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 要]音乐课堂中,教师设计竖笛欣赏、竖笛独奏、竖笛合奏等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对歌曲音准节奏把握的能力,又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竖笛演奏;培养;音准节奏;把握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39-01
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竖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把握,为演唱歌曲提供保证,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握竖笛对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从多种视角出发,科学设计竖笛教学,切实发挥竖笛教学的价值,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铺路。
一、竖笛欣赏,感知歌曲的音准节奏
竖笛是音乐器乐中最典型的代表,也被称为直笛。它是一种木管乐器,音色优美圆润,深受学生喜爱。不仅如此,竖笛携带方便,演奏方法相对简单,有固定的音高,易于学生掌握时值、节奏及乐理等知识。因此,教师可从竖笛的特点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将竖笛融入音乐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例如,教学歌曲《我爱我的家乡》时,教师首先出示这首歌的歌词,引导学生主动朗读:“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仅有最高的山峰,还有最长的城墙……”学生读完歌词后,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了全新的了解和感知。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竖笛版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思考:“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旋律特点?用竖笛演奏的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能顺着节奏哼唱出来吗?”学生认真聆听歌曲,积极思考、探究。音乐学习本身是枯燥乏味的,这里教师巧妙设计竖笛欣赏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感知歌曲的音准节奏。
上述教学,教师利用竖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节奏音准,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感知。
二、竖笛独奏,體悟歌曲的音准节奏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其表现手法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深切地理解音乐作品,感受歌曲内涵,体悟歌曲内在的意境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竖笛吹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教法选项,即学习一首歌曲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要想顺利完成歌曲的学习任务,把握音准节奏至关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才不会在演唱时跑调,才不会偏离学习的轨道,而竖笛独奏就能很好地解决把握音准节奏这个问题。
例如,教学歌曲《小白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船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初步具备了船的形象后,再用竖笛进行示范演奏,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竖笛吹奏的方法和技巧。在聆听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演奏的冲动,纷纷跃跃欲试。当学生的情感达到极值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竖笛独奏。为了确保演奏的效果,在演奏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歌曲的音准节奏、旋律特点及演奏的注意事项等。这些准备活动为歌曲学习奠定了基础,彰显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音乐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以演奏示范为导线,激发学生演奏的热情,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习活动实现了多元互动。
三、竖笛合奏,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
竖笛独奏是一种学习方法,能够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但由于竖笛独奏显得过于单薄,所以教师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竖笛合奏。竖笛合奏,顾名思义,就是两人或多人一起吹奏竖笛。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他们的协作精神。同时,竖笛合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竖笛本身就是一种合奏性很强的乐器,合奏更能发挥竖笛的优势;其次,音乐学科特性决定了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例如,教学歌曲《红河谷》时,教师首先播放视频资料,给学生介绍红河一带人民开垦荒地、建设自己家园的事迹。学生在观看中都被红河人民质朴、勤劳的精神品质打动,纷纷为他们点赞。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竖笛进行歌曲合奏。与独奏不同,合奏需要相互配合,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排练,有的小组还请来“评委”进行技术指导。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不仅夯实了学生的音乐基础,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演奏的技巧,还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竖笛合奏能使单一、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灵动,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另外,由于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演奏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实现学生均衡发展的目标。
竖笛演奏不仅使学生习得演奏竖笛的技能,了解竖笛这种器乐的相关基础知识,增强了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还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把握歌曲音准节奏的积极性,使他们身心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设置竖笛欣赏活动,让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有初步感知,在此基础上设置竖笛独奏和竖笛合奏活动,使学生能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实现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