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玲 袁凤琴
关键词:无意识教学 内涵 价值 实现途径
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存在两种认知机制,即有意识的外显加工机制和无意识的内隐加工机制,两者共同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整体。一般而言,有意识属于人的理性认知因素方面,是指以概念、推理、逻辑等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1];而无意识则属于人的非理性认知因素方面,首先出现于心理学领域,后随着学科渗透、交融、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无意识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在无意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按照预期的教育目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和环境氛围,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渗透和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满足自身需求和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在感受和体味中接受知识和信息,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与此相关的无意识教学则把无意识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学校教学之中,不仅将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学习聚焦于不同的学科领域,而且也使得学习内容更加深入,涉及受教育者的认知和情感等各个方面,是无意识教育在教学层面的具体落实和意义提升。
“无意识”是心理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心理科学领域,无意识被界定为个体没有目的、没有察觉的自身的心理活动,与有意识是相对的[2]。近代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意识阈”的概念,认为无意识是属于意识阈限之下的心理活动[3],同有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非理性、非逻辑性的特征[4]。无意识与有意识一样,同属于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无意识教育也与有意识教育一样,同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一般来说,无意识教学作为无意识教育的下位概念,其内涵与无意识教育存在着某些内在的相似点,把无意识教育作为无意识教学的逻辑起点,将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对学科教学领域的拓展及教学意义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无意识教学首先是作为一种教学现象而存在,如果分别以教育者和受教者为经纬坐标的话,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教育者有意识,受教育者无意识;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均无意识。因而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无意识教学的定义进行探讨。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受教育者无意识地接受教学。当教育者有意识时,教育者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环节,有目的、有意识地借助环境、新媒体、活动等载体,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寓于一定的媒介,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完成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第二,在无意识教学中,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均处于无意识状态时,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成为相对隐蔽、潜存、无形的潜在因素,教育者主要以自身的人格效應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教学结果也相应表现出内隐性的特征,是一种潜存于心底而未被教学活动双方自觉意识到的意识,同时又有效地发挥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作用。
根据以上对无意识教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无意识教学的内涵应概括为:教育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受教育者无意识心理特征为基础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在无意识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借助一定的教学载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体验,利用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特征,满足受教育主体的心理需要,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收教学信息,从而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哲学层面来看,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客体的内在属性及其对于主体需求的满足关系,表现为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所在[5]。那么教学价值即为教学所具有的属性及其对主体需求的满足。通过对无意识教学内涵进行分析,无意识主要通过内外两个维度作用于人的发展,它对受教育者主体价值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内在价值即元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个方面。
1.无意识教学的元价值
无意识教学的元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是关于人内在发展的价值,是教学价值体系中最为根本的形式。扈中平教授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因此,无意识教学的开展应以教学对象为出发点,无意识教学的元价值即教学对于人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及其自我教育价值。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到“连带学习”的概念,即在学习中所形成的对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和态度,且进一步指出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美国教育家克伯屈进一步发展了杜威的思想,提出“附属学习”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整体性学习的三个部分之一,是指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逐步为学生所接受的态度、兴趣和情感的熏陶,这种内在认知一经获得将持久地保持下去并对人的一生发挥重要影响。由此看来,二者都为无意识教学元价值的探索和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过程来看,无意识教学必须经过“内化”和“外显”两个阶段,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心理的作用下,以已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对知识或信息进行自主选择,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结构。外显是指受教育者把自身在内化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自觉地转化为个体独有的思维方式、情感价值观等,并自发地引导着主体活动的方向。因此,无意识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无意识学习心理,综合考察非理性心理因素的影响,着眼于受教育者主体性人格的发展,并以此作为无意识教学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无意识教学元价值的体现。
2.无意识教学的工具性价值
在探讨教学价值问题上,工具性的称谓属于哲学用语的范畴,代表着教学对社会发展的满足性,就其主体来看,无意识教学的工具价值是由其培养的人来实现的,是指对教学对象的培养与发展。针对当前有意识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现实状况,无意识教学对于更好地发挥学校教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意图的潜隐性及其诱导价值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隐蔽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而且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潜隐性教学目标的导向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导学价值。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身心发展特征,确定教学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以及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导教价值,无意识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育者的积极引导,在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下,教师根据无意识教学的内在规律,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三是评价价值,教学目标包含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知识和情感水平,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评测依据。通过对潜隐性教学目标的厘清,使无意识教学各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需求,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充分发挥目标体系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2)教学内容的渗透性及其整合价值
教学内容即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依托,既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灵活性,需要随着课堂教学形式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的渗透性,是指教學内容与受教育者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把教学内容渗透到个人的兴趣、动机和需要之中,发挥隐性导向的作用[6]。无意识教学强调受教育者的内心体验与感受,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所处环境相结合,充分引起学生对教学问题和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另外,无意识教学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征,还可将课堂教学内容大量地渗透到学生所处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之中,利用教学环境及设施布置等物化教学载体以及教学文化氛围和实践活动等非物化教学载体增强教学内容的渗透性。
(3)教学方式的依附性及其弥散价值
“论道而不说教”是无意识教学方式的重要表现。无意识教学相对于有意识教学而言,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即在教学中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育者的教学方式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7]。所谓教学方式的依附性,是指教育者把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巧妙地以典型事例、经验、媒体等为依托,通过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满足他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依附性的教学形式具有间接性、多样性、开放性、潜逻辑性等特点,针对学生无意识心理层域的潜学习活动实施教学影响,能够使得教学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呈现出超课堂、跨时空、全方位的教学表现形式,弥散在人们周围的生活中,从而弥补有意识教学无法有效涵盖的时间及空间。
(4)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及其激发价值
“求乐而意不在乐”是参与无意识教学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共同需求[8],保加利亚著名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学习作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乐”即感受快乐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情感、放松身心更能有效挖掘学生潜能。而“意不在乐”则是一种受教育者主动性的重要体现,表现为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与意志和情感一样,态度、动机、兴趣、需要等主要受无意识心理活动所支配,无意识教学中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消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隔阂,使愉悦成为教学过程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正情绪,成为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
(5)教学影响的持续性及其长效价值
无意识教学效果的发挥需要有效利用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心理特征,对人的无意识心理层面如情感、态度、思维和价值观念等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一经确立就会持久地作用于人的心理与行为,并难以改变。[9]在无意识情况下,受教育者主体对于接收到的信息或知识,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即内在知识结构的冲突与重组。因此,从教学发挥效果的历时性来说,无意识活动在总体上呈现出持续性的特征,个体经过长期的思想情感熏陶而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随着时间的累积,慢慢沉淀下来而内化为主体独特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由于知识的内化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因而无意识教学效果对个体的影响是一个逐渐深入且漫长的过程,其价值的发挥具有长效性特征。
无意识教学的实施需要遵循其本身所具有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规律。正确而有效地开展无意识教学,必须在遵循学生无意识心理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教育者有意识地无意识教学和无意识地无意识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路径探析。
1.教育者有意识的无意识教学实现途径
(1)增强教学意图的潜隐性,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
教育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目的性,由以上对无意识教学内涵的分析可知,无意识教学目标的隐蔽性是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的,而针对教育者来说,仍然要有清晰的目标作为导向,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无意识教学的过程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如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是人的叛逆心理相对较强的时期,易对教师的明面说教产生反感情绪,这一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最为突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采取灌输说教的方式很难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甚至出现与预期目标相背离的严重后果,但若将教育目的隐藏于日常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教育理念的熏陶,教学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削弱教学目标的强制性,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从而使无意识教学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受教育者的学习特征和心理需求。
(2)提升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
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经验课程是课程的三大类型,即学科知识、社会实践和学习者经验是课程内容构成的三个重要部分。因此,教学内容既要遵循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揭示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尊重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学科内容逻辑与受教育者心理逻辑的统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衔接和重组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打破学科的逻辑组织界限,摆脱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脱节的困境,同时还应考虑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因此,教师应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无意识学习心理,采取有意后注意的引导方式,促进受教育者完整知识结构的获得和自我认知的不断建构。
(3)注重教学方式中的知识迁移,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所谓知识迁移,即一种知识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的学习的影响[10]。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论,在教学中,教育者所扮演的角色应是学习方法的传授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当代建构主义者也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受教育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主动选择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自身内在认知结构。首先,教师要创设最佳迁移情境,注重两种学习情境中具体内容或元素的相似性。其次,要善于转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效运用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概括能力,为迁移创造基础。最后,选择适当的媒介,遵循无意识教学的隐蔽性特征,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促成知识迁移的发生。
(4)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计,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创设的课堂氛围,包括情感氛围的营造与物理环境的陈设与布置等。从无意识教学本真角度进行思考,其本就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情感性的实践,本身也是一种情感活动[11]。一般来说,情感作为非理性思维是相对于认知而言的,同属于完整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弥补理性思维的不足,对人的认知及实践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作为主体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学生的需要在主体的认知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妥善处理好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有效运用教师期望效应,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情感体验,有效发挥情感在无意识教学中的助推作用。
(5)侧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提升无意识教学效果
从根本上说,开展教学评价是为了评判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12],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教学质量提升的尺度。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全过程的评估、修订和完善。无意识教学的实现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无意识教学的评价应注重评价要素的多元性和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对于教师的教方面,可采取观察、评审、考核等方式,不断促进教师无意识教学技能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学方面,应注重使用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对无意识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形成反馈。同时,还应该采用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教育者无意识的无意识教学实现途径
教育者无意识地无意识教学主要通过“内”、“外”两个方面发生作用。“内”即指教师的主体人格,是教师的内在修养,“外”即指教育者的行为表现,是教师主体人格的外化。由于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因此,教育者的言语行为和态度表现对受教育者来说都是一种暗示,既可以调动受教育心理的模仿意向,同时又能够对受教育者的行为发挥潜在的约束作用,且这种影响的表现是非强制性的、不自觉的。孔子主张教学既要“博学于文”,又要“行之以礼”[13],著名教育家启功教授也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深刻感悟,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其中“行”即指道德品行,是教师内在人格的外部反映,教师的品行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标杆。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还应在行为上严于律己,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效应,达到“师者为师亦为范”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叶峰,罗生全.论非理性的教学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8(02).
[2] 杨治良.车文博先生与无意识理论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03).
[3] 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 范红霞,吴阳.概念溯源:无意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06).
[5]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問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 于大海,李春花.论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5).
[7]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8] 吕绍明.隐性教育:在把握特性中实现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
[9]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0] 张一中,王笃明.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运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11] 安迪·哈格里夫斯.知识社会中的教学[M].熊建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 王景英.教育评价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 肖盛安,孙赤光,李宝阳.浅谈无意识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2(02).
[作者:胡美玲(1996-),女,湖南临澧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袁凤琴(1969-),女,贵州思南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