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芦卫红/北京城市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新时期对党支部在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化要求。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党员的质量、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随着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发展党员的数量的逐渐增多。一些高校存在重视发展前教育,轻视发展后教育的问题。加强支部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本研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工作情况,初步探索建立党员成长体系。
民办高校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教师担任,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除了解决学生的各种事务性、突发性问题外,还要面对各个职能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在保质保量完成党员发展工作外,能够投入研究党员精细化管理的时间和精力确实有限,加之有些辅导员刚刚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党龄很短,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缺乏经验和思考,理论水平不高,因此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监督、引导就会出现薄弱环节。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应用的培养,因此教学模式一般为3+1或2+1,即学生学制的最后一年为校外实习。从学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到离校,支部进行教育管理的时间最多1年,刚发展或刚转正的党员很快进入社会,部分学生甚至去外地实习,增大了支部对党员持续性、系统性的教育培养的难度。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普遍办学时间较短,且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为了能在市场保持竞争力,民办高校将学生就业作为生命线,重视教学、学生技能培养实践和学生管理,相比之下,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和对学生的党建理论指导等方面投入不足。
民办高校具有可以随着市场需求调节专业设置等灵活性,加之近些年来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可以与一些公办院校相抗衡。但是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和民众的传统观念,使得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首先优先选择公办院校,因此民办高校生源质量较弱。学生差异并非智力方面,主要在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精神等方面。学生党员能主动进行自我探索和分析意识不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由点及面,深入思考,系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意识。
民办高校学生对就业的认识较公办院校学生看重和清晰,个别学生存在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有些学生入党动机不清晰,存在从众心理,甚至个别人认为加入党组织为今后就业或评奖评优增加砝码。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是党员政治上和党性上坚定的基础,在理论学习上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系统学,联系实际学”,才能在面对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坚定的信仰。二是党性教育。支部要坚持不懈的加强党员的党章、党纪、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使青年学生能够从“小我”走向“大我”,将个人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结合起来。三是入党动机的再教育。“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党员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入党动机,不能有丝毫松懈,时刻保持思想上入党。四是形势政策教育。当前国际情势复杂,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党员要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向身边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五是通识教育。通过通识教育增强学生党员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更好的发挥党员在服务社会和服务群众的作用。
一是党员分类教育。针对预备党员和新转入党员,通过与高年级党员结对的形式开展针对性教育。对于毕业班党员以视频学习、网络会议等形式加强对于不在校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二是党员自我教育。随着学分制的实施,班级概念逐渐淡化,相应的党小组或学生社团中的学生之间联系相对较多,支部在把好主题关、质量关的前提下,有学生自行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三是经常性教育。党支部每学期制定学习计划,每月设定主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研讨交流等形式,对所有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
切实加强对于党员的制度管理,提升党员成长过程中的组织意识和组织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规范党员言行的重要体现。在制度体系中从八个方面入手:一是“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支部书记至少一学期讲一次党课。二是组织生活会制度。以党小组为单位,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组织生活会,对支部或党员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组织生活会,提出整改意见。三是谈心谈话制度。支部支委和党员之间、支部成员之间、党员与对接班级积极分子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四是请示报告制度。每学期放假前和开学初,党员离校或返校要向支部报告,离校需向支部报告去向。五是行为制度。党员不论在互联网或校园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积极传播正能量,勇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六是群众监督制度。通过校园宣传栏和宿舍楼设置党员形象栏,要求在校园中党员佩戴党徽等形式,亮明党员身份,接受党内外监督。七是组织关系转接制度。支部要严格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和接收工作,对于组织关系暂存在支部的毕业党员,要求其以书面或视频等方式定期汇报思想状况,除在外地和出国人员外,要求其定期参加党员大会。八是半年工作述职制度。从预备党员预备期开始,党员每半年在党小组内,就对党的认识、个人思想意识、学习情况、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述职。
从支部对党员和党员对群众两个方面,四个层面构建党员服务体系。一是通过建立党员档案,为党员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支部要关心关注党员在校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帮助党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排解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二是通过岗位锻炼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在宿舍、班级和支部建设党员服务岗,通过党员带动作用加强学风建设。梳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三是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党员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中,学生党员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通过参与的城市建设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
绩效考核是对体系成果的最终评价,同时它又贯穿党员成长体系的整个过程。因此在考核体系制定阶段要做到定性、定量、定时限、定责任。通过制定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将党员的综合表现作为评价党员的重要指标,提高管理党员的实效性,促进党建工作目标整体落实。
党员成长体系的构建将组织期望与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为支部有效的进行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