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娟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四川成都 610021)
羌族,又称“尔玛”或者“日麦”是为当地人的意思,它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长历史的民族之一,也是最为活跃的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现在主要栖身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岷江上游一带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及北川县等等,据统计,现在居住的羌族民众大约有十万人左右。羌族只有本民族的用语并无文字,所用到的语言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其中又可分成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
羌族民歌是由羌人进行口述创作而来的,包含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整个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羌族山寨里,可以说人人都爱唱歌,善唱歌,一年四季歌满山林,歌满坡,一山歌声,一山欢乐,使人久久不能忘怀。羌民一个个都很勤劳、朴实,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没有歌谱、舞谱,然而民间歌谣却十分丰富。他们非常喜欢在劳作间隙用“唱歌”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其中羌族情歌的特色更是别具一格。它是羌族民歌的一种,在其中流传得最多最广,具有典雅、朴实、优美、抒情的风格。
在羌族里其民歌结构大多被人们熟知的是七言四句的结构形式,具有浓厚的生活劳动气息和可视化的劳动中的群众形象,以及在民歌中充分运用了《诗经》中的赋、比、兴创作方法,生动朴实的语言把其歌词独特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羌族民歌“妹妹长得白漂漂,一把头发打齐腰,好比后园嫩韭菜,哪个不想割刀。妹妹长得白漂漂,好比田里嫩秧苗,二世变个麻郎子儿(蜻蜓),报到秧苗摇一摇”。歌词中的移情作用,把自己心爱的人儿比作一种植物,把对心上人的情和爱诉说给它,非常的巧妙形象。
另外,羌族民间歌谣可以分成民歌和舞歌两大类:民歌类具有抒情和记叙的功能;舞歌类具有劳动和生活的特点。羌族人民生性豁达,有民歌就有舞蹈相伴。从唱歌形式、根据不同的场合来划分,又可分为山歌、酒歌、喜庆歌、锅庄歌及宗教礼仪歌等五种形式:
(1)山歌:是指在劳动过程中或劳动休息时唱的歌曲。这类歌曲具有高亢、豪爽、优美、委婉的特点。抒情色彩十分浓郁。
(2)酒歌:一般是指在传统节日中或在办婚事时唱的歌曲。在唱歌的过程中,伴随着请客人喝杂酒代具有礼仪性。这类歌曲具有典雅、朴实、优美、圆润的特色。演唱者在在演唱时还附“哈哈”腔调。这是羌族氏歌中最古老的叮种唱歌样式。
(3)喜庆歌:一般是指男女双方在哭嫁前夕或婚礼结束时歌唱的歌曲。有的是在庆丰收时也歌唱这类歌曲。这类歌曲的旋律和节拍均带有喧叙的特征,呈现出人民赞美生活和歌颂爱情等。唱歌过程中,有的还要敲着羊皮鼓和铜铃,充满着欢快热烈的氛围。
(4)锅庄舞歌:是指在跳集体舞时歌唱的歌曲,“锅庄”是藏族舞蹈样式,羌族也叫“锅庄”。一般是在大的节日聚会时,由数十人或上百人在一起跳舞时歌唱。锅庄舞歌旋律流杨、节拍明快,有轻歌曼舞的特点。
(5)宗教礼仪歌曲:是迷信职业者在请神送龙时演唱的歌曲。这类歌曲音乐比较简单,歌词冗长。
“原生性”这一词语是从自然科学里首先提出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潜移默化的一种生存发展的形态,“原生性”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保存而来的对象。这些都是设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一旦经过加工、改造,这种真实性就会丧失。
因此,我们要讨论羌族民歌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背离生态二字,从文明的角度去谈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来形容羌族的原生性最为恰当。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全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颁发后,全国各地男女老少都开始逐渐强调民族歌谣原生性的特点,人民群众也开始意识到保留自己民族性、看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我国的少数民族原生性“民歌热”也逐渐应运而起,我国少数民族相对较多的省份在四川。其中羌族的原生态民歌音乐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由于羌族地区大多数人都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直居住在那的土著居民。而交通的不便利,经济水平落后以及羌寨山高陡峭,信息的封闭导致羌族民歌仍旧完整保存了独特古老的风格,那些原滋原味的、有一定生活阅历的老人,由于接受民歌教学的经验方式相对单一,基本上都是口耳相传,保证了其羌族民歌的原真性。比如按羌族的习俗,少男少女之间恋爱一般都不在自己家,而是在树下、林间、山峰上、河边自由对唱,尽情倾诉自己的情怀和探索对方内心深处的秘密。当然以前他们的恋爱并不是一帆风顺、如愿以偿的。过去男女青年有谈恋爱的自由,却没有结婚的自由,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有时会使他们的恋爱产生悲剧性的结局。因而在羌族民歌里,描写妇女命运和生命的题材数量较多。那么这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回味起这段历史却又有一番滋味。羌族民歌就是相对于当今流行的商业化音乐而言,它们没有经过专业作曲者的改编和二次创作,仍保留其最原始、自然的天然美,这种原生性民族歌谣与现代社会经过开发和包装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
追溯历史的话羌族的祖先是华夏的统治者大禹,羌族民歌历时几千年的沉淀保存至今,可谓是艺术瑰宝。总的来说,羌族民歌的歌唱形式和乐感的形成,都与羌族古老而又悲壮的过去、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必然的联系。政府正是看中了其原滋原味的民族特点,在阿坝羌族聚居区开发了一条“藏羌风情旅游景点”,当地旅游景点的兴起对羌族原生性民歌的音乐的保护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许多传统、封闭的羌族民歌注入了新的生机,也让羌族民歌在当今社会找到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这种原生性得到了更加积极的保护与发展。
另外,从传统艺术美学的特征来看,羌族民歌中更是包含了该民族众多的审美标准和心理特点。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去表情达意,在人们去演绎和倾听羌族民歌时,羌族人们热情、豪放的民族精神在羌族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大家能够更好地对羌族性格中内涵美感多多接触和分享,使这种朴实的民族审美观念发挥更大的感染力,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从羌族民歌中获得审美愉悦。再就美育而言,欣赏民族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培养人的艺术兴趣、提高音乐的见解力,这就是羌族民歌的美育功能。
羌族民歌的原生性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魅力和独特性,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得到更多主流音乐文化的认同。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少数民族原生性民歌这一个性存在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这一共性之中。但相对来说,羌族原生性民歌的发展、生存的空间仍然较小,我们理所应当担起抢救羌族原生性民歌的重要任务,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古羌族是一个骨子里多多少少带有这种自然而然的民族习俗与扎根的生存态度,羌族民歌也会一直存在于民族群众的血液当中,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都会知道“原生性”这个语词符号,羌族原生性民歌以它独特的审美感受,预示着民间歌谣的艺术与审美价值的春台不可阻挡地已经来到了。
羌族民歌是要于依靠民歌传承人本身,并在羌族原始地区创作的劳动生产、生活作息的形式存在的,被羌族民众所认可的,以旋律、歌词、唱法等等作为民歌的表现手法,通过有一定生活经验的老者以口传心授的形式延续下去,羌族民歌是羌族人民群众的历史遗留记忆与活态文明重要因素。
保护与传承羌族民歌及民歌传唱艺人的活态化研究的方法有许多,要使羌族民歌的传统技艺能够以活态的形式完整地传承下去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需要我们深入到羌族地区通过采访民歌传唱人以录音、记谱的方式把羌族民歌完整保存下来,使羌族民歌传唱人找到一个更好的、更适合他们的传承环境,同时也要对羌族民歌进行活态化,保证羌族民歌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出淤泥而不染”,保留其民歌韵味与原生性。
羌族民歌最具有典型性的活态化保护实属于汶川:已知羌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堵塞,经济较为落后,土著居民大量外出务工,羌族民歌传统的传承方式仅限于口耳相传,其连接性十分薄弱,再加上刚好合适羌族原生性民歌的生存环境、唱歌技能正在慢慢消逝,使羌族原生性民歌在面对老一辈活态传承人一旦离开人世,他熟练掌握的演唱技能无人传承延续的艰难困境。再加上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对羌族民歌的传承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地震带给羌族人民的很大灾难,使一些民歌传承人永远离开了,同时重建汶川家园会导致外来歌舞文明对羌族民歌的冲击,使羌族民歌的生存空间不断的压缩,对羌族民歌的救治、维护与传承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使命。不过,这些年在地方政府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通过活态化为羌族民歌提供了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了羌族民歌进一步的损失。2007年,羌族的多声部民间歌谣被公布为四川省人民政府首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08年震后,当地政府和文艺工作者坚持羌族民歌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法,准确处理好抢救、维护和利用,保证羌族民歌传承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保证羌族民歌获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抢救、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实现羌族民歌的活态化,使其不断壮大。
当前,羌区政府的有关部门、机构已经意识到原生性民歌的重要艺术、审美价值,对羌族民间歌谣进行抢救性保护,比如用现代的录音、录像技术将民歌完整记录下来,使大部分好听的羌族民歌可以得到延续和保留下来,事实上,羌族原生性民歌的传承方式除了依靠传统的节日习俗传承之外,还可以借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当代化、活态化的审美教育,借助学校的师资力量,使学生开始认识并熟知羌族民歌的旋律、唱词、技法等等,实现羌族民歌更加有效地、稳定地区域性传承,鼓舞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传统音乐、传统民间艺术等等。比如,在羌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校——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将羌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放进该校系统教育的体制和模式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对于“教育传承”实践而言,摆脱了以往民歌只能在发源地自然传承的局限性,拓展了传承空间和途径,为羌族民歌活态传承人的培养供应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实践积淀,使得羌族民歌传承延续的根扎得更深更巩固。
综上所述,羌族民歌的活态传承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多方力量参与,这是一个长期不断坚持的过程。我们只有让羌族民歌回归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生活环境,符合羌族民众自己的审美标准,在不破坏民歌原生性的条件下尽情的抒发与表达羌族民歌特有的音乐意境。这样羌族民歌才能像取得“活水”的鱼儿,历久弥新,永葆生机,贯彻落实真正的“活态”传承。
羌族民歌伴随着羌族人的顽强、拼搏、繁衍生息,度过了漫长的历史长河,流传到现在,有着其悠久的历史成果,这不得不说是羌族人民的奇迹。对羌族民歌的原生性与活态化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羌族民歌有着丰富多样的曲目与非常完整的结构,这也与它有特定的生存土壤有关,因为羌族人民大多住在高山陡峭的羌寨,交通异常不便,与其他民族人接触不多,环境较为封闭,很少受到其他民族的冲击,从而保存了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
羌族民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在挖掘这种传统民歌基因的同时,应该重点去关注那些未经改造过的、原滋原味的少数民族歌谣。正因如此,对古羌族的民间艺术(尤其是民间歌谣)这一类型的巨大宝藏,确确实实还需要后人花费更多的心血去到当地进行更加深入的田野调查,去挖掘和搜集整理原始资料,这样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到其真正的用处,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对全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产业而言,将是一部巨大的里程碑。