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这两年,批评对我来说,又有了更多挑战性。我不止一次对朋友说,如今写评论,下笔就难。我更愿意去阅读那些经典批评文章与著作,因为能从中见出批评的历史意识与超越性,并享受表达的智慧和思辨性。除了必要的价值判断外,批评的创造性如何能抵达理智与思想之美?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批评不是任性地追着作品与潮流往前赶,而是要学会如何慢下来,用心思考为学为文的立场和建设性。没有思想和学问的精进,再多的聒噪也不过是自我重复。批评的及物性和有效性,不仅在于美学评判和作品阐释,更在于独立精神支配下的原创性,而非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转。但真正要达到如此境界,又何其艰难。
很多作家和诗人都提倡为人生的写作,我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做为人生的批评呢?但这一理想不断地被高校的学术体制和现实所改写,逐渐变成了为职业的批评,趋于空洞和概念化。这一结局可能并非我们所愿,由于种种规训,不少渴望自由创造的批评者只好选择妥协甚至放弃。我之前曾在文章中提出要努力做入心的批评,自己也确实在不断地实践,尽量在体制化的学术环境里表达真言,从问题意识出发来寻找文学的真相,让批评在变化中获得内在动力。但在有些做研究的同仁看来,这种理念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而缺乏理性、客观的说服力。有一分根据说一分话,实证的批评是当下重要的方向,这种方法论上的变革,对应的正是从批评到研究的转型。在一个学术凸显的时代,是否必须要约束被放纵的话语权力而进入“批评的笼子”?任何一种判断都要有依据作为支撑,否则,信口开河难免将文学批评带入偏道甚至歧途。我们或许也都意识到批评本身所存在的疑难和困惑。古人写文章,讲究义理、考据和辞章,要兼顾三者,也是很大的考验。有些人将文学批评做成了史学研究,这种路径可能因过于强调文学的外部背景,而忽略了与语言创造、人性剖析等息息相关的内在因素,对于探求文学本体而言似乎变得有些本末倒置。批评里暗含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着他的精神底色,义理之真、考据之实和辞章之美的融合,需要我们对文学有清醒的认知。我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下去,并试图让批评更具人文关怀和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