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成效探究

2019-11-19 09:17吕苇王海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微文化能力提升高校

吕苇 王海波

【摘要】在“微文化”时代背景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以“微学工”为载体,打造“四微”学生能力提升工程,营造“乐学、勤学、会学”的优良学风,从“微制度”“微平台”“微引领”“微实践”“微建议”几个模块着手,将“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与学科竞赛、就业质量、综合竞争力提升相结合,在充分满足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渴求的同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关键词】微文化 “三自”能力 高校 大学生 能力提升

当前,在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初级、中等教育中,普遍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等靠要”思想严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就要求高校能够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将教育管理模式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在“微文化”时代背景的感召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究,以“微学工”为载体,打造“四微”学生能力提升工程,设立“微讲堂”、组织“微观摩”、开展“微培训”、提升“微技能”,建设“乐学、勤学、会学”的优良学风,从“微制度”“微平台”“微引领”“微实践”“微建议”的角度,充分满足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渴求,全面促进“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即“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的完善。

一、“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模块

1.“微制度”

在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探究的实践中,根据“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将大制度细化入“微”,不断汲取经验、不断改革创新,在《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手册》《学业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学院发展规律、符合学院办学特色的《关于年级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一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服务模块化体系方案(试行)》的制度,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活动,逐步构建起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教育及管理服务模块化体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规划人生,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为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与理论保障。

2.“微平台”

在“微制度”的理论指导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利用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项目为载体,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搭建“三自”能力培育“微平台”,即“‘四微学生能力提升工程”“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标兵班集体创建工程”“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实施工程”“研究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大学生课外实验素养提升工程”,使青年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得以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以“大学生发展项目PI制”为例。PI为英文“Principal Investigator”一词的缩写,简言之,PI是对所负责的项目有主导权和指导权的个体。关于一个项目的孵化,首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项目的实施方案;负责学生组建管理团队并细化分工;团队委托一名教师作为团队指导,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这样的方式极大地肯定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将“主导”还给“主体”。

3.“微引领”

在“微引领”方面,药学院全体教师都全力担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角色,全方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微学工”的理念指引下,做好“微引领”,从微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做到精细化管理,践行“想在前,做到位”的工作要求,引导并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工程中。

药学院全体教师以身作则,在党建、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将培养学生“三自”能力放在首位。在党建环节中,面对新形势,结合新要求,感悟精神,汲取新知,收获启迪;每周三下午的民主生活学习时间,在党支部书记的引领下,师生党员结合大政方针联系工作实际,畅所欲言,为推进新时期下的党建工作与内涵建设而献计献策。在教学环节中,教师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输血的能力,杜绝填鸭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肯定,鼓励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信与乐趣,从而把整个队伍盘活,把每一个个体激活。

4.“微實践”

在实践环节中,药学院秉承优良传统,充分彰显学科特色,做好做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如“微观摩”——观摩唐仲英科技楼实验平台、“微技能”——实验技能大赛、“微培训”——精密仪器培训、“微采药”——赴宜兴上山采药、“微识药”——赴亳州药材市场鉴别药材,“微科普”——进社区宣传品药品安全知识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校内校外“微小而精致”的实践,不但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并且为学生的“三自”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通过诸多实践,让学生们学会独立面对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反馈问题,从而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大写的“人”。

5.“微建议”

在“微建议”方面,药学院打通“反馈”渠道,班级每学期分“学期初”“学期中”,定时对学院提出“微建议”,学院领导老师根据反馈的建议及时改良工作。

除此以外,学院领导随时接待普通教师与学生提出的诉求,了解学生对“三自”能力的需求度,积极听取教师和学生在“三自”能力发展中产生的困惑与意见建议,掌握师生对学院的培养机制实施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在培养体系中学生渴望得以提升的具体技能等,实时发现问题,高效解决问题,以便在今后的项目开展工作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革故鼎新。

二、“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成效探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自2015年提出并实施以“微文化”为依托的“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以来,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培养体系逐步趋于完善,成效显著。

1.将能力提升培养机制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2017年11月,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首捧“优胜杯”(全国共20座),获得历史性突破,创我校“挑战杯”参赛以来历史最佳成绩。进入终审决赛的参赛作品获得特等奖1项(全国共39件),二等奖5项,总成绩排名跃居全国医药类院校第2位,取得了“挑战杯”国赛中获奖数量和级别的历史性突破。在6项获奖作品中,5项来自药学院(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充分展现了药学院师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标志着药学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迈上新台阶。

2.将能力提升培养机制与就业质量相结合

自药学院推行“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以来,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协议就业率逐年提升,灵活就业率逐年下降,考研升学率逐年提升。除此以外,在2018年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选调工作中,药学院有3名学生入选选调生,占全校入围人数的60%,打破了多年间药学院毕业生未考中选调生的僵局。

通过以上的事例,充分体现了经过“三自”能力提升机制的打磨,药学院毕业生具备了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效果与质量可圈可点。

3.将能力提升培养机制与综合竞争力相结合

在实施“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的过程中,我院涌现出大量优秀学子。

刘同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4级中药制药专业学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学子宣讲团”成员。先后获得人民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和称号。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篇,授权专利发明1项。

殷同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5级生物制药专业学生,2018年6月当选校学生会主席,是近6年来药学院从无到有的突破性进展,是药学院学生活跃于校级舞臺的证明,也充分说明了药学院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得到了全校的认可,药学院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较往年更进一步。

三、总结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的实施,可谓给药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来了盎然春意,带来了累累硕果。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遵从了新时代大学生要求独立要求自主的心理需求,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符合教育管理的发展规律,势必赢得更大的机遇与进步。

课题项目:2016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立项:《“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三自”能力提升培养机制探究》(16FYHLX017)。

猜你喜欢
微文化能力提升高校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