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基础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基础阶段。在当今小学数学教育发展中,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培养,让他们懂得合作是学习的好方法,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水平,促进学生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对探究性学习的定义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思考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思考;方法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导向,帮助学生积极转变和创新学习思路,帮助他们了解学习是不断探究的过程,让他们基本具备数学逻辑思维,具备探究、思考、发现的能力,这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探究性学习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动力。所以,在新時代发展的环境下,如何推广和落实这一教学模式成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中的核心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是:以教师引导为辅助,帮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学习素材,组建研究项目专题,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一过程,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同时,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核心,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乐于学从而勤于学。小学数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基本上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教师不再是学习命令的发布者,而是学生课堂学习指导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师“命令”的执行者,而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真正理解和记住所学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质量,同时,也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这一教学目标上做出巨大贡献。
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实践,它具备多样性特点,即综合、创新、开放等。在小学数学中推行和实践这一教学模式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事业中的体现,对于促进新课程标准改革,促进现代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基础性的作用。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实践方法
1.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推广与实践的思想导引
传统思想观念中,片面地认为小学生不具备探究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直接忽略了学生的作用。该思维经实践检验发现并不符合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的最大阻碍。在现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中,将“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思想贯彻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既是教育的进步,也是推广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思想导引。在生本思维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真正认识到并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从学生的情况出发考量教学方法、教学方案设计,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让学生自主了解学习的意义和快乐,并带动他们付诸实践,让绝大多数学生真正通晓和记忆知识。比如,在进行乘法运算教学中,首先要带领学生对相关概念,即定义、法则、规律等进行复习,根据复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控情况,确定教学进度,从而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关于开展复习的方法,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进行简单的课堂提问。在课堂上,利用5~10分钟,随机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其掌握程度。
(2)进行课堂小测验。在课前备课时,教师针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出一些小题,大概完成时间为5~10分钟,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将测试题发给学生,根据小测验反馈的结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3)师生提问环节。这一环节的时间长度与上述方法一致。这一环节中的关键是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首先,学生向老师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老师进行作答,这是为了让学生自然生成课堂提纲,了解课堂思路。接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回归本位,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提问。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也加强了师生间的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2.把“引导是主体,讲授是辅助工具”当作根本的教学思维航标
“引导是主体,讲授是辅助工具”的教学思维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中的应用,为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实施提供了基础性支持。这一思维,实质上是教师对自身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引路人”这一地位的清醒认知。这一思维,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以生本原则为底线,本着“引导是主体,讲授是辅助工具”的教学思维,重点加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注重对学生的启发,积极转变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引入相关元素,辅助教学,适当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范围,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了解答案的能力。比如,在除法运算教学中,在学生掌握情况较好的基础上,引入多位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渐渐了解举一反三、同类推断的学习方法。
3.开展多维立体化教学结构创建的工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维立体化教学结构创建工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学习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资源的普及化,小学数学教学结构朝着多维立体的趋势发展,这是发展的契机,教师要牢牢把握。利用教学设备资源将图形、抽象文字概念等教学素材用生动的方式表达,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因材施教,实现教学内容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对圆锥这一概念进行介绍时,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动画,让学生通过对圆柱体的理解,来了解圆锥体,通过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从而增进学生对圆锥体的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
4.推动小学数学学习的生活化,增进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阶段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处于不成熟时期。过于理论化的部分,不符合他们的年龄发展特点。所以,加强知识的生活化程度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推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推广与实施。进行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数据分析、图表分析,把具体的、直观的结果根据分析所得,总结和发现内在的、抽象的规律,形成系统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式,从而服务于实践。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的课程方案规划要注重通过探索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总结规律,根据规律进行改编,变成易懂的故事等,顺应学生的成长情况,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把知识讲授给他们。比如,在讲解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时,可以先让學生通过购物的经历、实际测量身边的物品对单位之间的换算有所了解,然后让学生对小数这个概念有所认知后,结合现在很流行的国家发展类纪录片,了解这些大额数目的意义,从而加深理解。
5.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是推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佳助力之一,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带动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笔者做出如下总结:
(1)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在课堂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计划中,除了要丰富授课方式之外,还要为学生预留出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理解和消化知识的缓冲期。在自主预习这一环节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些问题留作学生自主思考和解答;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思考问题,通过课堂学习解决问题,通过课后学习总结问题经验。
比如在介绍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中,小学数学教师在预习问题的设定中可以考虑:第一,根据观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第二,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常见物品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第三,平行四边形和之前所了解到的正方形、长方形之间有哪些异同点;第四,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你对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等。以这些问题作为方向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这种方法长期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方面的明显提高,会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重要的基础性影响。
(2)在教学中利用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设立学习团队
作为班集体的组成部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会对班级这个整体产生影响。根据“整体统领部分,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可知,既要注重整体,考虑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所以,笔者根据这一理论以及教学经验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立学习团队,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团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共同分享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快乐,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即学生的知识来源只是老师,学习知识就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设立学习团队,开展“研究性学习”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获得的要远远超出“告诫式”教学的成果,并且,这种方式冲破了一切对学生思想发展的枷锁,让学生拥有创新和思考的机会与空间。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构建数学学习“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起点,是学生了解与参与实践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学习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人生有深远影响,这一阶段形成的习惯也基本上会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过程中也有了比较多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拥有公平公正开展教育教学的理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僵化的思想束缚,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况、兴趣等有着更加充分的理解,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制订阶段性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案,从长远角度考虑对学生的发展有力的各种因素;然后要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的培养力度,让研究性学习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既包括理论性学习,增强思想的先进性,又包括专业技能学习,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同时,以实践为师,多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多与同行进行教学上的交流,择优吸取经验应用于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思维,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发挥这一模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海乔.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乐园:浅谈生活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7(20):52.
[2]宋娜.构建数学的美好乐园:数学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少年,2017(16):167.
[3]杜清平.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乐园: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实践与思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82-83.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