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青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被称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被称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可见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如果一味地写、读、讲,学生易走神、疲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把外部的激励力量内化为自我激励的内部动因。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采用“顺口溜”的方法激發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很多。小学生写生字时,多一点,少一笔,是常有的事,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多写,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为此,我在教学生字时,除了利用形声字识字、加偏旁、去偏旁等方法识字外,还利用“顺口溜”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如:在教学“心”字时,我这样说:“小铁锅,炒豆豆,炒了仨,蹦了俩,是什么?”让学生在新学的生字中找出“心”字,学生兴趣大增。再如教学“碧”字时,教学生说:“一个王大娘,一个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学生一遍就记住了。这样教学形象生动、上口,十分符合儿童心理,创造了情趣盎然、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
二、通过导课激发学生想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
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导课方法。如解释课题导入,介绍背景导入,渲染气氛导入等。在教学《刻舟求剑》一课时,在学文之前,向学生解释课题:“在船舷上刻记号寻求宝剑”,学生有了好奇心,很想知道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寻宝剑要在船舷上做记号?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且学习兴趣很浓,很容易就懂得了本课所揭示的道理。
三、教学以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产生兴趣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是否具备了主动学习的愿望。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思想交流,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愿望,或者在课堂教学中帮助他们充分理解学习的问题情境,让他们以问题为学习的出发点,这就使他们具备了迫切需要学习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直以来,我坚持让学生学会预习课文,预习后能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对课文中生字、新词和对课后问题的理解。如在预习了独立阅读课文《不平常的蛋糕》一课,多数同学提出:“这只蛋糕为什么是不平常的蛋糕?”难以理解,这时,学生带着自己想要回答但一时无法理解的问题进入了课堂,他们就具备了一种迫切想学习的愿望,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经过讨论和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得到了答案:①这个蛋糕特别大,特别美;②是斯里兰卡总理送的;③不远万里带回来;④宋奶奶关心着祖国的下一代。
四、设置适度的难度,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讲,困难是产生和强化兴趣的温床,但只有学习任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学生现有的学习发展水平具有适度差异时,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冲动。通过设置难度不同的问题引导各种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逐步提高各种层次的学生理解、分析文本的能力,而这样的学习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提出问题: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小葫芦?学生只答出书上所讲的表面现象“因为叶子生了虫,他不治,结果葫芦死了”,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让学生往深的层次思考,这里我采用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了“果实和叶子是有联系的”,再加以点拨,不仅植物是这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五、及时评价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先有独自的评价,然后逐步引导其他的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教师甲乙引导,形成全面、具体的评价。以赏识为主,以激励为主,对学生理解不正确的地方用婉转的语言指出来,表扬其积极回答问题,肯于动脑,并给予提示,鼓励其再次回答,这样使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使课堂充满了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能兴致勃勃的投身于学习之中。
再有一点,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我觉得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毫无拘束的相互交流,在相互交流中能够彼此尊重价格理解对方,让学生喜欢你,老师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并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感悟和理解,学会欣赏学生,要逐步引导让学生也欣赏老师,欣赏老师的授课和各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那么同时他就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张开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学周刊,2018(6):74-75.
[2]王友军.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113-114.
[3]赖泽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时代教育,2012(10):150.
(作者单位:青岛胶州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