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泱榕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取消了“本体论”命题,其坚持的究竟是一种“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亦或是“生存本体论”、“劳动本体论”等?这是我国学界长期争论而久久悬置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内哲学界围绕本体问题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不断受到挑战。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维度上,对本体论发展的沿革、实践的内在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超越性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重要理论内核。
纵观西方哲学史,所谓本体,往往被理解为关于存在的学说,对存在范畴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不同阶段。
一是把本体视为现象世界背后不变的本质观点。本体,即世界的本源与本质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称之为“始基”,在传统哲学看来,世界存在着一个统一点,万物产生于此又复归于此,这种“本体”往往具有本体意义上的“惟一”且“不变”的特点,由于受当时人们认知水平的影响,本体往往只局限于感性直观之中,“本体论”问题也长期受制与时空的限制,无法合理的解释“事物如何由‘一’衍生成‘多’,而又回归于‘一’?”、“多个本原之间何以生成?”等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将其称之为“自然主义”
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实现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伟大飞跃,黑格尔说:“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在这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域。”巴门尼德用追问宇宙自然之逻辑在先的本质(存在)驱逐了追问宇宙自然之时间在先的“本原”打开了哲学家把本体论纳入认知领域的开口。本体论问题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逻辑改造,形成使得本体论作为一门学问。此后,无论是中世纪神学亦或是近代17、18世纪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旧哲学家们,或是刻意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从精神至上的大前提出发窥视世界,或是强调事物的客观物质性存在,将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的本能活动,通过推出新的本体取代旧的本体,始终囿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康德的先验哲学试图调和思想与存在的矛盾,发现了人的认识既不是客观事物的单纯反映,也不是一种天赋观念,而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之上的主观形式,“但是他为了反对功利主义伦理观而建立一种排除任何经验的,纯形式的道德形而上学”,不是在结构形而上学,相反是在重塑形而上学的至高地位。应该来说,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从失去时间性和历史性的逻辑上(逻各斯、形式、结构)探讨世界的存在,更能表现出对超验实体的执着追求,显然比古希腊哲学更具解释能力,这种主客两分的视域同时也造成了顾此失彼的二元对立思想方式,其设定的先验之物既不是人的认识活动结果,也不是人的认识对象,而是寄托了人无限遐想和现实压迫的纯粹思辨之产物。
二是对实体本体论进行观念改造,把存在作为理性的同质体纳入逻辑发展的轨道。费希特在《知识学基础》中强调人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存在,本质的丰富是通过主体(自我)创造外在于自己的障碍物(非我)最后达到自我克服非我这一过程而实现的。在谢林对费希特等人的继承上,邹广文认为“谢林试图用能动的同一性原则把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与费希特的主体意识融合起来”,但谢林的“理性直觉”仍然根本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黑格尔面对传统哲学的种种不足,认识到对本质的把握必须是“非静态”且“过程性”的,旧哲学中的“存在”或是指存在着的具体事物,或是指抽去了一切特殊规定性的共相或一般,最终使得存在丧失了本应具有的“历史性”与“能动性”,黑格尔认为事物的本质显然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已经是某种东西,同时又还不是某种东西”,所谓真正存在着的,必定是介乎“已经”的“尚未”之中,而这种“已经”其实早已包含在“尚未”之中在场了。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赋予经验以“意识”的外显形式,经验的运动过程就是意识的展开过程,他指出:“意识…就其替意识产生出新的真是对象这一点而言;恰恰就是人们称之为经验的那种东西”。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经验运动与意识主体”本体论模型,使黑格尔深深陷入唯心主义之中,所谓伴随意识展开的经验运动只存在于黑格尔的抽象逻辑之中。
三是人本主义的本体论哲学。对于这种本体论,存在不再是黑格尔主张的“绝对意识”的产物,“在这里,作为哲学范畴的‘存在’即从本体论上加以定位的存在,只能是存在着的存在物,而不能是关于存在物的思维抽象”,费尔巴哈是近代这种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代表,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的自然”和“对象性存在”,同黑格尔抽象的思维存在划清了界限,在费尔巴哈的理论构架中,存在的视野被扩大并深化,预示着进店哲学研究开始关注“人的存在”,但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只是把人当作“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而只能在主客两分的角度把事物当作对象性去理解,而不是真正融入人的感性活动既实践去理解,最终无法避免缺乏能动性和历史性。这种拒斥实践的思维方式一旦付诸于实践,其局限性便会立即显露,事实上尽管费尔巴哈从一开始就想用区别于黑格尔抽象存在的感性存在,但最终把握住的并不是现实的人与事物,依然是关于人和事物的抽象概念,无非是将哲学带入新的形而上学之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坚持“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亦或是社会本体论、生存本体论,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争论的背后与人们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与物质概念密切相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超越正是在于引入了“实践”的思维方式,而坚持实践的观点是否意味着抹煞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实践的二重性,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语境和要义。
实践是什么?马克思在其浩瀚的文献中并未给这一核心概念以一个明确的定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中却是大量使用劳动、生产……来替换。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我们不难得出实践至少具备双重定义:一方面,实践是人有目的,包含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调配,反映人对未来世界美好憧憬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不是人纯粹意识的产物,而是人必定要借助一定客观手段,遵循客观前提,在前人建立的基础之上的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物质交换过程。
正如海德格尔所揭示的那样,“……人是一个“在者”,却是一个特殊的“在者”,因为人是唯一地能够追问“在者”之在何以可能并把此追问作为自己‘在’的方式的‘在者’。”海德格尔的这句话到底怎么理解呢?其实,它直指的正是物本主义的本体论,他说的意思是,世界的运动发展不能处于无意识、无目的的盲目状态之中。旧哲学家们将“水”、“土”、“火”……以及神灵作为万物的始基,如果他们不具备认知自身,批判自身的能力,就只能是无效的,因为任何存在必然要纳入人的历史性的认知范畴当中。在自然界中,生物间虽然有相互作用,但不存在对象性的关系,事物的发展规律完全排斥一切目的(草生长不是为了给羊吃的,羊也不能依照自身的尺度让草的生长发生变化),正是由于人的存在,使得实践这一特殊的物质形式成为可能,同时实践也确立了人的主体在场性。在实践唯物主义视角下,本体论的意识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如何彰显出来的呢?黑格尔将其归置与“抽象意识”的自我运动,对此马克思给出了尖锐的批判,事实上,在人所展开的实践活动中,这种特殊性才得以表现出来,对象客体的变化一方面服从客观的规律尺度,更本质的是为了还要服从主观的价值尺度,因此人的对象性活动,不仅展现了人的主动性,且通过人独有的实践行为外化成了形形色色的人化自然,这样即便人的生命会消亡,但其实践产物却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了主体的生命,使得事物逃脱了不断被“清零”的循环往复,而具有了历史性特征。
否认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大多引用马克思的两种说法:一是自然界拥有条件性,二是自然界拥有优先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有两点:(1)劳动的存在依靠一定的对象。(2)更具体地讲,自然界为工人本身的生存提供资料与手段。显然物质第一性的原则需要在一定的前提下才能不承认,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物本主义的关键所在。
以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为例,在讨论价值与使用价值时,马克思认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构成商品价值的物质前提。但是同时也说:“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对本体论本原的追问本身就极具形而上学的色彩,就像单个人发问:“谁生了他父亲?谁生了他的祖父……”,他当然可以最终追问到谁生出了第一个自然的人,但这种只具时间单一性的,发生学意义上的提问方式,马克思并不屑于给出答案,而是揭露问题的弊病,“他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是‘抽象的产物’,是因为它已经脱离了时间所能决定和塑造的人的‘此在性’,从而变成了一个与人‘此在’无关的抽象的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对这种提问方式进行了。
但这是否意味着马克思将物质引向神秘主义呢?马克思在这里只是想强调物质第一性的原则不能作为一种脱离于人实践范畴的存在,高高悬置在人的认知之外,成为新的形而上学的变种,但凡承认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世界,人就必须考虑实践的物质因素,这才是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感性地理解世界,物质第一性只有在此意义上才能真正确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将批判形而上学作为奋斗目标,避免不了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形而上学本体论时,自身是否有本体论思想。应该来说,在批判狭隘本体论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未终结哲学上的广义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体系哲学,不存在所谓的体系上的端口,即便其作为哲学有自身的逻辑、语言体系。同反对旧唯物主义一样,马克思同样反对将实践抽象为概念取代物质本体论。在马克思看来,本体论的展开必须同人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具有历史性与过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