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黄玉红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领悟到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与价值,并已迈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步伐,积极地将其引进课堂。与单篇文章教学相比,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对一般的语文教师而言,仍然是一个挑战,不少人还处于模糊与摸索阶段,问题也很明显。有研究者分析认为,整本书阅读指导情况不容乐观,阅读指导的功利化和阅读指导的粗放化、碎片化需引起教师的注意,具体表现为“四过”:
(1)过简:把整本书阅读等同于浏览浅显易懂的通俗读物。学生只是“走马观花”,无法领略书中“美好”之处。
(2)过详:把整本书阅读等同于传统教材内的篇章阅读或片段式阅读。教师“肢解”了整本书,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3)过高:整本书阅读未能基于儿童立场去思考与把握,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全盘托出”,学生听完仍然“云里雾里”。
(4)过低: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教师只是带领学生们了解故事情节与内容,目的是应付考试。
如此,对整本书的阅读在课堂上就没有“真发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美好憧憬又将演变成另一种形式主义!学生也就得不到“真发展”!如何指导学生回归真阅读的场域,培养积极的阅读者呢?笔者认为应遵循“立德树人”的总要求,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语文课程的特点,体现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的教育原则,在操作策略上进行新探索。建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一般范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顶层设计、分层指导,应该让学生历经这样几个过程:指引学生在“走近”中“走进”——让阅读真开始;引领学生在“走进”中“走深”——让阅读真发生;带领学生在“走深”中“走出”——让阅读真延伸!
兴趣与认同是学生阅读的心理基础。引导学生爱上读书,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体会到读书的审美享受。
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打开方式。我们带领学生阅读整本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信仰”,让学生愿意翻开书,引发阅读期待,从“走近”到“走进”,这里强调的是“真的打开书去阅读”。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可见,“趣”是整本书阅读“导读”的第一要素。对小学生而言,进行多元激趣,学生能够安安静静地捧起书将其通读一遍,做到身处书中,入情入境,这是让阅读真的开始的不二做法。在一次研讨活动中,五位教师上的课都是著名作家金波的《昆虫印象》,他们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激趣,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书”。
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介绍这本书的微视频,学生观看后不仅对本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还能初步感受到书中的兴趣点。“灶马”“伏京儿”“乌英哇”“豆娘”……这些虫子的名字本身就充满趣味,会自然而然地吸引着学生打开书本开始阅读。
在课堂上,教师选取书中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再配上书中对昆虫生动有趣的描写,让学生们猜一猜昆虫的名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信息满满的去书中揭秘。
金波爷爷,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大名人。学生们已经学过他写的《最美的叶子》等课文,也读过他的不少文学作品。依托名人效应,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昆虫印象》是金波先生所著的一本极美的散文,每只昆虫都化身可爱的小精灵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因此,这本书受到很多学生的“热捧”。通过本书及系列丛书的热卖,能激起学生心中阅读的涟漪。
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建立阅读“打卡群”,学生们就愿意捧起书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有了相互交流,相互鼓劲的小平台。因为“小打卡”能上传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学生有了阅读的愿望与需求。
仅一本书,五位教师就用五种激趣的方式引领学生们打开书,为学生能“读进去”奠定了基石。当然,导读的策略远不止这五种,可以融入活动元素,举办和阅读整本书相关的各种活动,让活动为阅读激趣。要想维系学生长久阅读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们预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故事的结局,等等。
整本书阅读,从走近,到走进,再到走深,阅读才能真正发生。这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是一个具有挑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真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要契合学生的需求,要能带领学生“融入其间”,沉浸于文字的海洋。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中要着眼阅读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共读,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学会阅读,才能使他们在阅读中真正涵养品质,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回响。
整本书的阅读,需找到一个“切入口”,让学生从厚厚的书中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形成自己对这本书的知识框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而这个“切入口”应该是一个合适的话题,围绕话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会触发学生各种观点的产生和碰撞,获得生长的可能。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草房子》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这一群书中的少年,你们愿意和他们做好朋友吗?你最想和谁做好朋友,为什么?”这一个话题不仅贴近学生,还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桑桑、秃鹤、秦大奶奶……几乎可以涵盖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了细节的描写,如杜小康撒尿动作的描写;关注情节的发展,像描述杜小康衣着和外貌的句子……师生共同阅读,共同交流,共同分享,学生就获得了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的信息,见证了他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这样,学生就能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形成知识链。
文学作品一定是文字的艺术。读整本书不能忽视文字的魅力。只有让学生发现文字的美妙,汲取其中的营养,才能不断丰厚自己,才有可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笔者带学生阅读《绿拇指男孩》时,就寻找到书中有两处典型句子值得品味。这样的“精彩处”也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1)教师出示两段话。
每一扇监牢的窗户、每一根铁条,都有花儿的足迹!藤蔓到处攀爬、缠绕、垂下,仙人掌取代了墙顶恐怖的铁刺。
他们再也看不到铁条、铁刺,他们也就忘了要越狱。被释放的人也不想走了,开始喜欢上了种花。
(2)请学生们读读这两段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3)带领学生比较这两段文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4)师引导:这就是作家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它能让你的感受随着文字的变化而变化,让你时而喜悦,时而忧愁。书中像这样的对比描写很多很多。把书翻一翻,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5)学生找到了书中对贫民区,对动物园,对医院房间前后的对比描写。
读着读着,语言的魅力自然而然沁入学生的心脾。他们品析着、消化着,这样的阅读是“真阅读”。在“精彩处”停一停,带领学生流连其中,这样的阅读就是换一种方式学语文。
读过《女巫》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对文中三段“变鼠”场景津津乐道,笔者也认为这是此书中最具魔力的地方,因为罗尔德·达尔的创作手法是不一样的。而这“不一样”就是小说的“冲突之处”,也正是这整本书充满张力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契机。有一位教师就采用 “联结”策略,带领学生关联前后,探究三段“变鼠情节”。
学生们自由阅读,通过前后对照发现:文中写布鲁诺变成老鼠,着重表现人变成老鼠的奇特过程,这是目之所见;写“我”变成老鼠,着重“我”痛苦的感受;而写女巫变成老鼠,言语之中却透露出那种大快人心的喜悦之感。三段“变鼠记”,三种写作方法,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被发掘出来了。这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重要学习品质——自主阅读、主动探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立,主体能力才能得以发展。自主探究能力,也能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阅读主体,学会“鉴赏”,这是重要的阅读能力。我们在鉴赏的同时,能激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认同现象,从而赋予作品深刻丰富的思想意蕴,自己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整本书阅读,除了引领学生鉴赏文本语言,也可带领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用人物精神激励他们,引导他们崇尚真善美,鼓励他们向书中人物一样不断登攀。比如,学生阅读《孔子的故事》这本人物传记时,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书中孔子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鲜活起来,这样才利于消弭“孔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让孔子的形象高大、立体起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先引领学生采用“故事讲述”“抽象概括”等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讲述孔子的故事,体会他的情深义重。学生所讲的故事也许是零散的,也许是简短的,但故事是温暖的,直入人心的,能与学生的心灵进行碰撞,学生能无痕地获得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成长。这样的阅读指导,对于刚开始有独立见解的学生们来说,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心智的成长,都有非凡的意义。“立德树人”也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并不是进行烦琐的分析,也不是无度深究,更不是将成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只是指向“阅读真发生”。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真正发出拔节的声音!
整本书阅读的“读深”是吸收、体验并获得认同的过程。仅仅如此,还不够,它还应是产出、倾吐、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读出”,这是整本书阅读的较高境界,也是整本书阅读进行有效延伸的必要路径。
带领学生阅读整本书,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在书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验证自我的生命。学生读完《青铜葵花》一书,扉页上的那句“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我想这句话一定能在学生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虽然现在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苦难的生活,但他们一定能体悟到这种“苦难”在文中人物的心中却是充满幸福的。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对待苦难的态度——在苦难中保持乐观是一种能力,在苦难中保持善良是一种崇高,在苦难中坚守美好的憧憬并坚持努力,就是一种幸福!学生“读出来”就能领悟到曹文轩写此书的真谛,就能形成更深层次的精神滋养。
有了这样真切阅读的痕迹与细节,阅读就一定能变得“人书合一”——人因书而灵性起来,光彩起来,充盈起来。因此,阅读真发生,就必须引导学生在“走深”中“走出”,这样的阅读才能完成从眼睛享受到内心深处的获得。
以《女巫》为例,教师抓住此书结局意犹未尽的特点引发学生继续想象:故事的结尾,小男孩消灭了女巫,但自己依然是一只老鼠。你对这样的结局满意吗?假如你是这本书的作者,你可以决定这个故事的结局,你希望“我”继续做一只老鼠还是让“我”重新变回小男孩?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老师提供一些主题,如《我来到女巫城堡》《我与女巫老鼠相遇》《女巫来到我身边》进行再创作。这样的一个习作练习不仅能考查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感悟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语言结构体系。这属于创造性阅读,这样的阅读犹如一池活水,时时激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浪花。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会鼓励他们不断地探索,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种高品质的阅读效应。
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呼吁:整本书阅读,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仅仅让学生关注整本书的情节,这样的阅读只是消遣而已。因为思维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个“源”,才能真正提升阅读品质。我们根据学情,依据文本特点,找准“关键点”加强训练,即能关注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一位低年级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笨狼的故事》,就引导学生们通过人物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人物关系来寻找辨析不同的狼。
师:哪些是“笨狼”的形象?为什么是“笨狼”,具有哪些特点的狼才是“笨狼”?(此处用的是归纳法)
师:哪些是其他狼的形象?(此处用的是排除法——因为不具有这些特点,所以不是笨狼)
师:大灰狼罗克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狼”的形象。他和“笨狼”一样,对人很友善,但却又有着和“笨狼”不一样的性格特点,想认识它吗?(此处用的是比较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好地在关键点上发力,把“思维”引进了课堂,链接了“思考力”。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正常思维:这是对的,为什么?你认为不对,又是为什么?还要知道在不对中又有对的要素,这些要素体现在哪儿。这也正是我们带领学生读书的目的之一——让学生的思维在读书中成长起来!
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不是读一遍书就自然形成的,需要在富有指导性的学习情境中走几个来回,方能不断提高。本文提出的在“走近”中“走进”、在“走进”中“走深”、在“走深”中“走出”的指导范式,三级阶梯相互贯通、逐级递进、协同发展,优化了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品质。
整本书阅读,只有运用真策略,进行真指导,阅读才能真发生。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实现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