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三针温针灸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9-11-21 10:27:24石生友蔡俊安王智勇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委中三针腰部

石生友 蔡俊安 王智勇

1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 浙江 温岭317500 2湖北省宜城市中医医院 湖北 宜城441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是因各种因素引起腰椎退行性改变或椎间盘结构损伤后,髓核受压挤压纤维环,引发纤维环膨出或破裂,髓核组织从膨出或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刺激单双侧脊神经根、马尾神经、后周围血管,引起神经刺激症状和无菌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腰部疼痛,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和体征的疾病。目前可采用针刀[1]、神经阻滞、现代物理手段、针灸、推拿手法[2]等手段进行治疗。笔者尝试腰三针温针灸疗法结合麦肯基疗法,将中医药传统疗法与现代治疗技术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均来自2016年9月~2018年8月台州骨伤医院就诊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患者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肾亏虚型、湿热型、寒湿型和血瘀型腰痛。治疗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0±5.6岁;病程9个月~10年,平均5.5±2.4年;日本骨科协会(JOA)改良评分9.65±3.34分;病位:L1-3节段1例,L4-5节段5例,L5-S1节段9例,多椎体节段15例;中医证型:肝肾亏虚型10例,湿热型3例,寒湿型2例,血瘀型1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8±5.1岁;病程10个月~11年,平均6.2±2.8年;JOA 改良评分9.34±3.13分;病位:L1-3节段2例,L4-5节段2例,L5-S1节段15例,多椎体节段11例;中医证型:肝肾亏虚型13例,湿热型1例,寒湿型1例,血瘀型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如下诊断标准:①多发生于青壮年,病前多伴有因劳损或寒湿所引起的慢性腰痛。②腰痛放射至臀部到下肢,呈跛行步态,腰生理弧度消失,腰功能受限。③病变部位椎旁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④X 线片显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或消失,病变部位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 及MRI 可见突出部位、程度。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麦肯基疗法。患者取俯卧位,伸直双臂并尽量将上半身撑起,下半身贴床,使腰尽量后伸,边撑起时边吸气,在撑起最高点后缓缓呼气,使腰部有下沉感,保持姿势3~5s后缓缓收臂、俯卧,放松腰部,即完成1组运动。每10组运动为1次,每日3~4次,每隔2~3h 可进行1次运动。如腰痛无法完成这些动作时,可行被动伸展运动:让患者俯卧于九段位升降手法治疗床上,缓慢上调治疗床的前半部分高度,至患者能够忍受的最高高度,保持15min,每日3~4次。以上每个疗程10天,坚持连续3个疗程,当患者掌握了动作要领,体力状态较好时,嘱其空闲时自行继续坚持练习。

2.2 治疗组:治疗组在麦肯基疗法基础上加用腰三针温针灸。针灸主穴:腰三针由肾俞、大肠俞、委中组成,均选左右侧。先针主穴,针肾俞、大肠俞时直刺1.0~1.2寸,或针尖朝腰椎中心方向斜刺0.8~1.2寸,委中选穴时稍向外偏移0.5cm向腘窝中央刺入0.5~0.8寸,一定要使针下得气及针感有向腰部、大腿、小腿部以及足部放射感。针灸配穴:根据证型选取,肝肾亏虚型加取肝俞、肾俞、太溪;湿热型加取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寒湿型加取命门、大椎、腰阳关;瘀血型加取膈俞、血海、次髎。同时在每个穴位进针之后进行温针灸治疗,艾条固定于针柄上,事先备好厚纸板或姜片,避免高温灼伤患者。艾条燃烧后在其和皮肤之间3cm 距离进行艾灸,每个穴位2壮,留针30min,期间不行针,待艾条燃尽后用止血钳小心取下灰烬及硬纸片,出针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休息2~3天再行第2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比较各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简易McGill 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改良评分。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等级数据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两组治疗前后McGill 疼痛评分、ODI、JOA 评分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ODI、JOA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ODI、JOA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030McGill疼痛评分(分)治疗前83.89±11.3782.34±12.56治疗后53.79±10.05*28.55± 6.32*#ODI治疗前39.23±3.1339.76±3.25治疗后8.57±2.46*5.63±2.45*#JOA评分(分)治疗前9.34±3.139.65±3.34治疗后29.75±3.08*33.26±2.23*#

4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中“腰痛”“痹症”范畴。腰痛一证,《内经》叙述较详,指出腰痛的病位在肾,以虚为主,并与督脉相关。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人体腰部、下肢,是本病疼痛的主要部位。“腰三针”所取主穴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一则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循经取穴,气至病所,效果更佳。再则肾俞为肾之背俞穴,有益肾强腰之功效,大肠俞为大肠之背俞穴,有通经止痛之功效,委中为膀胱经之合穴,有舒筋通络之功效。三则根据肾与膀胱经相表里的理论以及《四总穴歌》记载:“腰背委中求”之经验,可见委中穴与腰背疼痛关系密切。肾俞、大肠俞、委中三穴共用不仅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泻邪清通功用,又有“壮腰益肾、固本养精”的温阳补正之功用,故腰三针临床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效果较为显著。温针灸可协同针刺、艾灸的作用,起到疏经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麦肯基疗法是新西兰治疗师Mckenzie 创造并推广的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前凸运动疗法,是通过脊柱向后伸展时,突出的纤维环前部韧带紧张和纤维环后部韧带松弛,椎间隙前宽后窄,椎间盘剪切力减弱,椎间盘向后压力减小,突出的髓核向前轻微回缩移动,而可促进椎间盘的复位,脊髓及腰部神经根受刺激以及受压迫力度减轻,从而出现腰部及下肢疼痛减轻的疗效。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了麦肯基力学疗法的治疗对腰腿痛疗效确切。本研究通过针刺大肠俞、肾俞、委中三个基本穴位,在“腰三针”基础上结合温针灸,并采用了麦肯基疗法来促进患者腰部维持好生理弧度,能有效减轻患者腰部疼痛,同时还促进了患者腰部功能的恢复,是临床值得采用和推广的综合保守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委中三针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腰酸背痛找委中
养生月刊(2019年3期)2019-01-12 21:06:35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委中穴
中老年健康(2015年3期)2015-05-30 10:48:04
委中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中老年健康(2015年3期)2015-05-30 10:48:04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久坐当心腰“感冒”
神医丁三针
参花(上)(2013年6期)2013-05-30 17: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