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推进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2017-02-16 13:28黄盼
中国市场 2016年43期
关键词:济源市全域旅游对策建议

[摘要]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2月公布了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济源市名列其中。济源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良好条件,济源发展全域旅游将大有可为。文章就济源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济源市;全域旅游;区域整体发展;对策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82

1济源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分析

11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全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济源拥有1931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且80%以上是宜游面积。王屋山被誉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五龙口生活着地球最北界的猕猴群落,黄河三峡堪称“中原第一高峡平湖”……旅游资源雄厚,发展潜力巨大。

12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全域发展带来了良好氛围

济源森林覆盖率4439%,林木覆盖率超过524%,南山森林公园更是入选首批“中国森林氧吧”。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显山、露水、透绿的绿化格局,让群众乐享“绿色福利”。

13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为全域发展夯实了硬件基础

济源经过10余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已经是河南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在70%左右,城镇化率超过58%。镇镇通高速公路、村村通公交、组组通硬化路,交通成为济源闪亮的名片。

14独特的愚公精神,为全域发展注入了文化的灵魂

作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代代传承,逐步形成了“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多年来,济源市以愚公移山精神为引领,依托济水文化、黄河文化、道教文化、荆浩画文化、卢仝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2济源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主要做法

21加强全域规划

一是提前谋划,编制《济源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并先后邀请国内、省内专家、市级老干部及相关部门召开多次规划研讨论证会。二是全要素整合,对地域管辖范围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综合性的梳理、整合,形成构建全域旅游的核心氛围。三是主动融合对接,交通体系、城市水系、海绵城市、智慧城市、花园城市和美丽乡村、国土利用、综合管廊等重大专项规划编制,主动与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融合对接。

22创新机制体制

一是组建济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及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为了顺应旅游供给侧改革,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变旅游业体制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成立了济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包括两个层次,分别为市级党政领导小组、镇级(街道)领导小组。二是加强多部门协同推进全域旅游功能,加强考核比重。对部门、乡镇的工作考核增加全域旅游方面的考核比重,提高部門、镇办及社会各界参与全域旅游发展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力量及政策、资金,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三是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建设旅游综合执法平台。设立旅游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办公室,成立旅游警察大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场监管旅游分局等机构,形成各部门联勤联动、运转高效的综合监管机制与综合执法平台。

23提升项目工程

一是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对旅游交通道路、交通干线服务设施及旅游景观廊道进行改造提升,对休闲服务设施、特色旅游商业街区等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坚决清除各种旅游乱象,不断改善旅游环境。继续深入实施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行动计划和旅游安全整顿治理活动,围绕游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活动。健全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和红黑榜制度,建立导游准入、退出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三是不断提高旅游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旅游产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将智慧旅游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建设;旅游标志标牌覆盖所有道路入口、境内主干道、休闲农业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建设完善、便捷的旅游集散体系。四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景区品牌影响力。挖掘济水文化,建设济水文化产业园等;围绕道教文化,开发道教文化产业园等;深挖愚公精神文化,建设愚公文化体验园等;挖掘红色文化,建设留庄民俗村等;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黄河北岸基地教育群等。

24打造龙头旅游项目

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超强吸引力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加快王屋山和黄河小浪底——黄河三峡创建5A级景区。依托王屋山独特的山水景观资源优势,按照“天下第一洞天,中华养生福地”的定位,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将王屋山打造成集祈福朝圣、道教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中国道教文化旅游度假集聚区,充分激发王屋山龙头景区对全域旅游的带动作用。要加强与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的合作,共同推进黄河小浪底——黄河三峡创建5A级景区,形成一南一北两个5A级景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3济源市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31旅游软硬件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硬件建设方面,旅游交通可进入性不高,旅游餐饮住宿设施不足、旅游购物场所较少、旅游产品匮乏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景区部分设施老化,修缮耗费时间较长。软件方面,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导游水平及后续服务等,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2与同类旅游资源相比竞争力较弱

济源从地貌上来讲,属于典型的山地旅游范畴,旅游资源同类不可避免,也无法改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济源和周边及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相比,在景区营销手段、交通便利度和知名度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且景区同质化问题严重。

33旅游产业规模小

部分景区面积小、线路短,造成游客停留时间短;品牌效应不突出,游客范围仅限于本省和周边省份;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目前有些优质资源还“藏在深山人未识”,没有真正转化成旅游优势。

34景区的整体推介力不够

旅游市场培育力度不够,宣传促销不足,至今尚缺乏鲜明的旅游总体形象策划,在对外宣传推介上还没有一张精致的“名片”,全市包括各景区景点,旅游形象的宣传主题概念不明确、不独到、不生动,宣传力度、广度、深度都不够,对于游客缺乏感染力和冲击力。

4济源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建议

41全景融合,实现全要素旅游发展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发全产业链,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比如,产业围绕旅游转,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共荣,旅游关联产业在布局中需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产品围绕旅游造,着力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实现产品围绕旅游造,打造产品的全域化发展;结构围绕旅游调,鼓励招商引资,旅游业引领第三产业比重加速提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功能围绕旅游配,区域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围绕旅游业发展合理配置;民生围绕旅游兴,切实增强区域旅游产业实力,使旅游业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

42跨界整合,探索“旅游+”发展模式

一是依托济源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旅游+工业”;二是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农业”;三是推动旅游与电子商务紧密联系,发展“旅游+互联网”;四是结合依托济源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五是以引进武林风赛事为契机,发展“旅游+体育”,促进旅游业与体育休闲的融合。

43圈层发展,构筑全域旅游格局

圈层发展就是以济源目前的核心景区、著名的景区为核心,也就是以王屋山景区为核心,以济渎庙景区为核心,以小浪底北岸新区为核心放射发展,打造王屋道教养生旅游度假区、济水文化古镇、小浪底北岸省级旅游度假区,以点带面,实现圈层的放射性发展。

44整合推介,充分彰显品牌效应

要将旅游更多地走出去,与外省市加强交流,强化推介,积极参加各类旅交会以及各种区域联盟合作活动,并努力开拓台湾、韩国等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发挥王屋山等龙头景区品牌效应,将优质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打好组合拳,通过整体运作打造整体品牌,提高济源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作者简介]黄盼(1985—),女,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中共济源市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济源市全域旅游对策建议
济源市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
济源市科技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