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常用形式,效果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课前进行科学的备课、课中进行生动的讲授、课后进行深刻的反思。该文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延伸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对中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中“物质的量”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课堂设计。在教学的不同环节科学地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生动地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医用化学 物质的量 项目化教学 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107-02
《医用化学基础》作为中职医学卫生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中职医疗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于学生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类学生存在整体素质不高、化学基础差的现实,因此,如何提升中职生医用化学课堂的上课效果已成为化学专业教师关注的焦点。目前,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讲授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该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项目化教学法设计了医用化学中“物质的量”这节内容,向大家展示了这节课的课堂设计过程,并进行讨论。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
“物质的量”是一个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抽象难懂的概念,它作为医用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把人们的研究视野从宏观引入微观,在微观的世界里,需要人们更多地使用发达的抽象逻辑思维来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引入,对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欠发达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1]。笔者采用项目化教学,对章节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巧设情境,深入简出,生动形象地进行讲授。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创设情境、任务实施、任务总结、讨论与练习、作品展示、课后延伸和课后反思多个环节。
1.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专业特点,确定了此次任务的教学目标[2]。
1.2.1 知识目标
掌握医学上“摩尔”这个单位的应用;理解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概念;熟悉临床上使用物质的量配制溶液的方法。
1.2.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设计和创新能力,举一反三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合作能力。
1.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此次任务的教学重点是医学上“摩尔”这个单位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经验,确定了此次任务的难点是学生对“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3个概念的理解。
1.4 学时分配
此次任务利用2个学时进行讲授。
1.5 教法、学法
此次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授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练习反馈法学习。
2 教学过程
2.1 创设情景
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物质——一滴水,并告诉学生这一滴水中约含有15万亿个水分子,如果让13亿人去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需要2万年才能数完。接着,创设情景,给学生们布置任务,创设一个科普游戏:计算一瓶矿泉水中水分子的数量。最后,引出此节课的学习任务,即告诉学生,在开展这个游戏之前,先来认识一下今天的学习任务。
2.2 任务实施
任务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3个子任务的实施。首先,子任务一:物质的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分别完成3个问题,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问题,即:物质的量的定义、表示符号和单位,先小组内讨论后,再推荐学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作答,然后,教师再对关键词进行解释说明,尤其要详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在医学上的应用,以及摩尔、毫摩尔和微摩尔三者之间的换算。接着,教师巧设一个问题,即:每个基本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基准,如质量的单位——千克,它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标准是什么呢?由此引出子任务二:阿伏伽德罗常数,同样,先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完成“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表示符号、数值大小以及单位”4个问题,还是采用先小组内讨论,再推荐学生具体作答,同时,教师再对关键词进行解释说明和反复强调,如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即阿伏伽德罗常数值,反之,6.02×1023任何微粒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并且,针对关键问题通过举例来加深理解,同时推导出微粒数量、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三者的关系式:N=n×NA,其中,N表示微粒数量,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再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表格,给出几种物质的每个原子或分子的质量,让学生们计算1mol该物质的质量,计算结果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或式量进行对照,从而,引出子任务三:摩尔质量。采用同样的方法,先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完成“摩尔质量的定义、表示符号、单位和数值”4个问题,还是先由小组内讨论,再由个别学生依次作答,同时,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依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得出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M=m÷n,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n表示物质的量。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总结出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先小组内讨论,巧妙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普游戏”中,并且有各小组选派代表進行详细的说明和展示“游戏”实施过程。
2.3 任务总结
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自主探究,对此次任务进行总结,此任务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分别是:(1)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2)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3)摩尔质量的定义;(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式。
2.4 练习讨论及作品展示
教师结合此次任务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3种题目,即:已知物质的质量,求物质的量;已知物质质量,求物质的粒子数;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别给出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先小组内讨论,然后每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计算和演示,最后,对各小组完成的题目进行评比和点评。
3 课后延伸
课后,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知识拓展任务:一个糖尿病患者一天正常吸收多少水分子?在教师逐步引导下分析糖尿病患者一天的正常饮水量,再结合此次任务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微观计算。通过拓展知识的练习,力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反思
4.1 成功之处
(1)将师生互动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各阶段,使教学的计划、实施与评价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2)适时、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教学变得高效、便捷,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创设情景,让学生不再一味枯燥地学习理论知识,而是生动形象地进行情景学习,同时,课中通过分组实施任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3)紧扣专业特点,践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充分诠释了教材“体现职业特色,服务专业”的理念。
4.2 不足之处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在游戏实施和知识拓展中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表现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通过师生互动,着重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邹惠静.五年制高职高专醫用化学中“物质的量”有关内容难度的定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16-117.
[2] 郭云华.医用化学“低渗、等渗和高渗溶液”信息化教学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0):89-90.
[3] 赵新战.高职应用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8(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