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磊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的形势,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師德师风建设的现状以及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研究,希望加快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师德师风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师作风的建设,还要不断增加新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种“德”充实于辅导工作之中。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力量的发展。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引路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当前阶段加强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
(一)对师德师风认识能力不足
当今高校辅导员呈年轻化趋势。这些年轻辅导员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认识。在管理过程中常常有不负责任和缺乏耐心的行为表露,抱着一颗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心态对待学生,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解决提出和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缺乏工作经验和工作责任
高校辅导员在招聘时,往往仅注重学历而忽视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以至于新入职的辅导员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时缺乏全局的统筹和规划,不能做到对问题方方面面的考虑及协调。同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容易导致在遇到困难时知难而退,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助长推卸责任的风气,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缺乏创新性和进取心
目前,绝大多数辅导员在实际处理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往往向一些年长的辅导员请教,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些惯性思维,难以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创新管理。
如今高校辅导员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在这些众多问题中师德师风建设仍然是我们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有更多人士参与进来共同应对,保证新时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有序改革。
三、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浅析
(一)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辅导员直接服务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这些群体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正是辅导员的基础工作。相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辅导员并不缺乏学历问题,而是职业道德与工作经验的不足。所以,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对自身的行为规范负责,坚守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做好本职工作。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师德师风问题的关键在于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就实质面言,只有完善自身的思想觉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不仅需要良好的理论素质,更需要思想道德水平。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研究,将行动内化于心。要注重高校辅导员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如果辅导员是兼职教师,不仅要培养所授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高校心理学以及管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要注重辅导员技能的培训,让培训的多元化与学生的多元发展相吻合。还要注重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的多样性。不定期的让本校的辅导员“走出去”参加培训。
(三)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清楚得将自己定位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工作的服务者,学生在校的责任人。面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毫不畏惧,迎难而上,不推诿,不拖拉,学生工作无小事,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自己心中责任的份量。同时,要明白自己是高校学生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特殊的使命。当今大学生大多都是00后,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状态,社会思想发展的潮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思想教育联系,全方位得为学生服务,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四)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塑造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辅导员要经常性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学习,学习他们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所接触的新观点,新问题、新思路。
结束语
辅导员作为国家未来建设力量的主要培养者,应把自身师德师风培养落到实处。将自身的发展与学生、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相联系,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个人修养、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素质,更要牢记心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师情、师语、师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导学生,这才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真正意义,也是我们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素养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冉丹.应用型本科高校辅导员的核心能力[J].文教资料,2018(2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