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介入外科,哈尔滨 150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周围静脉闭塞性疾 病[1],若未及时控制病情发展,会导致肺栓塞等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2-3]。介入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4],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多的优势,但在术后仍会出现出血、肺栓塞或血栓再形成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因此还应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干预。本文探讨针对性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溶栓术后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9 月至2018 年8 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500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 例。对照组,男性130 例,女性120 例;年龄28~70 岁,平均(46.33±7.84)岁。病程3~25 d,平均(11.35±4.27)d;左侧患肢138 例,右侧患肢112 例;患肢与健肢周径差为3~9 cm,平均(4.20±1.01)cm;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者67 例,近期有腹部手术者46 例,妇科手术后30 例,骨科下肢骨折42 例,腹部淋巴结肿大压迫骼静脉25 例,其他原因40 例。观察组,男性135 例,女性125 例;年龄27~71 岁,平均(46.40±7.92)岁;病程4~26 d,平均(11.43±4.35)d;左侧患肢140 例,右侧患肢110 例;患肢与健肢周径差为3~8 cm,平均(4.24±0.98)cm;心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者70 例,近期有腹部手术者47 例,妇科手术后31 例,骨科下肢骨折46 例,腹部淋巴结肿大压迫骼静脉22 例,其他原因3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和疼痛;(2)所有患者均具备介入溶栓治疗适应证,且均成功完成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活动性溃疡、陈旧性血栓的患者;(2)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3)因动脉穿刺失败而无法完成介入溶栓治疗者;(4)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5)因存在精神疾病、视听觉障碍而无法顺利配合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介入溶栓治疗后护士严格执行治疗医嘱,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观察血运循环情况,并予以相应的健康宣教。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干预。(1)术后评估:护士在患者介入溶栓治疗结束后,使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 评分表)评估患者再次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同时评估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和病因,制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健康教育:在术前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流程、注意事项、有效性及安全性等知识的知晓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减轻负面情绪对手术耐受度、血压、凝血功能的影响;术后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提高其配合度。(3)穿刺部位干预:在术后,护士做好穿刺部位的加压包扎工作,沙袋压迫6 h,将患者的患肢适当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叮嘱患者术后24 h 保持平卧位,术侧肢体伸直制动约7 h,不可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因血栓脱落而出现肺栓塞;对穿刺部位留置管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妥善固定留置管,定时对导管进行冲洗和消毒,确保导管通畅;护士每日在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的情况下及时更换敷料,避免穿刺部位出血、水肿或出现感染;若发生出血等情况,及时明确出血原因并及时停用抗凝药物,予以对症处理。(4)皮肤干预:护士或患者家属在术后帮助患者清洁患处皮肤,确保干燥和清洁,同时做好患肢的保暖工作,密切监测皮温、颜色及感觉变化;术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性予以气垫床,针对皮肤破损的患者,在破损处均匀涂抹呋喃西林,预防压疮的发生。(5)预防再次发生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导管过粗、术中动作粗暴、抗凝不够、导管拔除后压迫时间及肢体制动时间过长均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再次发生,因此针对上述危险因素,介入溶栓治疗前应合理选择适合的溶栓导管,术中注意动作轻柔,术后予以适当的抗凝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进行肢体康复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同时对术侧肢体血运情况加强关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协助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6)预防肺栓塞:术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对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介入溶栓治疗后叮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对术侧肢体做好保暖措施;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当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和咯血等情况时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即刻将患者平卧并予以高浓度吸氧,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7)预防下腔静脉滤器相关并发症:合理选择适合的滤器,叮嘱患者术后在活动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出现移位、脱落等情况;护士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定期对滤器情况进行了解。(8)行为干预:饮食方面,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营养搭配均衡的饮食计划,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方面,治疗后及时拔出导管,术后24 h 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尽早下床活动。
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舒适度评分(BC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采用0~4 分的5 级评分法,0 分为持续疼痛,4 分为咳嗽时亦无痛,分值越低,舒适度越差;采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共4 个维度,每一个维度总分均为100 分,以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优。统计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出院前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健康宣教、治疗结果、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100 分,其中<60 分表示不满意,60~84 分为基本满意,≥85 分为非常满意。患者满意度=(250 例- 不满意例数)/250 例×100%。
应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5/250)低于对照组的7.20%(1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观察组患者的BCS 评分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BCS 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BCS 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BCS 评分(分)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 250 1.54±0.48 3.32±1.16 20.18±3.43观察组 250 3.21±0.64 1.54±0.48 14.28±2.72 t 值 33.006 22.419 21.310 P 值 0.001 0.001 0.001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对照组 250 70.45±6.84 72.23±8.15 80.39±7.71 69.94±7.91观察组 250 80.32±8.78 84.65±9.26 84.55±8.84 83.82±8.66 t 值 14.022 15.919 5.608 18.711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2%(248/250)高于对照组的95.6%(23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溶栓治疗已广泛应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5],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单、溶栓效果好、可重复性等诸多优势,且不易损伤血管和静脉瓣膜结构[6],可减少术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栓再形成等情况的发生[7,8],但介入栓治疗对患者仍存在应激性,加上抗凝药物的使用,患者术后仍易发生并发症,因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在本研究中,医护人员通过术后评估能够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介入溶栓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通过健康宣教可让患者认识到介入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术后并发 症的危害性[9-10],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5/250)低于对照组的7.20%(1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的同时,提高其依从性;通过穿刺部位干预以及肺栓塞预防干预能够减少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11];通过皮肤干预可使患者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12];另外针对性干预能够防止再次发生深静脉血栓,避免出现下腔静脉滤器相关并发症;且通过行为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血运循环的改善[13-15]。因此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舒适度更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CS 评分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9.2%(248/250)高于对照组的95.6%(23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采用针对性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溶栓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