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如艳
(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引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其基本形式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在以知识的掌握为价值取向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由教师主宰,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教书人,而学生更多的则是默默地接受知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从学生学习中心出发,基于教学评价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将对推动高校有效课程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以学评教”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蓬勃发展。本质上不是“学生评价教师”,更强调“学生评价教学”,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状态来判断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强调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学习成果。[1]
为了反映学生课堂的学习状况,评估和教学的重点已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因此,创建有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先决条件。传统观念中,学生课堂教学中的需求仅仅局限于知识,殊不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应当包括知识,还要兼顾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兴趣,等。因此,学习评价的课堂评价方法是在明确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使教师更清晰地感知学生的课堂需求,从而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情感等发展方面都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作为高校合格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我们才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但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班级的规模愈变愈大,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基于此背景,高校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即以学评教则能够做到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及因材施教。
在目前对高校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我们知道学生不仅要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是否完成。反之,若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学习到他们认为有用的知识,那么即使该教师备课再认真、讲授再精彩,他们也会认为该课堂教学于他们而言是无效的。而以学评教本质上则是克服此项弊端,该评价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进步程度纳入评价的范畴中。通过学术评价,我们可以全面考虑学生认知和非认知因素的统一,促进他们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情感和态度,学习方法和策略,社会意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发展。[2]
一方面,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在有效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最初,其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优秀品质的教师,有学者认为具备此类特征的教师其教学必定是有效的。[3]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教学观念的转变,很快这种观点受到了质疑。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效的教学开始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转向学生学习。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只有在被学生接受和吸收后才能实现,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建立“以学评教”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目前,在教学定位的全面发展下,图书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此矛盾中,学生该如何实现自身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呢?为解决此问题,我国学者在汲取、借鉴杜威等教育家的理论精粹基础上,对该问题做出了回答,那便是“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实现自身的素质发展”。[4]这意味着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把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作为教学的本体和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促进学生有效完成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指南。[5]
总之,学生评价的指标是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定义的。研究表明,有效的教学行为具有以下特征(表1)。[6]
表1 有效教学学习行为的主要特征、内涵和表现
有效教学行为的四个维度是互补和辩证的。其中,针对性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基础,在学生学习行为中,若其与教学条件、目标及内容相匹配,然后通过主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来表达相关性。有效学习行为的四个特征,构成了以学评教的核心元素。因此,一方面,只需要体现这些有效学习行为的特征,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它们。另一方面,将学习行为和高校课程《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的具体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高校该课程领域教学的本质。
我们将表1中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与高校《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学习的特点相结合。设计了该课程的“以学评教”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表2 “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教学评估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来评估教学。它能够促进教学过程不断的完善。通过应用该课程的“以学评教”评价体系,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评教,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二者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学评教不能只停留在指标体系上,这是因为使用主体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对指标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方面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我们首先应该力图做到学生与教师的认知一致,避免理解差异。如此,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指标体系的要求有效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可在学生对指标体系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较一致的理解和理解,以便可以将指标系统转换为评估状态的评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