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基础教育正经历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学科教学须培养学生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课程专家对核心素养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许多教师未能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遑论将其有效落实于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5-0022-03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部编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强调,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但这个说法却不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应包括:识字素养、朗读素养、阅读理解素养和言语表达素养。具体表现为: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在学习生活中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学习朗读课文,能基本做到正确流畅;初步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如提取信息、预测、进行简单的推论等,对阅读持有热情和兴趣;借助讨论和分享,交流阅读感受,乐于运用习得的词句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理清小学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展开研究的前提。怎样在识字教学、朗读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和言语表达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呢?笔者从目标制定、内容选取和过程实施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过硬的识字素养
1.目标制定:表述凸显方法,从笼统到精确。识字素养是培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现有的目标制定,往往只用“识记”“读准”“会写”等概括性词汇,缺少对识字方法的具体描述,教学细节模糊不清,亟需改变。
比如,《田家四季歌》的原目标: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春季”等9个词语。增加识字方法后,目标这样表述:通过听读、对照比较等方法,识记“季、蝴”等15个生字;通过观察、联系生活等方法,读准多音字“场、了”;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法,会写“季、吹”等10个字;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会写“四季、春季”等9个词语。
2.内容选取:挑选识字内容,渗透识字方法。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识记的生字数量庞大,识字方法不胜枚举。教学时间有限,必须精心挑选识字重点,选择一两种适切的识字方法,渗透给学生。
比如,《小青蛙》一课需要识字12个,其中“清、晴、睛、情、请”声旁相同,而写字部分恰好有“青”字。在教学中,非常适合渗透“字族识字法”。学会母字“青”,引出一连串子字。然后,“眼睛”“清水”“晴天”“事情”“请你”等词语对子字的复现,进而巩固生字。
3.过程实施:在集中和分散中寻求最佳时机。识字教学主流方法有“集中”和“分散”两种。前者优点是识字效率较高,但在学习课文内容前完成,割裂了字词和文本的联系;后者将字词放在文本语境中学习,趣味性更浓,然而冒出的生字容易打断阅读教学节奏,不利于教学的连贯性。识字教学,需要在集中和分散中寻求平衡,既保持识字教学的相对独立,又和阅读教学有所依存。
比如,《树之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文中出现了众多树木的名称,适合集中识记。上课伊始,把“梧桐”“枫”“松柏”等字提前认识,为课文内容的学习提前扫除了障碍。而《雪孩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若集中学习,脱离了语境,枯燥无味且不利于记忆。需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随着情节的展开,适时寻找学习时机。
(二)保证充足时间,培养扎实的朗读素养
1.目标制定:给予独立空间,不游离于“了解内容”的边缘。语文教学目标,课课有“正确朗读课文”,充分说明朗读素养的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往往对“了解内容”更加重视,朗读失去主体性,变成“了解内容”的工具性支撑。朗读的培养,需要时间保证。
比如,《坐井观天》一课,教学目标有“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要求,就要给予朗读课文足够的重视。在初步感知、分析课文,甚至总结课文阶段,都应给“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知、理解、领悟。
2.内容选取:关注文本体裁,不刻意追求“整齐划一”。不同的体裁,朗读的标准不同。低年级的朗读重在“正确、流畅”,暂不要求“有感情”。对“有感情”的刻意追求,不利于学生朗读自信的形成,还容易养成拿腔拿调或矫揉做作等坏习惯。
比如,古诗《敕勒歌》,需要适当地延长字音,读出草原的辽阔壮美;童谣《拍手歌》节奏鲜明,适合读得轻快活泼;故事《狐假虎威》就需要读出角色的个性和情绪变化。有条件地开展分层教学,不刻意追求“整齐划一”,做到“正确”“流畅”,就要充分肯定。
3.过程实施:创设情境,注重指导,及时反馈。朗读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情境中進行,指导和反馈同样重要。比如,朗读《雪地里的小画家》,小动物在雪地里“画画”,教师在指导时要读得轻快,表现出雪地里玩耍的心情。而“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描述一只睡觉的青蛙,部分学生仍然读得响亮,教师的反馈很重要,提醒大家声音轻柔些:不要吵醒冬眠的青蛙。
(三)依托文本内容,关注信息的提取、预测、推断能力,培养阅读理解素养
1.目标制定:结合标准和学情,摸清阅读理解的学习区。在阅读理解的目标制定中,完全根据课程标准是不行的,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点,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曹冲称象》,关于理解的目标是“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这样的表述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制定理解目标。笔者修订的理解目标是“相比于用秤杆称大象等方法,曹冲的方法有何优点,说说你的认识。”这句表述提供了参照对象,学生更容易整理思路,达成理解的目标。
2.内容选取:抓住阅读的重点,突破理解的难点。阅读理解的内容是一堂课的核心和灵魂,课堂的成败取决于是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想要全体学生达成理解,殊为不易。
比如,《曹冲称象》的重点和难点均落在“借助课后题的顺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说说曹冲的方法好在哪里”。前者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朗读,划分层次,弄清楚称象的操作步骤。而要证明“曹冲的办法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其他方法”,这些“其他方法”有何不足。
3.过程实施:夯实理解的基础,搭建“脚手架”。对信息的提取要有依据,而预测和推断属于高阶思维,不是胡乱猜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理解素养时,须掌握适时适度的原则,搭建“脚手架”,给予宽容度。
比如,《狐狸分奶酪》一课,对于理解设定的目标是“读懂故事的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去揣摩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想法。“熊哥哥和熊弟弟都没吃到奶酪,貌似公平;但二人捡到的奶酪,却被狐狸吃掉,这公平吗?”狐狸的说法表面有道理,其实是混淆视听。“熊哥哥和熊弟弟都不想吃亏,才使得狐狸的诡计得逞,这又说明了什么?”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表达;同时,还要适时进行价值的引领。
(四)内化语言“范式”,培养灵活的言语运用素养
1.目标制定:文字表述具体化,言语运用需要“锚点”。对语言材料的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悟和理解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言语的运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评价标准。在教学目标中,要关注课后习题的设计,把需要重点关注的表达训练提取到教学目标中来,非常重要。
比如,《葡萄沟》课后的仿写练习。训练的重点是学会列举。举例葡萄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又举例春天的花,“有桃花、杏花、迎春花”;接着要求列举“同学们在操场上的活动”。增添“范式”的教学目标应为“能在某种情境下,列举三种以上事物或活动的表达方式。”那么,“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学生写出“有跳绳的、打球的、跑步的”就达成了目标。
2.内容选择:提供指导性“范例”,利于迁移和内化。统编教材的重大改进,就是将“语文素养”中的各种基本“要素”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练习很有价值,可直接当作培养言语运用素养的“范例”。
比如,《荷叶圆圆》课后提供的范例是“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要求学生写“苹果”。图片和范例相结合,学生很容易模仿出“苹果圆圆的,红红的。”教师无须硬性规定第一个词填“形状”,第二个词填“颜色”,只要找到两个描写苹果的词即可。如有学生写“苹果香香的,大大的。”同样值得肯定。
3.过程实施:引导发现规律,运用结构性技能。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却指出了语文教学部分实情。语文教学的任务繁多,教学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教师不善总结规律,更不懂怎样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面对语言训练的材料,善于归纳总结,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雪孩子》课后有“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提示学生发现表达的规律。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规律。当学生说“我家阳台上有一盆花,一盆美丽的花。”就是“结构性技能”形成的表現。言语运用的素养,在发现和运用规律中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陈先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J].小学语文,2017,(1~2).
[3]郑巧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8).
[4]曹 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