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传浩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思维导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英国东尼·博赞(Tony Buzan)所提倡、推广的一种思维和学习方法,被称为“大脑使用说明书”。这种思维方式立足于现代神经生理学,以神经突触之间的链接为依据,结合了左脑的语言、逻辑思维以及右脑的形象思维,以发散性图示为特点,对思维、记忆、学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受到了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的关注,并得到了广泛使用。笔者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思维导图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方剂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现可提高方剂学教学效果,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思维导图力图解决以下问题:“知道如何学习”“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最佳的记忆技巧”“有无最佳的普遍的思维技巧”[1]。结合现代神经生理学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提出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模式,发散性思维及其自然表达。同时结合左右脑分工理论,左脑负责语言、数学和逻辑、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图像、空间、想象等形象思维。思维导图模拟大脑的思维过程,意图全方位使用大脑。
中医学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并不完全依赖于概念、定理、逻辑推演,相反,注重发散性思维。以《黄帝内经》为例,各篇中的内容并非完全围绕一个核心进行阐述,作者更多运用联想的思维方式来阐述观点和论证。同样,《伤寒论》中某些条文往往相互错见、前后呼应、同类比较、异类并列,王肯堂谓“如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鳞甲森然”。如果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各篇中条文的思维进行探查,并用图示方式表达,对于初学者均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效果。
中医思维具有典型的意象思维特征[2-3],这是因为中医依托于传统文化,而周易又是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渊薮[4]。《易传》说:“易者,象也。象者也,像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这种思维方式立足于“象”,需要经历“取象”“构象”“用象”等阶段,均离不开经过抽象的形象。在中医学中,往往依赖于观测证候,构建生理模型,推知病理模型,方能辨证论治。也就是说,用“象”构筑的生理、病理模型,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因此,“象”在中医思维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解释中药的功能中,古人也往往取象比类,以解释中药的功能,如花叶类多升散、果实类多沉降等。思维导图理念认为右脑主形象思维,包括图像、空间、想象等。在思维导图中,不主张大量文字的描述,亦不主张关键词的罗列,而是主张“一图胜万言”,图像的优势在于一目了然,易于记忆,充分发挥了右脑的功能。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用具体的图示,将教学图像化,更有助于中医理论的领悟和知识点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亦常用生活中的图像比喻来阐发中医方药的机理,胜于单一讲授功效主治,亦是此类“象”思维的不自觉运用。
方剂是辨证论治的结果和结晶,其间贯穿了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方剂学的每个方剂均必须有理法方药作为支撑,其中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临床学科的知识点,因此方剂学被称为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因此,在方剂学的学习中,需要总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及临床相关知识,以理法方药为线索,将这些知识点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否则学生在学习中将漫无头绪,不知主次。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理法方药思维的形成,其基本分类概念和逻辑结构让思维清晰敏锐,有助于整理既有知识,有助于推导、获取新的知识,便于学生对方剂学的学习。
笔者在学习思维导图的理念和方法后,将其运用于方剂学的备课、教案设计、幻灯片制作、板书设计、课堂授课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将准备讲授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厘清思维,写出关键词,不但不会遗漏知识点,而且主次清晰,并节省了大量的文字性工作,提高了备课效率。教案的设计,亦按照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用思维导图进行表示,简洁明了(例如逍遥散的思维导图见图1)。幻灯片制作和板书设计中,用思维导图,配合不同的线条、颜色、图形,可使诸多概念简洁化、形象化。从效果来看,能强化记忆、提升创造力,学习、思考时更轻松有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便于推理和记忆。学生也能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更能集中注意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图1 逍遥散的思维导图
总体而言,思维导图符合大脑的思维记忆特征,符合新知识推演和获取的规律,与中医思维方式和特征相契合,在方剂学教学中运用能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