL、喷施聚谷氨酸100 mL、不施肥。处理5与处理2、处理1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5与处理3之间差异显著(P<0.05),处理5与处理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4与处理1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4与处理2之间差异显著(P<0.05),处理4与处理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3与处理1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3与处理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2与处理1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喷施聚谷氨酸后小麦增产效果显著。
三、试验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肥力水平地块,喷施不同量的聚谷氨酸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株高、茎粗、穗长、亩穗数和千粒质量,增产增收。每667 m2喷施聚谷氨酸300 mL增产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减少喷施聚谷氨酸用量后小麦产量均有降低。综合分析,每667 m2施配方肥40 kg,喷施聚谷氨酸300 mL,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产量及减少化肥施用量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