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璇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1.高速公路项目一体化融资中风险的识别
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风险评价的基础,也是进行整个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风险因素识别的是否全面和准确不但关乎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也对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具有较大的影响。风险识别是对工程项目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归类的过程, 围绕辨识项目风险、风险的来源、特征、机制、程度和危害等方面开展识别工作。
风险识别就是风险主体逐渐认识到自身存在哪些方面风险的过程,这是风险分析的基础。从现金流量的视角看,风险的识别过程如下:第一,收集现金流信息及相关数据 第二,分析不确定情况 第三,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后果 第四,确定风险事件并归类分析 最后,编制风险识别报告。
高速公路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识别的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子过程:首先, 明确风险识别的对象, 调查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系统收集并整理生成与项目风险相关的有效信息;其次, 在上述信息捕捉的基础上, 结合风险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与诀窍, 对项目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与判断;再次, 结合高速公路项目的内在特性属性, 选择相应的风险识别技术与工具, 明确风险事件并进行分类;最后,预测风险事件的可能发展过程及其结果, 最终形成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此外,还可以使用检查表法对风险进行识别。检查表法是指将项目可能发生的许多潜在的风险列于一个表上, 供识别的人员进行检查核对, 用来判别某项目是否存在表中所列的或类似的风险。具体过程:首先,对问题有个准确的表述,确保达到意见统一 其次,确定资料收集者和资料来源 最后,设计一个方便实用的检查表。经过系统的收集资料, 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分类和分析, 就可着手制作检查表。在复杂工作中, 为避免出现重复或遗漏, 采取工作核对表, 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在核对表上标出记号, 表示任务已结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作为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极大,其融资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如何监控、防范融资风险成为当前业内普遍关注的重要的课题。
第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概念,其基本思路是:首先,选择恰当的专家组成员,对每一个指标进行评分,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判断的方式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接着运用二级指标的得分和二级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算子进行一级综合评判,利用该结果和一级指标权重,再次利用模糊算子进行二级综合评判 最后,将该评价集综合成对高速公路融资风险的总评价值度量该综合风险等,从而判断被评高速公路融资风险所属的等级区域,以此确定风险程度。
第二,有序多分类模型,建立了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违约概率模型,并提出了不同等级的信用违约概率估计方法。基于违约贡献度,建立了企业信用违约风险预警模型,并详细说明了风险预警流程,过实证举例,论证了预警模型的可行性,为企业风险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第三,用某具体项目为工程实例,建立了项目的财务净现值模型,并将此模型作为风险价值分析的估值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以人民币汇率为随机变量,以项目贴现率、债务比例、债务利率和项目期限等作为项目风险敏感因子,定量计算并分析当各敏感因子在合理范围内变化时,项目财务净现值的风险价值变化趋势。
收费还贷公路债务风险的应对策略有: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在总体规划上确保不因修建其他公路分流车辆而减少收费还贷公路的通行费收入 努力提高公路法律法规、政策的效力、规范收费领域的各项工作,有效防止对公路项目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约束不规范的投资行为 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负债投资的科学管理 加强收费公路项目的收支管理,堵塞收费漏洞 建立多渠道的偿债资金来源体系。
由于高速公路开通严重分流与之平行的收费公路的车辆,大幅减少收费公路的通行费收入,导致原有收费公路无法偿还债务,给国家财政造成负担,有条件的地方,有必要考虑对新立项的高速公路项目,可以实行与之平行收费公路捆绑经营。我国收费公路债务压力大, 主要在于债务基数大,面对收费公路总体上处在“ 人不敷出” 的状况, 应采取措施通过多方面途径, 降低收费公路债务利息支出, 提高收费公路还款的能力。
由于高速公路项目分为各个不同阶段,因此应该对高速公路项目的不同阶段提出风险防范的对策。在项目规划阶段应该重塑项目决策机制,完善项目风险决策责任制 树立债务风险意识,加强负债投资的科学管理 合理规划路网建设和设置收费站点,适当延长收费年限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公路资源配置。项目建设阶段应该重视政府作用 重视债务风险问题 客观认识市场融资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公路融资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府对公路融资市场的培育和导向作用 增加农村公路网建设的财政投入 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分散项目债务风险。项目运营阶段应该加强通行费征收与使用管理 建立健全车流量信息保证机制加强项目收支监管 对贷款进行置换整和 收费站点提前撤并债务问题的处理 建立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科学管理负债投资建立偿债收入补偿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步伐,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