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綦江区养老问题的思考

2019-11-13 12:44董丽莎
农家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养老问题思考

摘 要: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定义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程度已经是严重老龄化。为此,我国实行了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出台了延迟退休年龄等政策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但就目前来看,短时间内也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养老问题仍然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作为三四线城市的綦江,在养老问题上同样面临严峻考验。

关键词:綦江区;养老问题;思考

国际上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在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时,定义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在1999年底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并且以每年10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达到顶峰。为此,我国实行了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出台了延迟退休年龄等政策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但就目前来看,短时间内也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养老问题仍然是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作为三四线城市的綦江,在养老问题上同样面临严峻考验。

一、綦江区养老问题的现状

1.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且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1)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水平提高,老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13年底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18.8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9.9%,现在全区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0万,占总人口的21.3 %。加上近年来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得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预计2020年将突破24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城乡老龄人口收入差距较大,生活状况也不同。3%左右的老龄人口生活富裕,有充分的生活自理能力,受教育程度较高,有较强的老年生活追求;85%的老龄人口生活费用有着落,但需帮助子女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或因老年病需经常用药,导致老龄生活质量不高,其中包括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10%的老龄人口因病致贫,或经济来源单一,虽然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物质生活贫乏,缺乏精神追求;2%老龄人口属于失能半失能老人或退伍军人、五保户等,大多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在民政部门办的福利院、街镇社区的敬老院或带商业性质的养老院里。

(3)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必然会造成老年人照护服务的短缺。当前社会经济下行,青壮年的生存压力变大,异地就业、工作太忙、生活成本高等因素导致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年人口的养老压力不断加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增多,老年照护行业人员严重紧缺。

2.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仍不能满足养老需求

(1)目前我区已经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养老金领取率100%,但缴费档次低的老龄人口的养老金完全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还需要子女赡养和社会救助。

(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受益率达98%以上,但对于老龄人口的大病、重病及长期护理问题,基本医疗保险仍力不从心,因病致贫的情况时有发生。

(3)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构建,一部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但仍存在需救助的困难老人不能及时得到帮扶的问题。

3.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智慧养老的规划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区八成以上老龄人口仍然是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无法承担起养老重任,智慧养老模式的探索还将继续。

(1)我区的养老模式仍以居家养老为主。受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人口结构的影响,家庭收入用来供养的人数增加,子女陪伴老人的时间变少,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考验,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将成为居家养老群体“主力军”。

(2)社区养老因养老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照护功能单一等因素制约,不能承担起养老重任。我区农村敬老院24所,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个,加上民政部门的福利院、光荣院和社会创办的养老机构共37个,养老服务床位7000多张,受地方财政影响,社区养老设施无法满足所辖区域的高龄老人、五保户、低保老人等老龄人群的养老需求。

(3)机构养老是目前城市比较时兴的一种养老模式。相比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服务质量更好,但是由于入住成本高,超出了大多数老龄人口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只有极少数老龄人口能够采用这种养老模式。

(4)智慧养老是近年来国际上最具前景的养老模式,对于整合优化社会养老资源,缓解养老的严峻现实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但现阶段,我国的智慧养老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物联网科技的发展和智慧养老制度的建设还不完善,对于我区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智慧养老还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二、缓解綦江区养老问题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当前,綦江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还没有到非常严重的地步,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们要未雨绸缪,认真思考,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努力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我区的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缓解养老问题的办法是建立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共同负责的养老体制。

1.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要统筹协调好各种养老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鼓励支持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养老服务行业中,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推进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养老床位,满足更多养老需求。根据《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争取到2020年,全区养老服务床位达到85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满足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三无”、“五保”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特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打造养老服务平台,提供多样服务。政府为主导,联合相关行業部门、社会机构共同打造养老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将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老龄群众、商家紧密联系在一个平台上,为广大老龄群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有效的服务,老龄群众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全区的养老机构信息,掌握养老相关政策,购买养老服务和商品,以及在发生意外或者突发情况时及时报警等。

建立多种养老机构,缓解养老压力。政府承办的养老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优先满足高龄老人、“三无”老人、独居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的养老需求;出台相关的养老政策,放开社会资金办养老机构的限制,鼓励更多的养老机构参与;培训更多的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以满足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需求。

2.政府积极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社会发展、保障年老居民的生活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大对养老福利的投入,鼓励全民参保,经济困难老人和高龄老人,政府可适当给予补助,“三无”老人应全部纳入供养范围。

制定完善社会组织成立养老机构的政策,简化办理手续,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支持养老服务业,倡导社会资本成立更多的慈善养老机构,让更多的志愿者为老龄群众服务。

3.推动社会组织成为养老服务重要途径

养老问题不仅是政府的问题,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社会组织要成为政府养老服务的补充,为老龄人口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满足不同类型的养老需求。养老机构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利用好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用专业养老服务技术和管理方法,为老年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多样、优质的服务。

利用养老服务平台,将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文化娱乐、老年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为老龄群众打造一个全面、多样的养老服务行业。

4.家庭和个人要提前做好养老工作准备

随着“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观念的变化,提前做好养老准备,是每一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除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外,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和个人可以购买更多的养老、医疗、护理等保险,为将来的老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做好体检,有些毛病就是因为发现太晚导致严重的后果,贫困老人的体检应该由政府福利性支出承担。老人要加强身体锻炼,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充实。

参考文献:

[1]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2014,(10):48-50.

[2]张丽雅.宋晓阳.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业中的应用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5):170-174.

[3]梁誉.我国养老服务的现状、理念与发展路径[J].科学研究,2014,(5):39-46.

作者简介:董丽莎(1982-)女,汉族,本科,綦江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养老问题思考
现代社会养老问题的全新演绎
社会支持理论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关于老龄社会中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浅议偏远小岛推行社会化养老模式
吕梁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