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伊娜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18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等。当前临床上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1]。但是,很多患者因未进行专业术后康复训练而导致再入院与复发,产生高昂的花费,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有研究发现,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改善接受PIC 的AMI 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对接受PIC 手术治疗的AMI 患者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随机将从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2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6 例)与观察组(46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0 例,年龄分布:46-70 岁,平均年龄为(57.42±7.23)岁,Killip 分级:Ⅰ级23 例 Ⅱ级14 例,Ⅲ级9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19 例,年龄分布:45-69 岁,平均年龄为(57.06±6.89)岁,Killip 分级:Ⅰ级24 例 Ⅱ级15 例,Ⅲ级7 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作比较,发现没有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8 版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排除既往脑出血病史、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血管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心电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主动与被动运动。主要进行床上活动,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进行简单洗脸、梳头、大小便等动作,护理人员可从旁协助,且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沐浴。对患者各大关节行被动运动,如:每一个运动吸气时做一个,呼气时放松,运动尽量以自身感到轻松为宜,运动方法为:第一,缩紧肩部,使其尽量贴近耳朵,然后放松。第二将手指放在肩上,用肘部画圈,向前十次,向后十次。第三,曲肘关节,然后尽可能伸直。第四,在床上提起左脚,屈曲至贴近腹部,然后伸直,右脚重复上述动作。第五,踝关节与脚趾上下摆动,然后打圆圈。②进行床边活动。在床边重复床上主动与被动运动动作。③站立重复床上主动与被动运动,并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原地踏步10-15 次,尝试慢慢行走,大概行走30 米。自行梳洗,并尝试自行去厕所大小便或者沐浴,但需护理人员监督,量力而行。④热身运动同上,并原地踏步10-15 次,双手握着扶手,站立,双膝屈曲保持半蹲,然后再站直,重复上述动作,大概重复10-15 次。步行可延长至45 米。⑤热身运动后进行步行,行走90 米,然后练习上下楼梯,大概三至五级楼梯。⑥热身运动后步行150 米,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上下楼梯级数。⑦热身运动后步行150 米,再增加上下楼梯级数。
认真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生命质量与Barthel 指数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心功能指标使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LVEF、LVEDd、LVESd[4]。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功能等,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命质量越高。通过Barthel 评分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洗漱、穿衣、大小便、活动等,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自理能力越强。
使用SPSS 20.0 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与分析,用t、χ2检验分别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针对性处理,若P低于0.05,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VEF 指标有所升高,而LVEDd、LVESd 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观察组LVEF、LVEDd、LVESd 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注:和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和观察组治疗后相比,b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与Barthel 指数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与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与Barthel 指数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与Barthel 指数评分对比(±s)
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70 %,低于对照组的34.78 %(P<0.05),具体如表2 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比[n(%)]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该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官腔狭窄,一般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6]。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导致其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当前PCI 是治疗AMI 的常用方法,可在有效时间内使闭塞冠状动脉得以重新开通,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促进患者机体心肌血流再灌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7-8]。但是接受PCI 治疗后,并没有改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基础,患者还可能再复发,无法有效降低再狭窄发生率。有研究发现,对接收PCI 术后的AMI 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增加患者运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病灶修复,从而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再入院率[9]。根据有关报道,心脏康复训练还具有强化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炎症以及使冠状动脉侧支血流增加等作用[10]。
本研究所采用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为接受PCI 术后的AMI 患者提供系统的康复护理服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每天康复锻炼的内容与锻炼强度,使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规范性与科学性,避免常规护理的盲目性与无序性,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帮助其心理、生理与社会等方面均获得最佳的护理,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VEF 指标有所升高,而LVEDd、LVESd 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观察组LVEF、LVEDd、LVESd 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与Barthel 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急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