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1-15 01:53司冬梅代小维邬雪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障碍性生物反馈盆底

司冬梅 代小维 邬雪容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518067)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高龄产妇的增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日益受到临床医师以及产妇的重视[1]。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为18.5%~46.5%[2]。由美国学者统计发现,自然分娩是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而妊娠期女性内分泌变化及子宫的压迫作用均会导致盆底肌肉的慢性损伤,因此剖宫产产妇同样会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3]。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以提高肌肉收缩质量、协调盆底肌活动以及改善局部神经功能为主,为进一步探讨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剖宫产及自然分娩产妇的应用价值,进行本次临床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孕产检查并分娩的产妇300例,最终自然分娩产妇182例(A1组),剖宫产分娩98例(B1组),所有产妇接受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另外各选取45例产妇分别作为自然分娩对照组(A2组)、剖宫产分娩对照组(B2组)。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产妇自妊娠至分娩于本院进行孕产检,均为单胎初产妇;产妇对盆底肌肉锻炼以及生物反馈电刺激了解且治疗依从性好;产妇及产妇家属对治疗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有阴道或会阴部手术病史;既往有大便失禁、便秘或者盆腔脏器中重度脱垂病史;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习惯流产或其它严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病史;孕检证实为双胎或预估单胎胎儿体重>4kg。

1.3 干预方案

1.3.1对照组孕期给予相关知识宣教,但孕妇本人对孕期盆底肌训练持怀疑态度,担心早产,拒绝孕期做任何盆底训练;产后因经济情况或无人照顾孩子等理由拒绝定期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但同意产后做盆底肌测定。

1.3.2干预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讲,包括盆底结构与功能、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及作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意义等,提高产妇及家属对相关治疗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妊娠28周起进行盆底肌肉锻炼, 首先为慢肌训练,即I类肌练习,肛门及会阴收缩3~5s,休息6~10s,一共做10组。然后再做快肌训练,即II类肌练习,快速收缩肛门5~10次,休息5s,做10组。每次收缩的次数依照个人肌力、疲劳度而定,每次锻炼持续10~15min,每日锻炼2次。随着锻炼的进行,每次收缩时间逐渐延长、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每次锻炼时间逐渐延长。每日锻炼可在1天中任意时间进行且持续锻炼>8周,孕检时对产妇盆底肌肉锻炼记录进行检查,督促产妇持续锻炼。产妇产后42d返院观察,无恶露不净、子宫复旧不良、泌尿系炎症以及生殖系统炎症,则进行盆底肌力检测,依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法国Phenix U4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每次治疗30min,1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6周。

1.4 观察指标

1.4.1产妇盆底肌力、阴道压力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分别于产后第6、12周测定产妇盆底肌力、阴道压力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

1.4.2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于产后第12周通过调查问卷以及产妇相关症状判断产妇有无阴道前后壁脱垂及尿失禁等发生。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4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产妇盆底肌力、阴道压力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

干预组产妇均接受了全程治疗。产后第6周,A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A2组(P<0.05);B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优于B2组(P<0.05)。见表2。产后第12周,A1组、B1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分别优于A2组、B2组(P<0.05)。见表2。

表2 产后第6周各组盆底功能指标比较

*与A2组比较**与B2组比较P<0.05

2.3 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产后12周A1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以及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A2组(P<0.05);B1组产妇阴道前壁脱垂、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B2组(P<0.05)。见表3。

表3 产后第12周各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例(%)]

*与A2组比较**与B2组比较P<0.05

3 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产后疾病之一,主要为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相关疾病,包括盆腔器管脱垂、尿失禁等常见疾病[4]。发生与肥胖、年龄、妊娠、分娩次数以及盆腔手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剖宫产并非是降低产后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方案[5]。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包括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针灸治疗以及微波治疗等[6]。盆底肌肉锻炼是谋求按临床最为常用且临床适用性最广的盆底锻炼方式[7],具有诸多优点,其锻炼方式简单易学、无需特殊器材,且训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能够有效增强盆底神经功能及尿道阻力,进而提高盆底肌力以及控尿能力[8]。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以减少产妇肌重丢失,阻滞肌肉萎缩,有效加快神经轴突再生以及减少肌肉失神支配时间[9-10]。另外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增加盆底局部肌肉力量以及局部神经血管营养状态[11-12]。

本研究中产后第6周及第12周,接受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自然分娩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说明自然分娩产妇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盆底肌力以及盆底功能。产后第6周接受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剖宫产组妇女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优于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产后第12周,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组产妇盆底I类肌力、II类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以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组,说明剖宫产对阴道压力以及阴道收缩时间影响较小,但产妇进行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仍能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力以及盆底功能。无论产妇自然分娩或者剖宫产分娩,产妇都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盆腔脏器脱垂,但是经过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可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

综上所述,无论分娩方式如何,产妇经过妊娠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并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障碍性生物反馈盆底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