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诗者,天地之心。诗歌比其他文学要更严谨、更纯粹、更精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当然从诗歌入手。诗歌不仅蕴含了韵律,还蕴含了教育哲学,待人接物的生活礼仪。传统的启蒙教育大多始于古诗,咿呀学语的时候,故事就浸润到孩童的血脉里了。现在,大语文的时代到来,孩童的诗歌启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诗歌的魅力在于:“让每个孩童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孩童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诗歌启蒙对孩童的精神熏陶、人格修养、气质性格的培养意义重大;诗歌启蒙对孩童诗歌启蒙对孩童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能力提升有重要影响;诗歌启蒙对孩童的知识拓展和文化底蕴的营造也十分有益。
《千家诗》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千,是明清时期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启蒙读物。明清时期,《千家诗》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生活中。明清的文学作品中有提到了《千家诗》,《二刻拍案惊奇》、《风筝误》和《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侧面证明了《千家诗》的普及和影响;饮酒宴会时,文人常取《千家诗》中的诗句作酒令,清代成为时尚;民间还根据《千家诗》诗意作画,装饰彩灯。《千家诗》版本有十余种之多,本文以2012年张立敏先生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千家诗》为研究基础。
《千家诗》以初学者为读者群体。《千家诗》易学好懂,其所选诗歌绝大多数是通俗易懂的诗歌。《千家诗》考虑到孩童的爱玩的天性,选择了《城东早春》、《山亭夏日》、《立秋》、《冬景》、《终南山》和《野望》等大量描写四季自然的诗歌,较少选择鉴世资治的咏史诗。其收录了《春眠》、《洛阳道》、《登鹳雀楼》、《夜送赵纵》、《漫兴绝句》以及《题竹林寺》等五七言律绝,不仅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而且音韵流畅易于背诵。《千家诗》的定位是诗类蒙学读物,这些诗歌大多都是押韵,平仄对仗的,而孩童的天性是爱唱歌,所以具有韵律美的《千家诗》更容易诵读,也更容易被孩童所接受。
中华书局出版的《千家诗》选诗共有诗人122家 所选诗歌226 首。其作者多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不拘大家,不偏门户。《千家诗》所选诗作不仅有李白、杜甫、王维、朱熹、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商隐、陆游、黄庭坚、王勃、杨炯、孟浩然、岑参、程颢、高适、晏殊等大家名家,还有太上隐者、朱放、皇甫冉、李适之、丘为、金昌续、孙狄、戴复古、赵嘏、沈佺期、钱起、卢梅坡等生平不详之辈。其二,《千家诗》所选诗作注重文化融合,反映了不同阶层的心声。《幸蜀西至剑门》借剑门的险峻,写出了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君王在战乱后对治国方略的反思;《春夜》描写了时任翰林学士的王安石,翰林院值夜班春风得意的感受;《落花》中,宋代女作家朱淑真以沉痛之笔表现了惜春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太上隐者的《答人》描写了一位无忧无虑的山中隐士远离尘世的悠闲生活。
《千家诗》的题材多样,概括起来大致有山水田园、咏物言志、赠友送别、羁旅思乡、怀古咏史、民俗应制这几类。
《千家诗》中的山水田园诗,既有终南山的巍峨雄伟、气象万千,又有洞庭湖的浩瀚壮阔、弥望无际;既有《四时田园杂兴》中田家的辛勤劳作又有《答人》中远离尘嚣的风轻云淡。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的诗歌通过大自然来抚慰心灵。《千家诗》的山水田园还多了四季轮回和自然变换,让孩童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更加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珍惜自然,也会慢慢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千家诗》中的咏物言志诗,或表达喜厌、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咏怀。苏轼的《海棠》描写了月色朦胧的夜晚,海棠花在微风吹拂下摇曳多姿、香气弥漫,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之情;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通过描写不希望桃花为外人所知,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仕新朝的决心;王淇的《梅》通过描写梅花因结识林逋引人注目而懊悔,赞扬梅花一尘不染的高洁品质,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情怀。《千家诗》中的咏物言志诗,基调是欢快明朗的,内容是健康向上的,这对于孩童学习是多有助益的。
《千家诗》中的赠友送别诗比较丰富。我国疆域辽阔,古时候交通不发达。唐朝时,社会开放,诗人出游频繁,践行赠诗风气盛行。《千家诗》多选唐宋诗作,故赠友送别诗在《千家诗》中所占数量颇多。如:“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描写了蜀道的崎岖和艰险,流露了李白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描写了王昌龄用如门前碧绿的淮水一样的深情挽留朋友,但是朋友终究要离去的不舍;“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既抒发了陈子昂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也表达了陈子昂对重逢的期待。《千家诗》中的赠友送别诗告诉了孩童友情珍贵,好好珍惜。
《千家诗》中的羁旅思乡诗值得细读。这类诗歌写的是诗人久居他乡、漂泊异地、游历河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祖咏《江南旅情》中的“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描写了诗人羁旅漂泊之苦和乡音难达之苦。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遥怜故园菊”抒发了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崔涂的《旅怀》以残春景色渲染思乡愁绪,杜鹃夜啼突出愁绪难泯,华发早生唤醒迟暮之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千家诗》的怀古咏史诗兼两者之长。薛莹的《秋日湖上》:“浮沉千古事,谁语问东流?”感慨人世间一切都将会成为过去,一切终究都将成空。戴叔伦的《过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借悼念屈原,写出了怨之深。陈子昂的《赠乔侍御》:“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借古讽今,指责当朝的用人不公,以资治世。
《千家诗》的民俗应制诗很有生活文化氛围。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绘了百姓欢度春节时喜气洋洋、万象更新的场景。苏轼的《上元侍宴》描写了上元之夜,群臣在殿前等待皇帝驾临的景况,有颂扬皇家之辞却无阿谀奉承之意。王驾的《社日》侧面着笔,描绘了农民丰收、太平热闹的景象。韩翃的《寒食》描写了寒食节中宫廷贵族们欢聚过节的气象。杜甫的《冬至》描写了诗人因节令变化而产生的喜悦和美好憧憬。贾至的《早朝大明宫》描绘了早朝肃穆的景象,让人心生景仰之情。
首先,《千家诗》按诗体分类,《千家诗》有五七言律绝四卷,作为诗歌类蒙学读物,它的编辑体例有别于其他诗歌选本。《千家诗》的分类首先是按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体裁来分,七言在前,五言在后,绝句在前,律诗在后。其次,《千家诗》以四季为序,这种分类编排的编辑体例体现了对自然的关怀,从程颢的《春日偶成》、王安石的《元日》等早春开始,到王令的《送春》、贾岛的《三月晦日送春》结束,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孩童对季节的循序渐进的认识。在文体上继承了《文选》分体、分类、系时的编撰体例,在理念上则来源于类书的分类思想。再次,所选诗歌不仅仅限于春夏秋冬的自然景物,还包括了节气的,如张栻的《立春偶成》描写了立春时节冰霜融化,碧波荡漾的初春景象。刘翰的《立秋》描写了立秋时节夏秋交替,凉意渐渐袭来,树叶开始落下的景象。杜甫的《小至》:描写了冬至过后白昼时间增加,山里的梅花即将开放的节气特征。还有跟这些时令有关的人事、情感等诗篇都入选,《千家诗》体现了农耕社会四季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描绘古代文人生活的小百科。孩童接触到这一与自己紧密关联的东西,自然就会激发学诗的兴趣。
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这是孩童进行诗歌启蒙最简单、最直接、最常用,最有效,也是最合适的方法。诵读《千家诗》的主要作用是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千家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体悟不同情感。方智范分析道:“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千家诗》的诵读,首先强调准确性。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其次强调押韵和节奏。汉语是旋律性声调语言,诗歌不仅要押韵,更有鲜明的节奏。《千家诗》的诵读需要用抑扬凸显声韵,需要用顿挫强化节奏。《千家诗》中多是五言三顿和七言四顿,注重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再次强调反复性。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诵读《千家诗》便于强化识记和深入领悟。
学习《千家诗》强调“感悟”,“感悟”则有助于孩童的思维发展。孩童在诵读基础上对诗词内容和意境有所领会、有所感悟即可。通过感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通过情景带入,让孩童领会《千家诗》的内容和意境,春天的时候诵读《春日偶成》、《初春小雨》、《春日》《春夜》、《春晴》、《春暮》、《晚春》;夏天的时候诵读《客中初夏》、《闲居初夏午睡起》、《夏日》、《夏日登车盖亭》、《山亭夏日》;秋天的时候诵读《立秋》、《新秋》《秋月》、《秋兴》、《秋思》、《秋夕》、《中秋月》、《秋风引》;冬天的时候诵读《冬至》、《冬景》以此来感悟四季轮回和自然变换。通过以情激情,促进孩童情感的共鸣和情感的迁移。读《元日》、《社日》、《清明》、《七夕》、《寒食》、《冬至》体验不同节日的真实感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兄话旧》,感受亲情,领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境;读《赠汪伦》、《送友人》、《与朱山人》感悟友情,领悟朋友之间不同背景下的不同情感。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情景相生便是诗的境界。意境,是诗歌的核心。引导孩童把握内容,体会意境,同样应该能够感悟诗情。
在孩童熟知《千家诗》的内容,领悟其蕴涵的情感后,可以引导孩童通过不同的渠道输出《千家诗》,以达到巩固,升华的作用。可以通过画画,描写诗中景象,表达自己对诗文情感内容的理解;或者根据诗中的情境,排演情景剧,用诗词当台词,通过角色体悟,使孩童的情感得到升华;还可以仿写诗文,从字词到诗句,甚至整首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孩童是善于模仿的,只要合理的创造氛围激发孩童的兴趣并传授给孩童诗歌创作的方法,孩子们就可以创作诗歌。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华最优美的篇章,中华诗人是中华民族最深情的歌者。学习《千家诗》的孩童在潜移默化间就增长了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