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 宿怀予 范秀 周荣 廖昌军
摘要:探讨甘露饮中6种有效成分(绿原酸、麦角甾苷、抽皮苷、黄琴苷、甘草酸、熊果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含量测定方法。优化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甘露饮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Syneroni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mm,5% A;5~40min,5%~20% A;40~60min,20%~50% A;60~80min,50%~90% A;80~90.1min,90%~5% A;90.1~100min,5%A),流量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的色谱条件对甘露饮提取物中6种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4,提取时间为1h,提取次数为1次。绿原酸、麦角甾苷、抽皮苷、黄芩苷、甘草酸、熊果酸分别在4.80~80.00,10.00~100.00,24.00~400.00,30.00~500.00,6.00~100.00,3.60~6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12%~101.82%,RSD在1.72%~2.92%。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HPLC法能简便、准确地测定甘露饮提取物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甘露饮;正交试验;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9)06-0081-07
收稿日期:2018-11-12;收到修改稿日期:2018-12-20
基金项目:德阳市科技局支撑计划(2016SZ033)
作者简介:黄亚(1988-),女,四川成都市人,主管药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药学研究。
通信作者:廖昌軍(1981-),男,四川自贡市人,高级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物分析研究工作。
0 引言
甘露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由生地黄、熟地黄、麦冬、天冬、石解、积壳、茵陈、黄芩、批把叶、甘草组成,具有滋阴生津,清热解毒,祛湿和中的功效[1],目前临床广泛用于放射性口腔炎、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慢性咽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湿热阳痿、角结膜干燥症等[2-3]。甘露饮中多种成分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是其药理作用的重要基础,而各种潜在活性成分的含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绿原酸是茵陈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保肝利胆等作用[47。麦角甾苷是地黄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代表。柚皮苷为积壳中黄酮类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变态反应、抑制胃肠道平滑肌作用[5]。黄芩苷是黄芩的指标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癌等药理作用[6-7]。甘草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8]。熊果酸是批把叶中有效成分,具有保肝、消炎、抗肿瘤、调血脂、免疫双向调解等药理作用。在国内外研究中分别关于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提取及测定方法有相关报道[9-15],而甘露饮中多种代表性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同时定量,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实验采用了正交试验法,以6种有效成分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和熊果酸的含量为指标,对甘露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同时建立了HPLC法测定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完善甘露饮质量评价标准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烘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XW-80A型旋涡混合器(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旋转蒸发仪(德国IKA);CP225D型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粉碎机(吉首市中诚制药机械厂)。
1.2 材料
每批甘露饮处方药材包括生地黄15g、熟地黄15g、麦冬15g、天冬15g、石斛15g、积壳10g、茵陈10g、黄芩10g、批把叶10g、甘草6g(均购自四川博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171001,180201,180401,180301,171001,180101,180401,180302,180301,180201,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品标准》有关规定);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和熊果酸对照品(成都植标化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180302,180213,180119,180221,180105,180626,纯度均≥99%);甲醇、乙腈为色谱纯(Fisher),磷酸为色谱纯(成都市科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Syncroni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min,5% A;5~40min,5%~20% A;40~60min,20%~50% A;60~80min,50%~90% A;80~90.1min,90%~5% A:90.1~100min,5%A),流量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nm,进样量20μL。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5.0mg,麦角甾苷对照品5.0mg,柚皮苷对照品40.0mg,甘草酸对照品10.0mg,用70%乙腈定容至10mL。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10.0mg,熊果酸对照品5.0mg,用甲醇定容至5mL量瓶中,作为单个对照品贮备液,分别吸取上述6种单个对照品贮备液1.6,2.0,1.0,2.5,1.0,1.2mL于10mL量瓶中,70%乙腈定容至刻度,即得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和熊果酸(质量浓度分别为80,100,400,500,100,60μg·mL-1)混合对照品贮备液,冷藏备用。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相应量的甘露饮中药材,粉碎过10目筛。称取甘露饮粗粉,用60%乙醇提取,料液比1:4,提取时间为1h,提取次数为1次,旋转蒸发仪浓缩至粘稠状后,烘干得浸膏。精密称取浸膏0.1g,加入70%乙腈定容至10mL,即得。
2.4 系统适应性实验
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及熊果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2,25.8,27.8,32.7,51.3,74.7min,供试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样品测定,如图1所示。
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2.2项混合对照品贮备液0.3,0.75,1.5,3,4mL定容至5n正量瓶中,70%乙腈稀释至刻度,即得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取混合对照品贮备液和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表1,可知6种有效成分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2.2项混合对照品溶液4n止至5 mL量瓶中,70%乙腈定容至刻度,按2.1项下色潜条件连续进样5次,结果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熊果酸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67%,2.89%,0.18%,0.21%,0.33%,1.19%,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7 稳定性实验
按处方量称取相应量的甘露饮中药材,按2.3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于0,3,6,9,12,24 h测定,结果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熊果酸峰面积的RSD分别为3.00%,2.87%,1.60%,0.84%,3.23%,0.9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2.8 重复性实验
按处方量称取相应量的甘露饮中药材,共6份,按2.3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熊果酸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89%,2.67%,1.08%,0.24%,2.64%,3.01%,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9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甘露饮浸膏0.05g,共9份,分别置于9个5mL量瓶中,用70%乙腈定容,分别按已知含有量的80%、100%、120%3个水平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每个水平3份,按2_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见表2。结果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琴苷、甘草酸、熊果酸的加样回收率平均值在96.12%~101.82%,RSD在1.72%~2.92%。表明该方法回收率良好。
2.10 甘露饮提取工艺优化
2.10.1 提取溶剂的选择
按处方量称取相应量的甘露饮中药材,粉碎过10目筛。称取甘露饮粗粉,分别采用纯水、40%乙醇、60%乙醇、80%乙醇各500mL,连续提取2次,每次2h,提取液旋转蒸发浓缩后喷雾干燥。分别取干燥后粉末0.1g,加入70%乙腈定容至10mL,按2.1项色谱条件分别测定干粉中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熊果酸含量。结果表明60%乙醇为提取溶剂所得干粉中六种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本试验选择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研究。
2.10.2 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前期预实验结果,选择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实验因素水平见表30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甘露饮中绿原酸、麦角甾苷、柚皮苷、黄芩苷、甘草酸和熊果酸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提取干燥后样品中6种有效成分峰面积,计算提取率,实验设计方案与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见表5。提取率=样品峰面积际准品峰面积×100%。
由表4可知序号1效果最优,得到最优条件是料液比1:4、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1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熊果酸、甘草酸、柚皮苷、绿原酸的提取含量影响显著;黄芩苷的提取含量受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的影响相当;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麦角甾苷的提取含量影响不显著。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甘草酸的提取含量有显著影响:料液比1:8、提取时间为1h得到甘草酸含量最多,即序号4为最优;提取次数对绿原酸含量有显著影响:提取次数为1次,绿原酸含量最多,即第3因素下1水平为最优方法。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熊果酸、黄芩苷、抽皮苷、麦角甾苷提取含量影响并不显著。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甘露饮提取溶剂为60%乙醇,料液比1:4、提取时间为1h,提取次数为1次。
2.10.3 验证试验
根据正交实验筛选出来的最佳提取工艺制备3批喷雾干燥供试品,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3批供试品中绿原酸平均含量为8.56μg/g(RSD=2.52%);麦角甾苷平均含量为16.85μg/g(RSD=2.88%);黄芩苷平均含量为266.46μg/g(RSD=2.65%);柚皮苷平均含量为173.86μg/g(RSD=2.08%),甘草酸平均含量为14.33μg/g(RSD=2.52%),熊果酸平均含量为14.85μg/g(RSD=3.00%)。6种有效成分含量RSD均在3%以内,表明工艺稳定可行。
3 结束语
试验考察了甲醇、乙腈、缓冲盐种类和浓度对样品分离的影响,最后确认乙腈和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后,各色谱峰分离度好,保留时间适中,基线稳定,绿原酸、黄芩苷、甘草酸和熊果酸峰型和分离度均较好,而麦角甾苷與柚皮苷由于自身化学性质和方剂中含量差异的影响,能实现基线分离。经过方法学考察试验,本文建立的含量检测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甘露饮中多种物质的含量,为甘露饮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08.
[2]路军章,张蕾.中医药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3019-3022.
[3]罗素芳.甘露饮加减在阴虚湿热证型角结膜干燥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2):113-114.
[4]严永旺,肖兰,周旭,等.绿原酸的药理作用及药用研发对策[J].中国药房,2017,28(19):2729-2732.
[5]金元宝,刘萍,刘小根,等.柚皮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3):92-97.
[6]XU L,LI J,ZHANG Y,et al.Regulatory effect of baicalin onthe imbalance of Th17 /Treg responses in mice with allergicasthma[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7,208:199-206.
[7]周红潮,杜锐,王慧,等.黄苘蒸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4):684-688.
[8]万嘉洋,张宇燕,黄平,等.甘草中甘草酸的粗提工艺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149-151.
[9]王韵,赵亮,柴逸峰,等.RP-HPLC法同时测定茵陈篙汤中14个成分[J].药物分析杂志,2017,37(3):393-401.
[10]林鹏.RP-HPLC法同时测定生地黄中麦角甾苷和马替诺皂苷的含量[J].医学影像与检验,2017,4(14):273.
[11]邓桂珠,蓝文煜,窦佩丹,等.积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J].中成药,2017,39(6):1228-1231.
[12]于东平.甘露饮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15):375-376.
[13]夏雪,王溪晓,任国庆,等.26批不同来源积壳中成分柚皮苷与橙皮苷及新橙皮苷含量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6):58-60.
[14]刘慧妍,黄馨慧,张艳海.HPLC法快速测定8种中药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J].中草药,2017,48(10):1998-2001.
[15]周倩,戴衍朋,王亮,等.HPLC法测定生甘草、炙甘草中6种成分[J].中成藥,2016,38(2):378-382.
(编辑: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