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凯
【摘要】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定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新拟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让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了提高乘法分配律教学的有效性,重新诠释教材,让学生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多样性.
乘法分配律是新人教2013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小节的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这几个运算定律中的重点和难点.乘法分配律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很多不同的衍生题型,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是乘法分配律的不同运用,正确率很低.由于教材在编排时只提供了一个例题,仅仅展示了乘法分配律最典型的类型:(a+b)×c=a×c+b×c,不足以让学生全面地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对教材重新诠释,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笔者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并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其实无论什么定律,其运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计算简便.笔者本着这个理念重新拟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三、教学反思
通过后期的练习发现,在遇到一些生活情境中的问题时大部分同学会自觉地运用乘法分配律.比如,算几套服装或几套课桌椅总价钱的问题,学生会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也就是滲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但让学生达到自觉地运用分配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比较困难了.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自觉观察算式特点的习惯,对计算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答案,而忽略了计算的过程.反思后发现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一,由于练习题的设计和新授的知识联系密切,类型雷同,学生往往不需要太多的思考,练习题就迎刃而解,这样就大大地缩小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形成一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假象,不能挖掘学生的高层次思考.
其二,新授内容的学习有教师帮助梳理有关的旧知,离开教师的指点,一部分学生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所以有的学生就会说:上课都听得懂,回家自己做练习就不会了,其中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而带来的危机.
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充满乐趣,学生思维活跃,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
【参考文献】
[1]竺来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提问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155.
[2]郭淑琼.乘法分配律教学一得[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23):68,69.
[3]李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黑河教育,2014(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