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的命运共同体理念解析

2019-11-15 13:20吉林大学校部机关吉林长春130012
电影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救援队流浪

钱 锋 (吉林大学 校部机关,吉林 长春 130012)

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亚洲首位科幻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讲述了在若干年后,太阳老化,气候发生急剧变化,地球也将面临灭顶之灾,面对如此绝境,人类为了保存共同家园而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亡的故事。影片在上映后就以百分之九十的微博推荐率赢得了大家的喜爱,被人们誉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也成为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新起点。作为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影片在上映之初不仅引发了广大民众的称赞,学术界对于该影片也普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有专家学者曾对该片做出赞扬称“《流浪地球》不仅仅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新景观,而且作为中国电影升级换代尤其是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标志性作品”。[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部长高晓虹教授也评价该影片是运用影视艺术的手段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旨。作为一部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能够获得如此赞誉,不仅是因为其技术特效、原创武器装备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更是因为其输出的情感价值内核,全人类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故事背后体现的更是一种共同合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

一、电影《流浪地球》的叙事文本

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极速老化持续膨胀直至毁灭,气候发生急剧变化,地表温度直达零下八十摄氏度,地球也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作为商业中心的上海以及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标志的北京城等现代化城市都已成为被冰天雪地封冻的“死城”。面对这场灭顶之灾,人类表现出空前的团结,联合政府决定将整个地球推离太阳系,飞向4.2光年外的新家园,自此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人类倾其所有资源在地球表面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为地球飞离太阳系提供动力。与此同时,为保障地球航程安全,联合政府集结全球航天力量,耗时三十年建造了“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这一空间站也将以十万公里的相对位置伴飞地球,为地球提供预警、领航以及通信保障。面对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联合政府在每座发动机下都配套建造了一座地下城。在地球抵达新家园之前,地下城将是人类唯一的庇护所。至此,人类踏上了两千五百年的流浪之旅。透过影片开端直述的旁白,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所传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末世来临之际,只有全人类同心协力,“联合政府”集聚各国智慧、全球力量才有望保地球不灭家园不毁。

当外教在课堂上布置任务或者发问时,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选择使用交互交际策略中的猜测,即猜测外教所说的内容,并询问外教或者其他同学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这种情况下,外教会马上明白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并放慢语速或者换另外一种说法再解释一遍,直到学生完全理解。学生会经常使用“Is it…”或者“Do you mean…”等句式进行猜测式提问。

电影《流浪地球》将科学知识与人类想象力相结合而展开,较完整地呈现了从地球即将毁灭到重新获得生机的救援过程。影片是从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为了“流浪地球”计划在儿子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同各国航天员一起肩负领航者重任开始讲述的。十七年后,在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即将完成驻站工作返回地下城的时候,木星引力激增,地球飞行轨道发生偏移,地表“行星发动机”也出现故障停止运行,地球将于三十七小时后撞击木星。由此,为避免地木相撞,重启全部故障发动机,人类开始了关乎三十五亿人生死存亡的救援行动。这也为影片后续在困难重重的重启发动机之路上,中国救援队在呼吁全人类团结协作全力以赴拯救地球的行动中所承担的重任和担当埋下了伏笔。

无线传感器网络初始部署以及改进的单目标粒子群算法覆盖优化和考虑安全连通度以及网络覆盖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覆盖优化以及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覆盖优化的网络覆盖率的仿真结果如图2,圆表示节点的通信半径。

当前,随着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交往的程度不断加强,国际社会也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然而,与此同时,当面临各种层出不穷的挑战时,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解决,唯有靠世界各国团结协作。习近平也曾在联合国总部发言时指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流浪地球》第一出品方、中国影协副主席喇培康被采访时表示,《流浪地球》实际上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诠释与表达。全人类都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当地球濒临灭亡,无论哪一个国家的人都不可能幸存,地球灭亡后不会出现中国人存活而其他国家的人都死了,或者中国人死了而其他国家的人存活下来了,全世界的人唯有共同担负拯救地球的任务,这就是所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在影片中,不管是覆盖全球的“行星发动机”、人类联合建造的“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还是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种的人们共同展开的救援行动,都能使我们感受到全人类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地共同拯救地球的精神。电影《流浪地球》则真实具象化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成功诠释。

二、电影《流浪地球》的命运共同体理念解析

重启故障发动机,运送火石之路艰难重重,当所有故障发动机都已经得到重启,就差最后一批的时候,空间站撤离标志着救援行动面临失败。联合政府做出全球通报“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取代它的将是“火种”计划。然而,中国救援队不抛弃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他们企图尝试利用火石点燃木星重新拯救地球。但仅凭一支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他们再次燃起斗志以重新拯救地球的救援行动中,他们找人帮忙请求支援却遭别国救援队的忽视和拒绝。但他们仍旧坚持不懈,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以个人身份发出感性话语从而赢得联合政府以个人名义向全球播报予以帮助支援。与此同时,中国救援队女孩感性发声呼吁号召各国救援队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不放弃拯救地球,最终使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救援队的人们放弃与家人最后的团聚,为了拯救地球而共同携手战斗。这段情节设置虽然简单,却明确表现出中国救援队在参与全球协作拯救地球行动中对于自身扮演的引领者、倡导者和担当者的角色定位。也正是这段简单的情节拉近了与观众的情感距离,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对于参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所表现的立场和态度。影片最后,为保证顺利点燃木星帮助地球成功脱离木星引力,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以自我牺牲完成了点燃任务,也是这组镜头将影片推向情感的高潮。而在地面上由世界各国组成的救援队齐心协力保证了计划的最终成功,完成了“拯救地球”的救援行动。《流浪地球》的叙事文本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其家园情怀、集体主义、奋斗意志以及献身精神都为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注入了强化剂,使人们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内涵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之间逐渐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与依存的有机体。人类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救援队流浪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流浪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流浪的歌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遇见一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