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仁琴/南唐二陵文物保管所
南唐二陵位于祖堂山分支高山南麓,陵区占地100亩。南唐二陵是南唐烈祖李昪钦陵和中主李璟顺陵,两陵并列南向,相距五十米。钦陵位于高山南麓海拔65米,位于一个高约6米、直径30米的圆形土墩下,此墩人称太子墩。
钦陵从墓门到墓室共分前、中、后三主室,前室和中室两侧各附一侧室,后室东西两面各附三侧室,总计13室,总长21. 8 米,宽10. 5 米,前室、中窒用砖砌,后室用石造,四壁为仿木建筑式样,做出枋、柱、斗拱。有彩画和石刻浮雕及天象图、河流图。顺陵从墓门到墓室分为前、中、后三主室,东西两面。各附一侧室,后室东西两面各附二铡窒,总计11室,全长21.90米,宽10.12 米,三室为砖砌,四壁亦为仿木建筑式样做出枋、柱、斗拱绘有彩画。
南唐二陵于1950 年经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共出土有玉哀册、石哀册、陶俑、陶器、瓷器及铜器等文物600 余件,南唐二陵江南迄今发现的最大最早的帝王陵寝,是研究中国五代时期帝王陵寝制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其中专作装饰用的彩画为我国建筑上存世最早的例子。
南唐二陵是著名历史事迹和历史人物的载体南唐是五代十国时一个重要的政权,于公元937年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建都于金陵(今南京),南唐政权只有短暂的38年,在南京地区留下来的遗存也比较少见。从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中,发现的南唐时期墓葬和文物也是微乎其微,而像南唐二陵这样大的南唐两代帝王陵寝的发掘,更是重大和惟一的发现。南唐二陵是建国之初经考古部门首次利用科学方法发掘的帝王陵墓,其考古历史价值不言而愉。
1、南唐二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地方陵墓制度的代表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国势较强的割据政权,它上承隋唐,下接两宋,处于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而其处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基础较好,文化事业也较为发达,在继承唐陵规制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诸多地方特色。因此在中国陵寝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南唐二陵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代帝陵制度,据《南唐二陵发掘报告》所书,南唐二陵倚山为坟,多似唐昭陵以来方法,其三室制,各有侧室的制度,也几为唐代帝王陵墓的规定格式。再者,后室用石质棺床,唐墓多见。但南唐二陵与以乾陵为代表的盛唐帝陵仍有重要的不同之处,如表现为依山为陵和封土为陵的结合体以及未见石椁痕迹等。此外,南唐二陵的玄宫制度中,其八字形的挡土墙,仿木建筑木门,仿木建筑砖雕、随葬俑等各个方面,无疑又受9 世纪以后河北因素的影响,呈现出9 世纪以后北方墓葬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中国陵寝史上有一定的特殊价值。
2、南唐二陵的是历史墓葬观念、营建技术与审美观的体现
钦陵从墓门到墓室共分前、中、后三主室,前室和中室两侧各附一侧室,后室东西两面各附三侧室,总计13室,总长21.8米,宽10.5米,前室、中窒用砖砌,四壁为仿木建筑式样,做出枋、柱、斗拱。再用石青、石绿、储石和丹粉等矿物质颜料在其上绘以鲜艳的彩画,图案多作牡丹、莲花、宝相、海石榴和云气纹等。中室和后室之间有哺道,在雨道口的中室北壁上方,横列大型的双龙攫珠的石刻浮雕,下方的左右两侧各置一尊足踩祥云、披甲持剑的石刻浮雕武士像,原均敷金涂彩。后室的室顶为巨大青石条砌成的叠涩顶,上面绘有彩色的天象图,包括日月星辰一百余颗。后室地面的青石板上又雕刻着婉蜒曲折的江河形状,象征着地理图。这种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陵墓内部装饰,是秦始皇陵以来帝王陵寝的装饰传统。后室的中后部有石砌棺床,棺床的侧面有行龙浮雕,并用浅刻的卷草和海石榴花纹作为棺床平面的装饰。顺陵结构与钦陵相似,四壁亦为仿木建筑式样做出枋、柱、斗拱绘有彩画。
南唐二陵墓室结构用材或砖或石,拱券构造合理美观。其墓室内壁上隐出的内柱、枋、斗拱全是仿木结构,具有自汉以来的传统式样,此举使得室内更加符合生活中的形象,对以后的宋金墓葬产生重大影响。
李昪墓中彩画与营造法式中所列五类彩画对对照,其显著标注是朱红衬地和遍绘花纹,无疑是属于第一类的五彩遍装,也是唐宋时期最高级别的彩画,此类华丽的五彩遍装在唐代亦不多见,保留至今者寥寥无几,且仅见局部。彩画作牡丹、莲花、宝相、海石榴和云气纹等,从整个画面来看,深色的轮廓线线条流畅,深厚流美,枝叶藤蔓缠绕有序,晕染的色彩协调适宜。
钦陵中雕刻技艺也是较为精湛的,雕刻中的双龙抢珠、珠带火焰、下托云彩,这一图案起源于东汉崖画,而把双龙刻画为凤眼、蛇身、虎爪等形象,乃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体,也是一种神灵的化身。墓门两侧的高浮雕石武士,神情肃然,高大威武,雕刻手法写实,具有典型的五代石雕的风格。
二陵随葬品出土数量最多的一类为陶俑,其中男女陶俑190 件、动物俑和人首动物身俑41 件。出土的陶俑继承了唐代雕塑艺术的写实风格,每件陶俑都是南唐宫廷中现实人物的形象塑造,而且这些俑的服饰、头饰、神情等各异,可见雕塑者是在熟悉这类具体人物、深入体察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之后的成功作品。
南唐二陵坚实严谨的墓葬建筑、精美浓丽的彩绘、技艺精堪的石雕以及出土陶俑随葬品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环境治理与保护要求
南唐二陵遗址范围内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是影响陵区风貌、历史环境的后加人为痕迹,包括部分建筑、构筑物等。此外,环境治理对象也包括现有垃圾堆积等影响环境的其他因素。
2、环境保护
各项环境质量标准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相应规定。垃圾处理方式考虑垃圾来源除有游客带入及产生外尚有植栽枯枝落叶等自然垃圾堆砌,影响道路、水系通畅,因此需组织人员定时巡视陵区,负责环境卫生清扫及垃圾收集。区内因可能存有地下遗址,不能就地掩埋,因此需集中清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陵区水系相对静态、闭塞,为防止水体污染,生活废水或泔水等污染程度高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区内水体。
3、生态保护
陵区生态环境经多年培养,现状植栽已成规模。且保存情况良好,整体适宜历史环境气氛需求,因此不得随意砍伐破坏。陵区处于山坡之上,谷地雨水径流会对陵体安全有所影响,所以需加强二陵封土以北区域的植被固埋,控制水土流失,同时需疏浚区内水系,以保证雨水排泄通畅。
1、展示原则、目标及方式
展示原则:不损害文物本体;遵循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原则;正确全面地传达历史信息;注重历史信息的延续性和可识别性,没有依据又不可缺少的部分简单处理并加以说明,不杜撰。在原有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更加完整的展示南唐二陵格局及附属文物,尽量多地传达相关历史信息;实现历史延续性的展示。
2、展示主题和布局
展馆展示的主题可由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展出情况制定。但一般情况下应包括:南唐二陵的整体情况,包括其在中国皇陵中的地位和与唐皇陵的关系。南唐二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包括其出土文物、彩画、墓室结构、选址等。南唐二陵的历史沿革,包括文献、历史地图、发现过程及修复记录。南唐文化,包括南唐国史,诗词等信息。
古陵墓中易发生的主要劣化现象有菌类藻类繁殖所引起的壁面污损,古墓内干湿交替所引起的陵墓中墙面壁画颜料层的脱落,砖石材表面脆化和粉化,及颜料层大规模褪变色。这些劣化现象的发生受陵墓的温湿度环境的影响非常之大。要想抑制墓中菌类的繁殖,则要避免古墓内发生结露现象,同时尽可能保持低湿,低温环境。
南唐二陵陵墓原有墓道较短,十分不利于南唐二陵内彩画等的长期保存。就目前资料来看,高湿低温并不是壁画保存的最佳条件。陕西地区保存较好的唐墓壁画的环境条件为温度基本维持在13℃,湿度基本保持在60-70%之间,温湿度不随外界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温湿度为壁画安全保存的最佳条件。同时,此类陵墓墓道都较长,墓室封闭后很容易形成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环境。
所以,依据国内外保护的参考资料来看,南唐二陵陵墓内小环境应保持在温度15℃,相对湿度40-50(%)之间为宜,环境相对湿度日波动值不得大于5%,环境温度日较差不得高于2-5℃。这就需要利用相应的设备来对内部环境进行控制。水的控制:如何消除水对彩画的侵蚀是现场保护的首要问题。墓室潮湿同墓室的所处环境、结构有关。因此,现已在墓室四周开设排水沟、设立防水层、开通风洞等措施防潮降湿。
影响文物损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湿度、空气污染、光线辐射。而造成的损坏的原因并非某种因素单独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对目前处于较稳定状态的石刻等,不仅需改善环境以去除作用于石头风化等促进因素,也需要通过长期监测来做到合理分析、评估和判断。
为更好的保护南唐二陵,应配备相应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用于相关区域的环境检测检查,还要配备温湿度校正设备,用于数量较多的温湿度探测器的定期校准,在后期还需配备离子色谱等实验室分析仪器,用于被动采样后的环境指标分析等。温湿度监测记录仪建议配备T&D RTR-53L 温湿度记录仪和Testo175-T3 双通道温度记录仪,其不仅可以无线接收温湿度数据,而且可以了解南唐二陵陵墓内部墙体、彩画层等的水分迁移情况,判定可溶盐的发布情况等。
在上述基础上还要考虑开发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其可通过数据处理和屏幕显示了解陵墓内部情况。当某一监测点的温湿度、二氧化碳等浓度超过正常值时,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防范于未然。
南唐二陵的长期保护应首先对现状进行合理的调查评估。调查评估内容包括彩画病害的类型、分布范围及面积、病害的严重程度、保护修复史等。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对制作材料和工艺的进一步分析,结合环境监测的数据,研究壁画病害形成的机理,从而从防和治两方面来解决问题。
具体到在选择有效的保护材料和修复工艺时,除要发挥材料的功效之外,还要考虑与南唐二陵彩画原有制作材料的兼容性,以及可再处理性。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期的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