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伟 刘丹丹 崔 岩
1 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大庆 163000
2 大庆油田总医院妇科,大庆 163000
关键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特点;显微手术;配合管理
脑干属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好发位置,脑干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率占20%[1]。脑干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相比于其他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其出血率更高,且患者极易有反复出血的情况,进而导致病灶周围有铁血黄素与胶质样变,当范围扩大形成占位效应,使得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2]。对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或具有反复出血情况存在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及时给予 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与干预[2]。但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较深,周围有较多的上下行神经微纤维束及神经核团,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术的风险度及难度[3]。目前显微手术为临床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术式,根据患者的 手术指征对显微手术方式进行选择的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本研究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于大庆油田总医院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0 例,根据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观察是否出现急性出血进行分组,对照组37 例无急性出血,观察组43 例有急性出血。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45.96±4.73)岁;平均病程(34.52±5.93)天;观察组,男性22 例,女性21 例,平均年龄(45.83±4.61)岁,平均病程(34.76±5.96)天。两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手术前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患者;有明显的病灶占位效应存在的患者;病灶直径在2 cm 及以下,但有反复多次出血表现的患者;有明显的症状体征存在,且病症有逐渐加重的迹象;病灶在脑干表面或者突破至脑干外。排除标准: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两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治疗,根据病灶与脑干表面最薄位置的距离及病灶在脑干上的位置对手术的入路进行选择。完成全身麻醉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实施枕下正中入路、枕下远外侧入路、颞下入路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手术中可使用导航辅助定位。针对急性出血患者,于末次出血以后的2~6 周时开展手术治疗,若患者为非急性出血,则在完成术前相关检查,确定未有手术相关禁忌证存在后,安排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配合管理。
(1)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有效的外周静脉通道,配合全身麻醉诱导并且协助实施气管内全麻工作,麻醉插管工作完成后将通畅的中心静脉通道建立,遵医嘱为患者持续泵注维库溴铵,对患者在术中全程进行维持,完善有创血压监测工作,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留置并且固定好导尿管。
(2)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手术入路对手术体位进行管理,合理管理患者的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手术相关操作顺利完成及手术中器械的传递,且有利于麻醉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手术中可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侧俯卧位45°,与此同时使用沙袋或者侧卧位撑垫进行固定,依据手术需要对头颅与颈椎的位置进行调整,将手术视野充分的暴露,同时对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给予维持,妥善固定好器官套管与中心静脉连接管。使用记忆海绵保护骨隆突位置,以避免压伤;对各关节功能位给予保持,以避免肢体受压或者腕下 垂的情况。
(3)手术过程中所有的医护人员均应高度集中注意力,对手术的进展进行密切观察,熟练掌握各种神经外科器械的使用方法,对手术的进程进行准确的把握并且做出正确的预见,在手术医师于显微镜下实施瘤体分离操作时,应当及时向其传递最小的吸引器,同时适当将吸引器的压力降低,将陈旧的血肿缓慢的清除,以扩大手术空间。在手术过程中,传递器械的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当维持轻柔的动作,严谨碰撞到器械台、患者身体及手术医师等;手术过程中根据术野将脑棉片准备好,及时整理及清点使用过的棉片。
(4)因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灶位置较深,处于生命中枢位置,在其周围常有重要的传导束和神经核团存在,在实施瘤体分离操作的过程中,极易因出血与压迫等导致严重的脑干功能损害出现,一定程度上提升心脏骤停发生率,为此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尤其对患者的呼吸变化情况、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脉搏变化情况,应当加大观察力度,及时向麻醉医生报告患者的异常情况;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尿量以及出血量等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完善记录工作。
(5)针对变频双极的参数,医护人员应当结合手术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手术医师实施显微镜下瘤体分离操作的过程中,应当对变频双极的参数及时进行调节,避免参数过高损伤患者的机体健康。
(1)采用卡氏评分(KPS)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状况评估,分值为0~100 分,死亡为0 分,机体无症状、体征,可以展开正常的活动为100 分。(2)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含物质生活、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等维度,分值均为100分,均为正向评分,即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KP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KP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KPS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 37 74.41±8.26 83.36±9.93 4.34 0.01观察组 43 56.93±7.58 71.46±9.46 7.50 0.01 t 值 9.87 5.48 P 值 0.01 0.0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对照组 37 79.64±5.83 80.36±6.63 75.42±5.36 79.37±5.16观察组 43 79.58±5.71 80.24±6.48 75.28±5.19 79.21±5.24 t 值 0.05 0.08 0.12 0.14 P 值 0.96 0.94 0.91 0.89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畸形疾病,因病灶的位置较深,且在周围有重要的神经核团以及传导束,随着瘤体的增大以及出血症状的出现,可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进而损害脑干功能[4]。由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所在位置较为特殊,因此治疗的方案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显微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存在一定风险,该术式的临床疗效至今仍存在争议[5]。
显微手术为目前临床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术式,实施该术式治疗的主要目的即为预防患者再次出血,缓解疾病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6]。但由于病灶处于脑干,该部位的生理结构与生理功能较为特殊,实施显微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风险,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相关工作之前,必须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进而将疾病的治愈率提升,同时减少手术的风险[7-8]。准确的把握手术治疗时机对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在患者疾病发生以后2~6 周开展手术治疗,由于患者的病情在该时间段之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的难度,便于病灶切除操作的实施,也减小对周围组织的损伤[9-10]。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也可以提高疾病治疗成功率,医务人员应结合病灶的位置、病灶与脑干表面最短的距离对手术入路进行选择,以保证可以充分显露病灶,同时减小手术对脑干周围组织的损伤,提升手术安全性[11-13]。因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有较高的出血风险,且显微手术具有较高的风险,为此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给予积极有效的配合管理与干预,以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确保手术顺利完成[14-15]。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KP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低下情况存在,为患者开展显微手术治疗的同时完善配合管理工作,加强医护之间的配合,以保证手术可以顺利完成,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综上,显微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当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结合患者的病灶位置与入路在术中妥善管理体位,以尽可能减少手术治疗对脑干产生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