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

2019-11-14 02:45
中学生物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标学业生物学

武 祎 郑 伟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明确了课程内容要求以指导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评价体系。新课标的颁布将推动高中课程和教学深层次的改革,随着学科教学内容的转型和重塑,教育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将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

课堂教学是新课标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根本途径。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引领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7版课标以案例的方式呈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的制定。通过表1中两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比较可以看出,2017版课标中的教学目标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1着重体现了“生命观念”的要素;目标2着重反映了“科学思维”的要素;目标3和4分别着重指向“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2003版课标的教学目标相对简洁,而2017版课标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和进行教学评价,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的。

如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来制订教学目标对于习惯了以三维目标描述教学目标的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下面浅谈如何有效制订指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目标。

表1 2003版和2017版课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的比较

1 深入学习,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2017版课标中界定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课标指出:“核心素养几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是学生品格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落脚点”。教师只有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落实,因此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这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要在教学中达成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首先应该内化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要对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进行研究和理解;另一方面要广泛搜集资料,研读课标组专家和学者对核心素养的解读文献和具体教学案例。

2 整合课程内容,分解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养成的过程。课程是核心素养的载体,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全面考虑如何有针对性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侧重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2017版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内容聚焦大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理解生物学大概念的内涵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科的逻辑结构有整体的把握,从而确定每个模块、每个单元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不可能在一节课实现,是需要每节课来逐步培养的,是跨学科、学期和学年的,具有阶段性。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总目标,整合模块教学内容,构建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课时目标在单元目标体系中的位置和逻辑关系,找出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和起点。换言之,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也应该是课时目标、章节目标和模块目标等教学目标层层落实的必然结果。

例如,《必修1·细胞与分子》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有3个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那么,在落实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这两个学科核心素养时,这三个探究实验的教学目标显然应该有侧重、有层次,而不能是同一水平同一目标的要求。

3 考量学情,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制订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学情。科学制订教学目标的前提是按照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水平不同的学生,所要达成的目标水平应是不同的。课程标准中对某一内容的学习水平有具体要求,但那应该是完成整个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后所要达成的最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进行设计,这也是一线教师制订每节课课堂教学目标的价值所在。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应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就每节课的课程内容制订一个全体学生基本能达到的基础目标,然后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基础、个体需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准确把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最近发展区”,分层次合理调整具体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生物学作为“6选3”的选考科目,教师还应该针对选择生物学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和不选择生物学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只参加合格性考试的学生,制订指向不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教学目标。例如,学业质量标准的一、二级水平的必修课程内容是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命题依据;而学业质量标准的三、四级水平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全部内容则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4 把握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课标指出“教学目标是依据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难,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的”。课标中的学业要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过程性要求。学业要求多为基于概念学习而形成的生命观念,以及初步的仅限于本模块教学发展的核心素养。学业要求指向主要核心素养,是逐步发展的,没有具体水平要求。新课标下的每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指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并不是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包括全部的核心素养,每一次教学活动指向的某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学业质量标准将每个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水平来阐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为学生指出了具体学习内容的要求,也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科学、正确、合理地表述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把握好四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素养不同水平之间的关系,使学业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落实有机结合起来。

5 科学评价,关注教学目标达成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将核心素养按照教学目标细化为教学和评价中体现不同水平要求的可测性指标,然后按照这些指标评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成。教师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及时反馈:一方面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是在课后要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使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是否逐步形成认识生命的基本观念,关注学生是否逐步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关注学生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能否能够运用这些核心素养去发现、探讨、解决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要有层次感,要能够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且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多维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内在发展,促使“目标、教学、评价”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当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内容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教师可以从制订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做起,迈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课标学业生物学
艰苦的学业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