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转型发展研究

2019-11-14 12:47柳树明
中国水运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吴中区转型升级

柳树明

摘 要:发达的水系是吴中区的宝贵财富,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下,加快内河港口转型升级,对带动区域经济和维持生态平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吴中区;内河港口;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10-0026-02

习总书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优化已有岸线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融为一体”。为此,江苏省提出了“关于江苏港口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地处苏州南城的吴中区,具有河网密集的突出优势,实现港口的转型升级,不仅对本区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完善整个江苏现代水运体系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吴中区内河港口发展现状

吴中区区在苏南运河、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苏西线、上沿山河道共有合法码头39个,泊位84个,岸线5798米,综合通过能力1630万吨,初步建成了内河港口发展体系。近两年,港口吞吐量稳定增长,2017年完成1003.7万吨,同比增长24.79%,见表1。

全面落实了防尘水污染、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等治理。全区133家港口码头,优化提升39家,取缔79家,纳规15家,开展危化品专项整治,强化综合安全管理。

2吴中区内河港口转型发展调研

虽然近年来港口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就整体发展横向对比,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在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上进行较大提升。根据领导要求,吴中区港口管理处组织了以“苏州市吴中区港口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实地调研学习。

省外选取了长三角内河港口相对发达的浙江省安吉、湖州等地。湖州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机遇中,加速了转型升级,成为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省内选取了无锡、淮安等地,他们在转型升级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本区对相关管理部门、水运、大型制造、商贸流通等企业,进行走访座谈实地查勘,确定转型发展的模式和目标。

3吴中区内河港口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3.1有效提升码头布局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加强港口岸线资源保护和利用

吴中区内河码头规模普遍偏小、等级偏低,基本没有超过5个以上泊位的,大多是1-2个泊位,1-2台吊机。港口产业链不够完善,功能划分重复。岸线资源多占少用,利用率低,以苏申外港线为例,沿线码头泊位长度为1802米,但实际占用约为3232米。由于分布零散,使水电等基础设施缺乏共享性。应整合港口岸线碎片化,科学配置资源和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引导港口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3.2建设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内河多用途集装箱码头

全区“互联网+”、机器人等智能产业的发展迅猛,由于原材料及产品销售两头在外,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量较大。去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4.36亿美元,按集装箱生成系数0.4万TEU/万美元计算,仅外贸集装箱就达到34万TEU。结合未来高能耗、高污染的公路集装箱运输将逐步向水运转移,急需加快建设内河多用途(集装箱)码头,积极申报二类口岸,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3.3建设以内河港口为节点的集疏运网络体系

虽然吴中区内河港口和综合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但是集疏运方式单一,90%由公路集疏运。需积极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甩挂运输,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完善港口与各种运输体系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内河的集疏运作用。

3.4增强港口现代物流、对外开放、多式联运等服务功能

大部分港口以大宗散货、液体散货等装卸、储运等传统服务为主,流通加工、商贸交易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功能不强,船货代理等航运服务比较薄弱,经纪、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基本空白,总体上仍处于第一、二代港口的发展阶段。必须向物流中心转化,提升对外开放服务能力,逐步向第三代港口转型。实现以港口为枢纽、以集疏运体系为支撑的高效江海河、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

3.5提高內河港口与沿海沿江港口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间的互动协调性

吴中毗邻上海和长江主航道,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港口建设滞后,与长江和上海港口互动联运较少。集装箱江海河联运,经济高效、绿色安全,符合国际运输发展趋势。根据测算,本区集装箱水运至上海各港区,单箱成本可节约200-300元,见表2。因此,应充分发挥吴中水运资源的优势,积极建设二类口岸,提高物流转载和对上海、沿江港口集装箱喂给能力,向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

3.6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

注重港口与综保区、临港产业园区的经济融合,构建配套协调的服务体系。支持大力发展中转配送、流通加工服务,开展冷链、化工等专业物流业务。积极发展与航运、商贸等关联产业的合作经营,打造港口现代物流基地。

3.7优化港口能源综合利用

新建码头必须配备岸电设施,逐步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引导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行能效管理。支持港口进行结构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节能减排的创新。

3.8强化信息化建设,促进港口服务高效便捷

重点建设港口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和物流的信息系统。加快建设以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融政府、企业等多部门和管理、经营、商贸、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资源高度共享。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实现“单一窗口”,港航、海事、海关、国检、边检等部门的监管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口岸便利化。

3.9提升港口装备智能化水平

鼓励企业推进自动化装卸设备、智能化流程优化与控制、管控一体化等技术的应用,开发专业化码头生产智能调度系统,开展全自动化码头应用试点。

3.10充分利用太湖资源,加快水上(旅游)客运发展

吴中区拥有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蜿蜒多姿的太湖岸线,发展水上旅游潜力巨大。在沿太湖已建有国家旅游度假区码头、光福渔港生态园、渔家欢风帆游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客运航道专项,针对太湖与内河、水上景区之间的互通,打造水上(旅游)客运一体化。

3.11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和设备应用,控制减少到港车船的污染排放。严格依法配备污染监视监测、污染物接收处理、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设备。引导企业开展生态型港口工程示范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3.12强化安全管理,深化港口平安建设

吴中区现有中国石油化工苏州分公司、苏州燃料有限公司2个危化品码头,随着运输量和储存量迅速增长,必须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加快港口重要区域技术防控、物理防控装备设施和治安保卫队伍建设,完善港口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建全企业主体责任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提高本质度安全。

4结束语

吴中区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找准定位,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转型模式。充分提升装卸和仓储能力、中转换装能力、运输组织、联运、管理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现代物流平台功能、临港工业功能和商贸、旅游功能,打造集约化、专业化、绿色化、平安化的内河港口群。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港口管理处2016-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报表.

[2] 王莹莹,孙宝.淮安打造区域内河集装箱中转港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水运,  2015,15(11): 95-97

[3] 《交通运输部关于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
吴中区转型升级
吴中区14家企业列入 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公示名单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生态公益林建设及管护工作探讨
吴中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劳资纠纷防控机制研究
地标性大米品牌吴中大米的建设现状及建议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中区建筑领域的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