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探析

2019-11-15 11:52
昌吉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黄 欣

(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一、SPOC的背景及内涵

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才培养与人才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创新的关键在于突破原有局限,形成新格局、新形式、新产出,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基础在于对已有资源的有效整合,SPOC的初始模式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能够满足这一需求。顾名思义,“慕课”有“倾慕、向往的课程”之意,即MOOC在于打造一种开放式的课程模式,使对所开设课程感兴趣的学习者都有机会参与课程学习,以达到对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1]。因此,借助新时代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的便利,MOOC采用线上教学的形式,其优点在于对教授与学习参与双方的准入门槛限制较少,课程性质多为基础性的通识普及类课程,能有效促进学习资源的传播,提升师资落后地区的教学效果。但原始的MOOC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对知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限制性不高,尤其是对于知识接受者基本只有网络设备上的要求,加上其课程规模较大,使得知识接受者基础水平差别较大,而多数知识接受者之所以有在线课程的学习需求,通常是出于模糊认知下的直觉性爱好,实际对相应课程内容知之甚少,需要成本较低的入门普及性概念梳理。这使得MOOC内容虽然广泛,但难以精深,不利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也不利于专业人员的沟通切磋[2]。

在此基础上,MOOC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衍生了一种创新模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以期突破其原有的局限性。SPOC与MOOC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产物,SPOC沿袭了MOOC的思路,都以在线课程(online)为立足点,强调利用网络资源的强辐射性使知识传播突破空间乃至时间的限制[3]。不同之处在于SPOC的侧重点在于通过规模限制使课程适用对象专业性更强、精准性更高。其规模限制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数的限制,不同于MOOC对于学生人数的无限制,SPOC对学生人数有上限的界定,一般以几十人为宜,最多不超过几百人。究其原因,人数过少不利于交流讨论,人数过多使得教学资源分散,师资力量难以分配到每个人的针对性指导上。二是对于学习准入门槛的限制,通过对基础水平的界定甄选具备相似基础的学生进行学习,使学习对象范围不像MOOC模式下可能存在从零基础到熟练者的跨越。学习准入门槛的限制使甄选出的学生形成一定的能使用专业术语沟通的“圈子”,外人理解与融入难度较高,由此SPOC模式具备一定的私密性,因此SPOC课程也被称为“私播课”。

SPOC与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更为吻合[4]。首先在课程规模上,SPOC的设置与高校课堂相似。一方面是人数上SPOC设定的人数为几十至几百人,前者与高校一个行政班级的人数相近,后者与一些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人数相近。另一方面是SPOC有学习准入门槛的限制,高校对批次和专业的划分实则也对学生基础层次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其次是高校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SPOC通过在线课程的设置,能为致力于在某一专业领域探索深挖的学生提供全球化的丰富学习材料与资源。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研究

(一)多元教学模式内涵

多元教学模式是指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多维度教育与学习探索的教学模式[5]。所谓的“多元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区别于传统的短期性功利目标,多元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注重对审美的培养与品格的发展。其次,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灌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记忆为主的教学策略,多元教学模式融合了共创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思维。最后,教学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估手段,在多元教学模式中不再注重以考试评分作为学习成果的唯一衡量标准,而是更注重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收获与能力提升的自我评估与体验。从教学模式来看,它是指贯穿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中相对固定的框架与模版,即教学模式是对教育与学习过程的形式限定。对教学流程的丰富化,使其不局限于传统的引入、讲解、练习与作业,是教学模式多元化的体现。

SPOC模式中渗透着多元教学模式的思想,体现在SPOC强调灵活性,使用在线课程实现教学资源的灵活调配,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外,还体现为SPOC规模限制所带来的私密性实则反映的创新性与专业性,与多元教学模式的内涵思想是一致的。无论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抑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其实质均为挖掘教学创新的可能性、提升教学效果的针对性与专业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无论对教学模式进行何种形式的创新与解读,教育教学的落脚点始终是培养人才。在对人才的综合评估中,常划分为才能和品德两个维度。德才兼备为杰出英才,有塑造为社会栋梁的潜力;反之,有才无德的人可能利用其才能作出自身获利但损害他人与社会利益的事情,是最为危险的一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的讲解贯彻落实我国的思想方针、培养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爱国主义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为理论课,而理论课是基于一定的逻辑梳理专业概念,形成知识框架体系,较为枯燥晦涩,需要学习者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也需要讲授者有较强的课程把控与引导能力[6]。而运用多元教学模式,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与有效性提升提供思路。一方面,多元教学模式能从技术层面提升教学生动性和有效性。多元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充分参与,而高校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对新生事物更为敏感,接受能力也更强。因此,在多元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有更多机会借助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从而使教学呈现更具生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的探索还能通过教学思维层面的开拓提升教学生动性和有效性。多元教学模式中对师生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尝试,由此带来的教学思维的改变,实则是更深层次的变革。

三、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实践路径

如上文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生动性和有效性。而在落地执行的实践层面,SPOC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探索的切入点。究其原因,SPOC与高校教育发展趋势契合度高,且SPOC借助网络平台的创新性与多元教学模式的思路具有一致性[7]。

(一)设置制度保障,寻求资金支持

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在实践上需要由宏观到微观的制度保障[9]。

图1 制度保障模型

第一,在宏观的教育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应该明确SPOC的模式与定位[8]。一方面可借助SPOC平台挖掘相关从业人员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前沿理论,从制度上保障其分享、传播的权利。为热心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者提供相应的平台授权、资格审核、教学辅助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涉及我国政治指引方针及人才品德培养,对其规范性和正确性有必要通过相关制度进行严格把控。对于基于SPOC模式分享思想政治理论的准入门槛也要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规范其讲授范围的思想正确性,杜绝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内容。对于可能出现的违规内容要以相关手段及时监控并进行修正规范,首先可规范电子监管手段下的敏感词汇,对相应热词进行自动搜索和监管;其次可通过设置举报机制,保障高校师生主动监察的权利;最后,对于已被查实的违规内容,经警告及相关条例普及屡教不改的,可利用网络手段追踪传播者,并按照相关制度给予一定惩罚,由此避免高校师生接受网络伪装下曲解的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在微观的教育管理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保障应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入手。一方面,在数量上,需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必修课,每学期均需要保证一定的课时量。对于单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规定学时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通过相关制度对学时予以明确,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参与评优的门槛条件。在数量上对SPOC多元教育思想的体现为,在保障学习数量的基础上,对教学形式的灵活性予以鼓励,将线上教学的时数也纳入课时统计范围,在教学的时间选择上给予师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另一方面,在质量上也应设置相关制度,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内容上通过出台相关课程设置规范,要求教师提交课程纲要、考核要点等教学归档材料,保障小组合作、模拟剧场等教学模块设置在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促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同时,对于线上教学也要严格把控,让学生认识到线上学习仍需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紧跟教学进度,而非停留于打开电脑播放视频的形式。对于理论学习上投机取巧的行为,通过设置定期按键、视频中断答题考察等技术手段进行甄别,在考察制度上对违规行为按程度轻重给予警告、扣分、取消成绩等处分。

第三,制度层面的设置除了能提供最基本的要求和框架,还有助于获取资金资源,为该方面投入的资金提供监管保障。究其原因,基于SPOC的多元教学平台搭建离不开线上开发以及各种新式教学资源的引进,需要资金支持。一方面,从高校内部,无论是用以教师科研还是学生自主研究的资金,都应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金保障制度,细化资金用途,对于以课题研究项目形式划拨的经费,应设置前期审查、中期考核、结题验收制度,保障研究资金而非采取划拨经费后置之不理,最后临近结题时间节点开始催收的做法。对于用以线上平台开发的技术性经费,应设置严格的审批报销制度,使材料设备购买有明确的账目记载,杜绝虚报经费、挪作它用的隐患。另一方面,在高校外部,可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制度吸引社会企业资金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外部资金设置专款专用制度,通过结算报表、课程建设档案等汇报制度确保外部资金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

(二)明确师生角色,发挥主观能动性

制度层面的建设更多是为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建设设置底线,通过制度的监管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挪用教学资源的成本。而为了使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本质上仍需要调动师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师生教学兴趣与内驱力,达到理论的高效理解与运用[10]。

多元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提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多元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程框架下根据自身困惑或兴趣结合实际需求,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研讨理论,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如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的建议、提供课题研究的思路等,并不决定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具体途径。

图2 主动性激发模型

第一,在SPOC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课前准备阶段为学生匹配线上和线下学习的身份。以多元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学习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学习通常在线下课堂进行分组,而基于SPOC的多元教学模式下,除了线下课堂实地分组以外,还能提前在课程准备阶段进行线下分组。其优势在于,首先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线下分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在寒假、暑假等假期时间段提前进行,这为学生组合的调整与适应预留了足够的时间,也有利于学生提前预习。其次,基于SPOC规模限制的特点,系统能够以数据库的形式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年级、专业、过往成绩等基础信息,有助于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门槛。由此,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除了有线下实际学习中的自然班级身份,还有对应的线上学习组别身份,便于后续学习的规范化与多元化。

第二,在课程学习阶段也可尝试多元教学模式。在线上课堂中,可聘请校外思想政治理论学者、时政分析研究员等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深入理解与实践的人才进行专题讲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为理论实践提供思路与方向。同时,线上平台还能充分发挥大数据与云储存的优点。其中,大数据能够通过热词提取挖掘思想政治前沿理论,促进学习内容的及时更新;而云储存则能实现相关学习资源的共享,如通过云平台实现小组笔记共享,实现学习资源在线上与线下使用中的转移。此外,线上学习平台有资源丰富、时间空间灵活等特点,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与转化,还需要在线下平台中落实。线下平台为线上平台的学习提供框架与线索,在线下平台中,通过个人汇报、小组展示的形式把不同模块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进行串联,同时教师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点评与引导,补充个人与小组片段学习中忽略的内容,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

第三,在课程评价反馈阶段也能发挥多元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学评价引进多元评价体系,不再局限于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不再由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一次性决定学习成果评估,是多元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SPOC模式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这一评价目标。一方面,在多元教学的评价模式中,虽然提倡学生互评等评价手段,但由于互评中仍涉及自身成绩,容易出现“充好”的倾向,即互相之间给予高评价以换取自身的好评。而SPOC中的线上平台能够通过技术达成匿名功能,其保密效果更高,互评的成绩也更为真实。另一方面,多元教学的评价模式中提倡对学习过程中参与度、积极性等多种指标的考量,但对于权重等方面的分配仍带有教学设计者的主观性。而运用SPOC模式的思路,对考勤、作业提交、评估反馈都有较为准确的记录,便于后续的考核折算。在此基础上,还可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学习成果的分享,如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参照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等客观量化指标进行学习成果评估。

综上所述,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可行性思路一是设置制度保障,寻求资金支持,为多元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基本底线;二是明确师生角色,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保证多元教学模式探索可持续性顺利进行的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